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1864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昌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卡(一)活动主题探究2014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和立意要点活动目标 立足海南2014年高考作文,探究、分析其命题走向及特点,讨论其审题立意方向,为做好2015届作文备考指明正确的方向。活动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研讨记录对材料的解读:1、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简单易懂,表面讲

2、的是关于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涉及到的应该是父母对孩子,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应抱什么态度才算是关爱的问题。趋势:简化了材料信息,避免了材料中繁枝杂叶,淡化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是一种可喜的表现。2、材料表面谈及的是人如何给野生动物喂食的问题,实质上表现的是人对自然与社会的一种认知与探讨。趋势:继续注重考生人性的启发和价值观的考评。3、学生对材料中的现象并不陌生,可以说命题者是很有预见性地让学生做一回“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平时学生看到这些警示语,很少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少了对生活的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这类材料,好写但不容易写好,有话说但不容易把话说好。努力方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3、对身边发生的事多一层理性的思考。4、体裁定位:能写论述类(议论文)、实用类(记实事谈观点)和文学类(写小说挖掘主旨或叙事散文彰显主旨)的文章。审题立意的几点看法:1、每年高考作文命题都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一要求,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启示:只要考生所写的内容在材料范围内,都是正确的立意。思考:如何使所写内容在材料范围内?它需要梳理出材料中所折射的现象,然后就事说事或就事说理;它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发问和总结;它需要对问题探究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此种种,都属于在材料范围内。2、如果能认识到“人类不应随意给动物喂食,以免它们失去觅食能力”,并围绕着此社会现象去评议,作文的立意

4、已经正确了。思考:围绕材料现象去评议,能坚持把一件事说清楚,是高考作文该坚持的一种品质,有些考生喜欢故弄玄虚,讲一大堆虚空的大道理,做一些不知所云的高论,却无直观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写作的失败,更是意识的偏离。3、由于命题者和改卷老师都期待考生的认知能力有所升华,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都会让学生要学会拓展和延伸。思考:拓展和延伸,并不等于将材料置之不理,即想拓展和延伸写文,并不代表着可以随心所欲、不代表着漫无边际、不代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行文内容必须从材料出发,培植在材料这片土壤中的,否则谈的就不是一件相同的事、一个相通的理了。所以说在考场作文中,只要把一件事说清,把一个理说

5、透,能以理服人,就是好文章。参考立意:基于“人类不应随意给动物喂食,以免它们失去觅食能力”的现象拓展到“人对人的喂食,造成他们失去生存能力。”这是一种有效的横向拓展。 从“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这个结果探究来看拓展到“它代表的是人类对动物、对自然规律的一种人为干扰;是一种人类不自知地破坏自然生长规律的表现。”这是一种有效的纵向延伸。 从“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这个结果探究来看拓展到“人类高高在上、盲目的爱,其实是对自然最大的伤害。”这也是正确的纵向延伸。无论是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延伸,都需要考生对自然、对社会有整体的认知;需要不人云亦云、独辟蹊径的勇气;需要培植于材

6、料,从材料的现象分析后再去拓展延伸。即只有尊重材料,才能让你的联想延伸有依据可循,才能让你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展示。 总之,高考考场作文就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而所谓的“镣铐”,则涉及文章立意、布局、章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之下舞出优雅之姿,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无止境地求索。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采用研讨交流的形式,主要以2014年高考作文作为切入点,探究高考作文的趋势走向以及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研讨虽各抒其见,但气氛融洽,最终能达成共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大难点,许多学子、教师为之衣带渐宽人憔悴,却仍然不得其要领。写作本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然而在标准化操作下的高考考场作

7、文却有着潜在的大众口味。韩老师说得好,高考考场作文就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而所谓的“镣铐”,则关涉文章的立意、布局、章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如何在镣铐的束缚之下舞出优雅之姿,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无止境地求索。签到文昌市华侨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卡(二)时间:2014年9月23日下午地点:高三办公室 主持:韩云霞 记录:林芷茵活动主题讨论第一次作文的立意,从第一次作文中发现存在问题,寻找相应对策。 活动目标 立足第一次作文训练,对各班写作能力进行摸底,并总结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寻找改善措施,提高写作能力。活动内容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

8、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研讨记录一、韩云霞老师解读材料,提供以下参考立意:题目归类:故事类材料作文,属一事多解。

9、关键词:规则 突破阻拦 相拥而过共赢思路点拨:这则材料的主角是运动员,次角是观众和裁判员。之前的运动员采取的是你死我活的方式决出胜负,而今年预赛出现的情况是相拥、转身换位,实现的是共存。但是,这样的做法肯定不是这个比赛项目的本意,也不遵从比赛的规则,这个比赛带有一定的竞技性质,现在运动员把它变成了道德的展示与表演,成了一个伦理小品。那么,裁判员如何判定这场比赛?观众在观看这场比赛时的心理期待是什么?而这场比赛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还有一个未出现的角色,那就是比赛的组织者,他们将如何继续举办这项比赛?这个意外的比赛结果,带给人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可供参考立意:从运动员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规

