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035262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到校外搜集包装袋调查物品的净含量并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调查现对质量单位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尽量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上课之前通过游戏让一个同学背一背另外两个同学,让学生了解同学们的体重有轻重。接着让每个学生掂一掂自己的书包和数学书、数学书和橡皮擦。2、新知学习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一角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

2、克有多重,并让学生掂一掂一袋3千克的洗衣粉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3、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课后让学生回家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的物品。 4、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5、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

3、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让学生掂一掂两袋500克的食盐和一筒1千克的面,让学生亲手感知来掌握单位克和千克间的关系。不过掂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两袋食盐比一筒1千克的面重一些,而有的又说一筒1千克的面比两袋食盐重,这也许就是学生年龄的特征感觉出了一些偏差。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甚者在部分学生要填长度单位的也填“克和千克”了,证明一些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模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