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1783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摘要:本无砟道岔施工工艺要点以设计文件要求、BWG公司和博格公司施工方案为基础而编制,同时也总结归纳了遂渝线无砟道岔施工经验、各类相关会议和文件交流,并征求了专家意见。希望本要点能推进全线无砟道岔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全线无砟道岔安全、优质完成。无砟道岔施工主要涉及路基验收及交接、线下工程稳定性评估、设标网成果提供、无砟道岔工厂内预组装、无砟道岔运输、无砟道岔现场组装施工六方面内容。其中无砟道岔工厂内预组装和无砟道岔运输不在本要点范围内,本要点仅就无砟道岔现场组装施工方面作出要求。关键词:无砟轨道 施工工艺 要点无砟道岔的施工,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由于高

2、速无砟道岔施工在我国尚属首次,实施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时进行施工技术总结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目 录1路基上无砟道岔结构概述11.1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11.2博格道岔板式无砟道岔32主要施工工艺流程43施工准备64铺岔平面布置75底座(过渡段)混凝土施工76道岔铺装97道岔焊接、锁定18(1)接头焊接18(2)应力放散与锁定19(3)施工配合及轨道整理20附件1 客专18号道岔铺设验收基本项点21附件2 无砟道岔施工接口及相关技术要求24附件3 无砟道岔施工横道图281 路基上无砟道岔结构概述无砟道岔施工应遵循“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确保道岔铺设质量、满足客运专线建设总体工

3、期要求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工况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优先采用道岔在工厂预组装-分节段运输-现场铺装的施工方法。京津城际无砟道岔分为长枕埋入式和博格道岔板式两种,除轨下基础结构不同外,其钢轨及扣配件均为德国BWG公司原装进口。道岔型号有VRC60-1100-1:18和VRC60-10000/4000/-1:36.288号两种1.1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京津城际无砟道岔采用德国BWG原装进口道岔,道岔结构自上而下由道岔部件、岔枕、40cm厚的道床板混凝土及30cm厚的底座混凝土支承层组成,道床板和底座分别采用C40、C30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钢筋骨架产生的杂散电流影响中国制式轨道电路的

4、传输,混凝土内钢筋交叉搭接处采用绝缘卡隔离的绝缘措施,同时在道床板混凝土内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其结构按RHEDA2000型设计,长岔枕(3.3m)按分开式混凝土枕(长、短枕)由钢板联结,无需弹性铰接;道岔轨道采用无缝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与区间线路一并焊接成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前、后过渡段设计分别与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有碴轨道进行联结。过渡段长度按岔前6.585米长、岔后26.085米长(18#单开道岔)、32.585米长(18#单渡线道岔)、45.585米长(36.288#单开道岔)分别设计。在CRTS型轨道板过渡区域采用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钻孔植入剪力筋的方式连接。道岔前后型轨

5、道板剪力筋布置平面图道岔前后与无砟轨道过渡段结构图18#道岔与有碴轨道过渡段结构图36.288#道岔与有碴轨道过渡特殊设计图(南仓上行联络线)1.2 博格道岔板式无砟道岔由德国博格公司提供技术转让的博格板式无砟道岔系统是一种预制板式无砟道岔。其钢轨件采用BWG公司18#道岔件。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亦庄车站2#、4#道岔采用的博格板式无砟道岔系统其层次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 13cm厚C20找平层、18cm高流态微膨胀底座钢筋混凝土(标号:C40)、24cm厚道岔板、BWG扣件系统和钢轨。博格道岔板采用C55混凝土工厂预制,为普通混凝土结构,板内钢筋搭接采用绝缘卡绝缘处理,同时在板端设置接地端子,

6、板的长宽根据节段划分是可变的,亦庄车站的2#、4#道岔为单渡线左开道岔,设计共需安装36块道岔板。道岔板前后的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采用钻孔植入剪力筋的方式连接。(详细工艺本要点中暂未列及)2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详见“预组装法无砟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道岔区砼支承层施工测放施工控制桩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安装平移系统道岔轨排分段解体推送平移小车、道岔就位、连接道岔粗调道岔精调、固定道岔区道床板砼施工施工区封闭、砼养生拆除支撑螺栓、模板砼拌合场生产标出设计岔位、预埋件位置专用平车运输道岔轨排吊车和专用吊具吊装调整侧向支撑调整横梁安装支撑螺栓、拆除平移系统轨检小车检测道岔几何形位调整水平丝杆调整支撑螺

7、栓丝杆道岔部件加防护膜清理杂物、浇筑前线路检测安装支撑固定系统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图 预组装法无砟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3 施工准备(1) 无砟道岔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变更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 参加道岔的厂内组装与验收。 做好现场调查工作,掌握相关工程施工计划和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资料的核对。 进行各种道岔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道岔施工方案,遵循“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原则,统筹考虑道岔的装卸、运输和铺设等环节的实施方案,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重点、难点技术,制定确保道岔施工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 编制道岔供货计划和专项的物流组织方案。 开展

