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02804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 单位 经济081 学号 08505116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本科学期末论文 (经济系经济学专业)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 姓 名 罗金枝 专 业 经 济 学 指 导 老 师 杨 君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二0一0年12月摘要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即将实现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全面接轨,随着市场的日渐开放,我国农产品市场主体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逐渐加大。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工程建设是价格风险管理的现代手段。随着农产品期货投融资功能的日益增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成为今后几年我国农村金融工程建

2、设的战略重点。由于人口膨胀、物质需求激增,人们使用大量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产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又是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商业的主要商品之一,所以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而农产品价格事关农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体物价水平的稳定,其作为基础性价格,它的变动必将引起整个物价水平的波动。本文主要应用期货市场的相关知识,运用其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来稳定目前剧烈波动的农产品价格给广大农民带来的收入风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对策,为稳定农民收入提供了一种相对切实可行的办法。【关键词】: 价格风险管理 农产品价格

3、农产品期货 农村金融工程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风险管理研究一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状况大蒜、绿豆的第二波涨价尚未平息,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价格近期也出现走高之势。从国际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到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价格一片“涨”声。显然,在房地产市场调控初见成效、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尚未完结之时,农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给复杂的经济形势再添变数。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指出,夏粮产量虽然有所减产,但仍然是历史上的第三个好收成,2462亿斤,比去年仅仅少了8亿斤,仍然是一个不错的丰收年。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9%,连续3个月维持在3%左右,但上涨趋势已出现缓和的迹象,这也难怪市场预测CPI可能在7

4、月份见顶后逐步回落,但近期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快速变化却给市场增添了很多变数。此前人民银行公布的报告指出,下半年物价上行压力有所减缓,未来价格翘尾因素减小,可以从下表看出2010上半年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化 全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2010年上半年) (上年同期=100) 一季度 二季度 上半年生产价格总指数106.74108.95108.37一 种植业产品 113.74114.89115.23 粮食 111.50114.12112.70 谷物112.16 113.44112.67二 林业产品 108.25122.11116.36木材 100.18107.41101.22竹材105.34108.

5、87108.87三 畜牧业97.3799.5998.63猪(毛重) 90.7793.9791.90家禽(毛重)104.82103.74104.46四 渔业产品106.88108.36107.39海水水产品109.33114.65111.16 二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影响2.1 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 1978-2006年间,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平稳,仅在1979、1988、1994和2004年出现过剧烈波动,物价指数分别比去年上涨22.1%、23%、39.9%和13.1%。在这些波动剧烈的年份中,农产品价格共同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供求决定价格,因

6、此,价格的波动根源在于供求的矛盾。而供求矛盾又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调节的滞后性引起的。在以现货交易为主的农产品市场上,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者在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时候所参照的经常是上一生产周期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这种价格信息的滞后性,使农民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当某种农产品今年价格供不应求时,农民一窝蜂地去生产,结果第二年价格大幅下跌;当今年供过于求时,农民大量减少生产,第二年价格大幅上涨。例如,从1992年开始,我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不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价格几乎全面放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发展。1994-1999年间,我国粮食连续5年大幅度增产,产量从1994年的4451

7、0.1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50838.6万吨,并在1996年就突破5亿吨大关。由于市场上粮食供大于求,出现了“卖粮难”,粮食价格开始下跌。在1997-2002年间,我国粮食价格除了在2001年略有上涨外,其余五年粮价年年下跌,粮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导致2003年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减产。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3069.5万吨,比1999年减少了约7800万吨。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趋于缓解,2003-2006年间,农产品价格连续4年出现上涨。2004年农产品价格涨幅最高,比去年上涨约13.1% 2.农产品价格制度与购销体制改革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

8、期,由于我国实行一整套封闭式的购销与价格管理体制,农产品价格比较稳定。197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粮食为例,1979年3月,国务院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建议,从同年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超购加价幅度,由原来的按统购价加30%,提高到按新统购价加50%。根据以上安排,全国6种粮食(小麦、稻谷、玉米、高梁、大豆)统购价格平均由0.1064元/斤提高到0.1268元/斤,提价幅度达到20.86%。1985年后,由于其他农产品价格的放开,种粮比较利益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合同定购的任务难以完成。1986-1989年,国家对合同定购价格采取每年调一点的办法,分地

9、区分品种逐步提高合同收购价格。提高幅度较大的是1989年,粮食平均提价18%。据统计,1989年与1985年相比,籼稻、小麦和玉米的合同定购价格分别提高43.4%、14.2%和21.8%(市价分别上涨1.56倍、1.44倍和1.2倍)(宋洪远等,2000)。1994年,国家定购的粮食全部实行“保量放价”,粮食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同年6月10日,四种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定购价格平均每50公斤提高到52元,定购粮综合收购价格提高40%。1994年粮食价格要比1993年上涨了46.6%。,3.通货膨胀的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过热与经济调整交替循环

10、,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特征,引发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7-1989年,由于经济过热、货币发行量失控所致的高通货膨胀;一次是1993-1995年,由于固定投资过猛、金融秩序极度混乱所导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工业部门提高农资产品价格,这样一来,引起了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和日用开支的增加。农民迫于经济压力,必然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保证收益不受损害,最终导致农产品价格出现全面、大幅上涨。以粮食为例,1989和1994年,粮食价格比上一年上涨26.9%和46.6%。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实行通货紧缩政策,1989年和1995年后农产品价格出现下跌,1990年和1997

11、年分别比上一年下跌了6.8%和9.8%。2.2 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首先由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蛋、水产以及粮食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典型的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切实让农民真正分享价格上涨的好处。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首先由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蛋、水产以及粮食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这既有国际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也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推动影响;既是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动物疫病等突发因素影响的结果。 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

12、全年涨幅达。前期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等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其中,猪肉价格上涨对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就会推动上涨。如年月上涨,其中有个百分点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对上涨的贡献达。若想将控制在以下,则猪肉价格涨幅不能超过猪肉涨价前年月价格的倍,月均涨幅不能超过。而实际上,年月猪肉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远远不及调控的上限水平。因此,现阶段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切实让农民真正分享价格上涨的好处。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元,比不涨价增长,相当于中央财政补贴

13、农民亿元。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善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三 农产品面临的风险我国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都较大,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抵御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农业风险管理在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3.1 农产品价格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农产品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超过了农民的预期,而对农民造成收入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物价总体水平较长时期低迷以后,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07年10月份居

14、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 11月份为6.9%,创下11年来新高。据专家分析,食品价格仍是推动CPI指数上扬的关键因素,而食品价格上涨的根源又在于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等价格的攀升。农产品价格上升对于农业和农民来说是好事,但因其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而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风险。一方面,农产品现货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存天生不足,使农业生产为“蛛网困境”所困扰1(卢建锋,2003)。在单一的现货市场条件下,农业生产者只能根据当前的现货市场价格安排生产。农作物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如果本期价格较高,则下一期的产出可能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下降,价格下降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产出减少和价格上涨,如此反复构成了经济学上“蛛网模型”所描述的情形。结果会导致农民预期收入降低,特别是受现货价格信号的误导,造成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当。另一方面,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价格波动幅度大,使得小农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