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七对的内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02272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查七对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查七对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查七对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查七对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查七对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查七对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查七对的内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三查七对的内容? 答: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七对:对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2吸氧时设有“四防”的标志是什么?答:防热,防油,防火,防震。3测血压时应保持什么在同一水平?答:心脏。5 一般患者测量呼吸需要多长时间?呼吸不规律的患者测量需要多长时间? 答:一般患者测量呼吸需要 30秒。呼吸不规律的患者测量需要1分钟。6测血压时袖带松紧以什么能放入为宜?下缘距肘窝的距离是多少?答:测血压时袖带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的距离是2 3厘米。7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应该一名护士测什么?另一名护士测什么?测量多长时间?答:一名护士测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率。测量一分钟。8静

2、脉输液患者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多少滴,儿童多少滴?答:一 般成人每分钟40 60滴,儿童每分钟 20 40滴。9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答: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2 ).穿刺静脉的选择应粗直,弹性好,相对固定,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对长期输液患者,应当注意保护盒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交替使用。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根据病情需要,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尽快达到治疗效果。4).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5).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方可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增加患者痛苦。6).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

3、质调节滴速。7).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主动与患者沟通,满足其需要。8).连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须每日更换输液器或输液瓶。9).保证安全输液。10).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不超过7天。10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什么?答:1)“十”字定位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 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下角为注射部位。2) 联线定位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1. 常用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答: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液体,目的是: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 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2. 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哪几类 ?答: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 4类: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利尿溶液和非 肠道高营养液。3. 静脉输液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溶液?举例说明。答: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5%葡萄糖溶液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1.2%乳酸钠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高渗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0%-50%葡萄糖溶液4. 静脉输液胶体溶液包括哪几类?举例说明。答:右旋糖酐:中分子有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聚乙稀吡咯酮血浆制品:5%白蛋白、血浆蛋白5. 颈外静脉输液的适应症是什么?答:颈

5、外静脉输液适用于:1)长期输液、周围神经不宜穿刺者2)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疗法3)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处于病人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6. 静脉输液中点滴系数的概念什么?答:点滴系数的概念是指每毫升溶液的底数。目前临床常用静脉输液中点滴数是20。9. 静脉输液的途径及方法有哪些?答:静脉输液途径有周围静脉输液、颈外静脉输液、锁骨下静脉输液、静脉切开输液。方法有开放式 输液法和密闭式输液法。10. 静脉切开的适应症是哪些?答:静脉切开适用于抢救严重失血、休克、中毒和感染,而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和失败的病人,争取抢 救时机,保证输液通畅。11. 静脉切开常选择哪些部位?答:

6、表浅静脉切开常选则足踝部大隐静脉,它位于下肢内踝隆突的前上方1厘米的地方。12. 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什么?答:静脉输液常见液体不滴的原因是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静脉痉挛。13. 常见的树叶反应有哪些?答: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14惊醒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再是病人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15. 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是什么?答:1)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情况,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

7、尤其要注意滴注速 度和输液量2)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时病人可取端坐位,双腿下垂, 减轻心脏负荷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3)给与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改善低氧血症。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 负担。5)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16. 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是什么?答:级心法肺水肿的症状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慈宁 宫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节律不齐。17. 静脉输液中空气栓塞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是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链接

8、不紧,有漏气;再是给予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18. 发生空气栓塞的血液动力学原理是什么?答:发生空气栓塞是由于进入静脉的空气形成气栓,随血流首先被带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 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随血液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小动脉内,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损害小;如空气 量大,空气在偶心事阻塞肺动脉入口,使特别血液不能进入费内,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引起机体严重 缺氧而立即死亡。19. 空气栓塞的症状是什么?答:病人可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闻及 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机型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20

9、. 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什么?答: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液中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守护。发生栓塞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以便气体能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动脉入口,随着心脏 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被吸收;同时搞流量氧气吸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严密观 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21. 输液微粒污染的概念什么?答:输液微粒污染是指在输液过程中,将树叶微粒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22. 血液制品包含多少种类?及其特点。答:血液制品分成:全血、成分血、其他血液制品。全血分为:1)新鲜

10、血、库存三天以内的血,特点是基本上保留了血液中原有的成分2)库存血:仅保留了红细胞及血浆蛋白,在4度的冰箱中冷藏可保存 2-3周。成分血分为:血浆、红细胞浓缩悬液、血小板浓缩悬液,各种凝血制剂,其他血液制品分为:白蛋白 液、纤维蛋白原、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23. 成分血具有哪些特点?答:成分血具有4个有点:1)纯度高,体积小,比全血疗效好,副反应少。2)成分血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3)成分血比全血含钾、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故更适合心、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4)成分血一血多用,达到节约用血、有针对性使用的目的。24. 交叉相容实验的概念是什么 ?答: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即使是同型血在输血前应作

11、交叉相容实验。将供血者的血细胞与受血者的血 清,再将供血者的血清与受血者的血者的血细胞作交叉相容实验,双向均无凝集是方可输入。临床上 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5. 静脉输血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临床意义是1)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能力 2)z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 3)输入新鲜血 可以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 5)输入新鲜血可以补充凝血因 子。6)输入可以兴奋骨髓及网状内皮系统,增强造血功能。26. 输血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1)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2)病房护士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

12、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和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查给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交叉配合试验结果。3) 血液要现取现用,一般在取回30分钟内进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取血过程中避免震荡,以免红 细胞破坏。4)输血前,须与另一护士再次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27. 安全用血中三查、八对的内容是什么?答: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28. 输两袋血之前时如何处理?答:每两袋血之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换一袋。29. 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是什

13、么?答:1)致热源:保养液、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2)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3)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抗体而引起发热。30. 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是什么?答:1)输入异型血;2)输血前红细胞已破坏;3) RH因子所致溶血。31. 发生溶血反应后,余血如何处理?答:立即将余血连同输血器送血库,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32. 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多少种?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33. 输血出现发热反应如何处理?答:1)暂停输入血液,给与生理盐水滴注,维持静脉通路2)对症处理,如病人畏寒、寒战时给予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

14、嘱用药物降温。34. 输血出现过敏反应如何处理?答:1)轻者减慢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2)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者立即行气管切开;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给予抗休 克治疗。3)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35. 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答:溶血反应的临床变现时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高热、寒战、血 红蛋白尿,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36. 溶血反应的临床病理变现是什么?答:第一阶段:大量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 和胸闷。

15、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 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 管,遇到酸性物体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血红蛋白的分解物产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 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 亡。37. 溶血反应的概念是什么?分为几种?答:溶血反应的概念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分为两种: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38. 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是什么?答:1)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血瓶。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结 果,安慰病人缓解恐惧和焦虑。2)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用药。3)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对无尿或少尿,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出现休克症 状时立即配合抗休克治疗。39. 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哪些反应?答: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循环负荷过重、初学倾向、枸橼酸中毒反应。40自体输血有几种形式?答:共有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