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1962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四线和角4.1认识线教案冀教版052121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和角本单元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对线和角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包括直线、线段和射线,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画法等内容。本单元教育目标: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2、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4、在探索线的特征、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及角的图形特征和大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5、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性、挑战性

2、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本单元共安排了7课时,其中认识“线“安排了3课时,认识“角”安排了3课时,探索乐园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线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异同。教学难点:对于直线、射线的长度理解。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直线和线段。1、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指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情景图和教室里诸如黑板边缘的线段等的实物,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然后说明“

3、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教师示范画出一条线段图,并说明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度的,可以度量。2、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怎么样?鼓励学生用语言、动作描述出来。然后指出: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无法度量。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3、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线段的一段无限延伸会怎么样?说明: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学生讨论得出一条射线有且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是无限长的,无法度量。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4、观察教材上的插图,使学生了解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太阳照射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然后让学生说

4、一说还有哪些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或射线。如:拉直的鞋带像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像射线等。5、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小组讨论,再交流。 线段射线直线不同点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相同点线都是直的二、做试一试。说出各条线的名称。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线是一条曲线,学生说不上来,教师要给予说明。三、画线段。1、复习线段的特点,提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的要求,让同学自己试着画。2、学生交流画线段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视情况进行指导和示范,并说明线段的表示方法。(先点一个点,把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用笔从0开始画到4,再点上一个点。画出的线段可以记作:AB=4厘米。)四、练一练。1、自己画一条线段,注

5、明线段的长度。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学生画出的线段可能各不相同,教师要关注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2、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 (学生第一次接触类似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找出对应的线段,再自己测量)3、下面分别给出了3个点、4个点和5个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之间画线段。 (由学生独立完成。答案分别为三角形、长方形和正五边形。注:题目中相邻两个字很重要。画图要规范,用直尺、铅笔作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看图讲故事、看图回答问题和测量活动中,感受在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并能应用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

6、段最短,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教学难点:理解并能应用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教学过程:一、看图讲故事。1、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2、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数学问题,了解小狗走的路(直线)比主人走的路近。二、看图回答问题。1、先观察情景图,了解、交流图中的信息。(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学生讨论,实际数一数,了解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2)你估计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要给予肯定。但要使学生明白,走中间的直路比较近。三、测量。量一量,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1、先让同学估计一下,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大约有多

7、长,然后再实际测量。2、交流测量结果,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中体会、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最后指出: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四、练一练。1、 (1)乘火车,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2313千米。 (2)乘汽车,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2529千米。 (3)乘飞机,从北京到广州的航程是1966千米。问:为什么乘坐三种交通工具所行的路(航)程不同?组织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讨论。2、观察图中大连与上海间的铁路线和水运线。哪条线长?为什么?观察线路图,找出铁路线和水路线,再讨论。大连到上海的铁路线弯度大,水运线比较直,所以铁路线长,水路线短。3、在A、B两点间

8、画出三条线,并分别测量这三条线的长度。让学生自己画,测量出长度后,再交流。熟记“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在做实验和画直线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过程。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会经过一点或两点画直线。3、积极参加试验和动手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会经过一点或两点画直线。教学难点:了解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过程:一、小试验。把一块木板固定在墙壁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1、提出试验问题,让学生猜一猜。2、根据本班情况,学生分组试验或师生共同试验。3、师生边试验边体会。(1)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无论钉在什么

9、位置,木板都可以转动,不能固定。 (2)在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就可以将木板固定在墙壁一定的位置上。 (3)钉三个或更多的钉子,会增加木板的牢固程度,对木板的位置没有作用。4、得出结论:把木板固定在墙壁上,用两个钉子就可以了。二、画直线。(1)过一点画直线。(2)过两点画直线。1、提出画直线的两个要求,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直线。2、交流、展示画直线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自己画的直线,讨论“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得出结论: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最后,教师指出: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数学上也叫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介绍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三、试一试。要把下面的木板固定在墙上,请你在木板上画出钉子的位置。(引导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再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需要几个钉子。)四、兔博士网站。在测量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常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让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B、C两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直线测定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量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了。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测量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时采用的方法,可以在课后或活动课上让学生分组实际做一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