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0351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11 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前期的世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11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前期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苏南通二模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解析:示威中打出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选D项;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排除A项;此时沙皇政

2、府已经被推翻,他们反对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B项;这次游行没有被镇压,说明没有丧失和平夺权的可能,排除C项。答案:D22019广东江门一模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这些改变说明()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解析:通过题干中十月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诸多变化,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俄国革命中吸取

3、了一定的教训,不是西方国家借鉴苏俄进行改革,排除A项;题干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威胁,而是从俄国革命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始终是被统治阶级,其地位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答案:D32019山东济南一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国内战争的破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D西方国家的封锁解析:据所学,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食物配给制,

4、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A项;据所学,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排除 B项;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 D项。答案:C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根据所学,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选C项;根

5、据所学,实行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A项;根据所学,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同样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根据所学,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苏联领导人是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排除D项。答案:C52019安徽合肥一模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解析: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再到集体

6、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时间作了三次调整来适应形势需要,故选C项;固定的粮食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排除A项;集体农庄下反映的斯大林模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忽视农业发展,排除B项;苏俄(联)政策的政策调整是形势使然,排除D项。答案:C62019山东淄博一模如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解析: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与“一五”计划相比,苏联重工业比例有所下降、农业由负增长到54%、轻工业由90%到100%,农轻重得到不同程

7、度发展,故选B项;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均衡,排除A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C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内因,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D项。答案:B72019山东潍坊一模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解析: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说明“以工代赈”的必要性,故选A项;

8、失业工人生活困难不得不选择接受救济不等于抵制政府干预,排除B项;材料体现失业工人对救济政策的态度不等于经济危机下民众的恐慌心态,排除C项;失业工人不得不接受救济说明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生活状况,排除D项。答案:A82019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调研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美国提高关税旨在()A巩固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缓和世界经济危机C放弃自由贸易政策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解析:“1930年5月”美国尚未确立经济霸

9、主的地位,故A项错误;“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应该是转嫁经济危机,故B项错误;“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属于对自由贸易的抛弃,但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服从于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需求,故D项正确。答案:D9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摒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

10、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德、意建立法西斯国家,英、法、美联合,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民主程度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集团,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德意形成法西斯集团,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的经济团体,没有体现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引发二战,排除D项。答案:B102019广东肇庆一模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

11、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B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D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国家干预是以保护国家整体的、根本的利益为出发点,故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不是根本出发点,故A项错误;国家加强或减少干预都是为了国家经济更好更有序的发展,故B项正确;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是干预经济的具体手段,不能体现出其根本出发点,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国家干预或减少干预主要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根

12、本出发点,故D项错误。答案:B112019四川绵阳二模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解析:依据材料,反对新政的宣言书中说“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结合新政内容,这应该是指新政中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实施基本的生活保障,故选D项;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施美元贬值是为了刺激出口,而非解决货币短缺,且与材料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无关,排除

13、A项;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并没有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B项;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与材料无功者不劳而获无关,排除C项。答案:D122019甘肃一模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理性思考、理性反映的话,那么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这说明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变化是()A浪漫主义文学获得新生B与西方哲学思潮对社会变化的反映一致C否认理性的作用与地位D努力表现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验与感受解析:由材料“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

14、感的爆发”可知为20世纪突出表现自我的现代主义文学,故选D项;浪漫主义文学兴盛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排除A项;文学是对社会思潮的反映,但“一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浪漫主义文学否认理性,排除C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重庆市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

15、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取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总之,罗斯福新政为人类应对经济危机下的就业难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摘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材料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