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3627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附详解)(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 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思博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0 分1. 厨房中以下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自然气燃烧C. 活性炭除冰箱异味2. 以下试验根本操作错误的选项是()B. 食品变质D. 铁锅生锈A. 塞橡皮塞B. 取用固体粉末C. 闻气体的气味D. 点燃酒精灯3. 空气是一种贵重的资源,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B. 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 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将其充入气飞艇D. 工业上用分别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4

2、. 物质的性质打算用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是由于氮气常温下具有稳定性B. 氧气用于火箭放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由于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液氮可用于冷冻麻醉,是由于液氮气化时能吸取大量的热量5. 以下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第 1 页,共 21 页A. 氮原子和磷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质子数不同B. 端午季节,粽叶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C. 1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鼓起-分子的体积增大6. 以下物质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 单质:空气、水银C. 氧

3、化物:水、五氧化二磷B. 化合物:氢气、四氧化三铁D. 混合物:自来水、氯化钠7. 2023年全球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其中二氧化氯(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A. 1B. +1C. +4D. +78. 以下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Ne:表示氖气C. 2N:表示2个氮分子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D. Fe3+:表示3个铁离子9. 电解水试验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试管1中得到H2B. 水由H2、O2构成C. 水发生了分解反响D.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10. 防控冠肺炎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展杀菌消毒

4、,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O)。以下有关对甲基苯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gB. 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对甲基苯酚由16个原子构成D. 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111.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局部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状况,乙图A、B、C表示局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状况, 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选项是()第 2 页,共 21 页A.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C. 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B. 镓是一种金属元素D.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12.

5、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反响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 反响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供给了途径13. 以下依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B.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降低水的硬度C. 鉴别软水和硬水:参加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D.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14. a e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和d组成元素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a的化学

6、式为H2O2B. 所涉及的根本反响类型为分解反响C. c和e反响也能生成dD. b物质只能是MnO2第 3 页,共 21 页15. 以下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B. 电解水中参加肯定质量的硫酸钠C. 向盛有肯定量MnO2的烧杯中不断加双氧水D. 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燃烧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5.0 分16. 答复以下问题:(1) 用化学用语填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两个二氧化硫分子;碳酸钠中的阴离子为。(2) 写出符号“3CO2”中数字的意义。“3”表示;“2”表示。(3) 利用化学反响的模型图,可以帮助我们

7、从微观世界生疏化学反响的原理。如图是某反响的微观示意图:第 4 页,共 21 页反响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图说明化学反响前后不变的微粒是。17. 2023年5月,“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1) 火星车使用的型镁锂合金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实现了探测器的轻量化。(2) 火星车热控材料 纳米气凝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 火星车集热窗内装有正十一烷(C11 H24),此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 火星车的动力来源于太阳能。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

8、还有(写一种)。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0 分18.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试验过程如图1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1) 图1中A物质的名称是,操作的名称是。(2) 操作应选用图2装置的(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 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参加少量肥皂水,振荡,觉察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操作应选用图2装置的(填序号),经过操作以第 5 页,共 21 页后,小刚重复上述试验,他观看到的试验现象是。(4) 图是电解水的试验装置。a试管得到的气体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9. 探究氧气的试验

9、室制取和性质。(1) 如图1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观看到火焰的颜色是。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2) 如图2是试验室制取气体的局部装置。试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缘由是。20. 化学试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那么,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展如下争论。(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1)(猜测与假

10、设)假设1: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假设2:催化剂的质量;假设3:温度;假设4:。(2)(设计试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试验方案进展验证。第 6 页,共 21 页H2O2溶液的浓 H2O2溶液的质序号温度MnO2的质度量量5%12g200.2g125mL20s30%12g200.2g125mL2s30%12g40无125mL148s收集O2的体积 时间a. 通过比照试验和可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与有关。b. 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二氧化锰的不变。c. 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争论沟通)小红同学认为在这个试验中,必需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4)小辉同学提出小明的方案

11、无法验证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请你帮他说出理由:。(5)(拓展延长)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影响。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试验连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 液,再参加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 力的变化曲线,如图1。请你从图2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分解影响的结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21. 某同学取肯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如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 反响完毕时,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g。(2) t2时,试管内固体

12、的成分是。第 7 页,共 21 页(3) 计算混合物中原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准确到0.1g)第 10 页,共 21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C【解析】解:A、自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B、食品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正确;D、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应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据此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

13、物质生成,假设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答案】D【解析】解:A、把橡皮塞渐渐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行把试管放在桌上再用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留意“两查、两禁、一不行”,制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应选:D。A、依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展分析推断。B、依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展分析推断。 C、依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展分析推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留意“两查、两禁、一不行”。此题难度不大,生疏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留意事项、常见化学试验根本操作的留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 【答案】A【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是质量分数,故 A 说法错误;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故B 说法正确; C、由于氦气密度小和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