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025743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2年6月修订)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 目 录1总 则12通用标准12.1 学生12.2 培养目标22.3 毕业要求22.4 持续改进32.5 课程体系32.6 师资队伍42.7支持条件43专业补充标准5机械类专业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化工与制药类专业11水利类专业14环境工程专业18安全工程专业21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24交通运输类专业26采矿工程专业29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2年6月修订)1总 则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申请认证

2、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材料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它们的基本涵义是:(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来检测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

3、行解释的过程。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2通用标准2.1 学生1. 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3. 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通过记录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4. 专业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

4、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2.2 培养目标1. 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3. 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2.3 毕业要求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要求: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

5、和趋势;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

6、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2.4 持续改进1. 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2. 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3. 专业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2.5 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必须包括:1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2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

7、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2.6 师资队伍1. 教师

8、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2. 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3. 教师应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4.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5. 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要求。2.7支持条件1.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与企业合

9、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2.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3.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5.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培养目标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6.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3专业补充标准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机

10、械类专业本补充标准适用于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等。1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本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1.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类科目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概率和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等。自然科学类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基础等。1.2 工程基础类课程 工程基础类的科目以数学与自然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或数值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

11、力。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目。1.3 专业基础类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包含: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微机原理、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等相关科目。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应包含:热加工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等相关科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包含:过程(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科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包含: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

12、管理科学基础等相关科目。车辆工程专业应包含: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等相关科目。此外,汽车方向还应包含汽车构造、理论、设计与实验学等相关科目;机车车辆方向还应包含机车车辆工程、机车构造、列车牵引、制动、网络等相关科目。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两者合计至少占总学分30%。1.4 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各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课程,办出特色。1.5 实践环节1.5.1 工程训练学生通过系统的工程技术学习和工艺技术训练,提高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包括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基本制造技术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训练等。1.5.2 实验课程 实验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

13、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施和测试分析的能力。1.5.3 课程设计主干课程应设置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4 生产实习观察和学习各种加工方法;学习各种加工设备、工艺装备和物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了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了解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5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开发或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1.6 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14、培养创新能力。1.6.1 选题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工程设计为主,源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占一定比例,一人一题。1.6.2 指导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2. 师资队伍2.1 专业背景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至少有一个为机械类专业。2.2 工程背景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占20以上;具有从事过工程设计和研究背景的教师占30以上;获得中、高级工程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占一定比例。 3. 支持条件3.1 专业资料各类图书、手册、标准、期刊及电子与网络信息资源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教师专业

15、教学与科研所需。3.2 实践基地(1)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加强与业界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2)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提高创造性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补充标准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课程体系1.1 课程设置1.1.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的基本内容。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与现代物理基本内容。1.1.2 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必须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模拟和数字电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3 专业类课程进一步体现毕业要求的针对性,包括进一步扩充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相关知识领域的内容,适当考虑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