吡蚜酮的概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03866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吡蚜酮的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吡蚜酮的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吡蚜酮的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吡蚜酮的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吡蚜酮的概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吡蚜酮的概况1.1毗蚜酮的概况吡蚜酮别名:吡嗪酮;英文名:Pymetrozine;化学名: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农药类别:杀虫剂;CA 登记号:123312-89-0; 化学分类:吡啶杂环类; 作用方式:触杀; 分子式:C10H11N5O;分子量:217.23;CAS: 123312-89-0; 1.1吡蚜酮结构式吡蚜酮,又名吡嗪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吡啶杂环 类杀虫剂,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原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发 现,并开发用于各类作物上的蚜虫、粉虱、叶蝉及各种飞虱的防治。由于其独特

2、 的杀虫机理,吡蚜酮一经出现,就成为国内外农药界生产开发的热点。吡蚜酮杀虫剂对蚜虫、飞虱、粉虱活性优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 对环境生态安全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抗性治理和综合防治,符合当今农药发展方 向。自1997年入市以来,先后在土耳其、德国、捷克、巴拿马、马来西亚、台 湾、日本、美国和南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登记,并陆续上市。中国农业部将吡蚜酮列为重点推广无公害农药。1.2毗蚜酮的理化性质吡蚜酮纯品为无色结晶体,熔点217C,密度1.36 (20C),溶解性(g/L);水0.29 (25C),乙醇2.25 (20C),正已烷,V0.01。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在pH

3、 = 1时水解DT50为4.3天,在pH = 5时水解DT50为25天。表11毗蚜酮的理化性质表吡蚜酮别名吡嗪酮外观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分子式C10H11N5O分子量217.23熔点217C密度1.36 ( 20C)溶解性(g/L)水 0.29 ( 25C);稳定性在pH = 1时水解DT50为4.3天;乙醇 2.25( 20C)在pH = 5时水解DT50为25天吡蚜酮属非杀伤性新型杀虫剂,其制剂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 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 种大田作物。1.3吡蚜酮的作用机理吡蚜酮是吡啶杂环类的杀虫剂的代表,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昆虫一

4、旦接触 该药剂,立即停止取食,产生“口针穿刺阻塞”效果,且该过程为不可逆的物理 作用,通过实验室电穿透图像(EPG)技术研究表明,通过点滴、经口、注射(触 杀、胃毒、体内传导)三种方式都会立即产生“口针阻塞作用”。吡蚜酮在植物 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穿过植物的薄壁组织进入植物体内,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 内进行向顶端和向根的双向传导。吡蚜酮还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毒理学数 据显示,吡蚜酮对哺乳动物毒性很低,对大多数非靶标的节肢动物、鸟类、鱼类、 捕食螨类天敌安全,且其代谢产物淋溶性,对地下水污染极小,因此在综合防治 (IPM )中具有出色的表现。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www.6chem.c n)发布吡蚜酮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