10、则;合作实现共存;放弃胜负之争,对手也即朋友。从裁判员的角度立意:规则是游戏的基础;漠视规则,也就失去公平。从观众的角度立意: 竞技也可娱乐化;从组织者的角度立意:意外能让我们反思当初设计的漏洞。二、谈论本次作文中各班出现的主要问题:韩云霞老师如是说:1、把“竞争”作为写作的重点。如:在竞争中同行合作诚可贵,竞争价更高强调竞争,不符合材料的意蕴。因为材料突出的是:双方选手相遇时,不再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而是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显然,合作才是写作的重点。竞争中求双赢没有借助“合作”这一载体,单在竞争中求双赢违背常规。2、观点不培植于材料的土壤中。以“规则

11、”立意,就纯然谈规则,不把“规则”与“公平”“合理”等角度联系起来论述,或由“规则”衍生出别与“规则”有关的观点。如:无规矩,不成方圆观点:无规矩,不成方圆。分论点:A、坚守自己的原则,可以使我们维护自己的诺言;B、坚守原则,还需要巨大的勇气,坚定的毅力去维持。3、无侧重点,把不可融合的观点相提并论。如:竞争与合作开头:合作与竞争是相伴而来的,有合作必然有竞争,有竞争必然有合作师注:竞争与合作本就是两个不可融合的个体,两者虽然相伴而来,但不是相依而生的,必须强调其中的一点,如果把两者置于同一位置相提并论就显不妥了。如从两者引出,而强调其中一点,也是正确的立意,如: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引题:过分的

12、竞争,只会两败俱伤,为了更好地获取成功,为何不能合作一下?(例证)论述:竞争是避免不了的,但要把握好一个度,当竞争无法使我们进步时,我们可以选择合作,达到共赢。4、对材料意蕴解读错误。如:谈合作的意义引题:合作就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立意为“谈合作“,没有错,但此”合作“乃利益相争双方化你死我活的竞争为携手共进的合作,非彼“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一旦论调错,例证也自然而然地跟着错了。创新引领风尚师注:写作重点抓不住,紧抓外壳,创新的内容“打破旧规则”才是写作的重点,谈“创新”,是拔高了材料的意蕴,结果是导致分论点偏向了。如:分论点一:积极创新,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更是对自己的鼓励和负责任。

13、5、有多观点的糅合,但行文中不能有机结合地论证。如:竞争中的规则印书材料后论述:我想说的是,他们违反了比赛规则了吗?在我看来,并没有,反而获得双赢,体现了了比赛中双方的友谊。师注:一文一观点为宜,行文观点必须清晰,指向性要强,而规则、(合作)双赢、友谊乃三个话题,取其一即可,这样更容易有深度的挖掘。蔡惠瑜老师如是说:学生在行文中完全脱离材料,对材料只字不提,容易在行文中逐渐偏题,导致立意正确,但在议论分析、用例论据不符合材料意蕴,不能自圆其说。云珏星老师如是说:学生的文章无侧重点,把不可融合的观点相提并论,如竞争与合作、既要竞争,又要合作卢秀敏老师如是说:大多数学生把“竞争”作为写作的重点,如

14、在竞争中微笑、在竞争中双赢张思立老师如是说:学生对材料意蕴解读错误,立意为合作,却不是强调竞争关系双方的合作,而是集体的团结合作。潘少玲老师如是说:学生的观点不培植于材料的土壤中,如脱离材料谈规则,不涉及合理、公平。张艳春老师如是说:学生写作中有多种观点的糅合,但行文中不能有机结合论证林芷茵老师如是说:B班的学生立意出现偏离较大,如有写成大自然的规则的。活动小结本次活动采用备课组长先做解读,各教师发表意见的形式,主要以第一次统一作文作为切入点,掌握学生写作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寻找握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对策,以便合理地展开高考作文教学,指导学生找到自己写作中的症结,以求进步。签到文昌市华侨中学高

15、三语文备课组研修活动记录卡(三)时间:2014年9月30日下午地点:高三办公室 主持:韩云霞 记录:张艳春活动主题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学习,端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们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培养高尚师德,铸造无私师魂。活动内容1、谈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2、规划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记录1、张思立老师如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我们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是当今全民族的意见大事。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务必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研究,找准落脚点,将其根植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2、蔡惠瑜老师如是说: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座风向标,引领着我前进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地把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的教育思想,融入我的多彩课堂,提升我的师德风尚,指引着我的教育教学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