8、道岔施工各工序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测量、道岔组装与精整、焊接、装卸、运输等特殊工种人员需持证上岗。 根据确定的道岔施工方案,落实各项施工机具设备。 根据确定的道岔施工方案,做好铺岔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工程的实施。(2) 就接口工程施工顺序、施工便道、施工场地、道岔运输与吊卸、道岔工电联调、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等事宜与有关单位做好沟通、协调,划分施工界面,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配合事宜。(3) 在建设单位统一组织下,按照有关程序和规范要求,对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无砟轨道设标网、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等事项进行检查和确认,办理相关交接手续。(4) 逐一核对道岔区内各种管线沟槽(电缆槽、过轨电缆、综合接地、转

9、辙机坑等)的数量、埋设位置、形式、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5) 预留道岔前后无砟轨道调整段。(6) 无砟道岔施工宜在车站或正线无砟道床板施工前完成。若站内正线或区间无砟道床板早于无砟道岔施工,则与无砟道岔前后相连区宜预留至少200m,待无砟道岔施工完毕后施工。(7) 无砟道岔施工材料的进场组织及检验无砟道岔施工材料的进场组织按施工进度要求提前进场,施工中采用的部分特殊材料,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按京津城际铁路无砟轨道部分材料检验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进行检验。4 铺岔平面布置无砟道岔施工前应进行管段施工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方案结合总工期计划、路基提交计划、道岔分布、道岔来料计划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确定,

10、主要内容包括施工队伍设置、钢筋加工存料场设置、平移台车及走行轨组装存放位置、道岔运输进场通道(装卸顺序)、吊卸位置等,需与BWG公司、道岔工厂组装及运输单位协调。18#道岔以每次两组为单元施工段,36.288#道岔以一组为单元施工段,按此提前进行底座混凝土施工、道床板底层钢筋绑扎(面层钢筋摆放)、道岔走行轨及移动台车组装。同时根据运输通道和道岔开向确定道岔来料顺序。5 底座(过渡段)混凝土施工(1) 测量 设标网的复测。在轨道基准点测设时进行,主要复核各网点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对有疑问的网点做好标记,在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路基面几何要素复核。对路基面高程、中线线位、相邻路基承载层施工位置进行

11、复核,对不满足无砟道岔施工要求的,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对底座混凝土放样。对照设计图纸按节段进行底座混凝土外形放样,测设外边缘标记点,确定标记点高程及平面相对位置。(2) 钢筋绑扎北京电器蓝山铝业钢筋在钢筋加工场下料加工成型后分规格运输到现场进行绑扎。现场施工应专门指定1 人负责检查,确保各类钢筋的安装质量。钢筋的绑扎需注意以下事项: 按钢筋间距制作胎具,保具间距符合要求。 纵横向钢筋交叉及搭接部位必须使用绝缘卡或热缩管,保证钢筋间的绝缘。 传力杆采用38mm光面钢筋,长500mm,安装前在一端凃310mm长防锈涂料,安装时需确保传力杆固定牢固。 剪力筋安装若与结构钢筋发生冲突时,可适当

12、调整其位置,同时应参照道床板配筋图合理布置,避免与结构钢筋相冲突。 对钢筋网进行绝缘测试。发现不合格的逐一处理。(3) 模板安装 模板制作。选用组合钢模板(转辙机座位置采用胶合板加工),模板高度应高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以满足灌浆要求。 模板安装。根据事先测设的标记点位置及高程,确定模板几何位置,挂线立模。模板安装精度为平面(中线位置)5mm,高程3mm。 底座板侧模内须保证光滑无锈鉵,并涂涮脱模剂。安装好后的模板要线形平顺、牢固。相邻模板错台不超过1mm,接缝严密,不漏浆。(4) 钢筋及模板安装后的综合验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水平位置及高程符合要求、模板安装的稳固性、传力杆位置正确、固定牢

13、固。检查合格后,清理底座施工范围内杂物、灰土及其它污染物。(5) 底座混凝土施工 底座板混凝土采用低弹性模量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博格公司审核并提出意见。 混凝土灌注采用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入模后,前方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后方采用水平靠尺平整混凝土面。 施工完成后的底座板应满足验标相关要求,即中线位置允许偏差10mm,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mm,宽度允许偏差为+15、0mm,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紧跟混凝土灌注,而不是等混凝土施工结束再进行。当混凝土初凝后随即安装剪力钢筋,并对混凝土进地薄膜覆盖养生,在整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土工布洒水并覆薄膜保湿养护,时间

14、至少7天。 底座板的检查验收。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和高程测量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对应处理。同时对道床板接触部分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在绑扎底座混凝土钢筋同时,对道岔前后过渡段基础钢筋进行绑扎并立模,待底座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即灌注过渡段C40混凝土(其配合比同下一步的道床板混凝土,需博格公司审定)。附:底座板传力杆结构图底座板传力杆结构图6 道岔铺装6.1 测量放样(1) 工程测量采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测量控制网、测量记录、仪器设备、实施方案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4.1.6及相关规定的要求。(2) 施工测量基标精度等同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GRP

15、点测量精度。(3) 道岔区无砟轨道测量包括道岔位置测量和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4) 道岔位置测量,应以站场测量控制网为基准,根据站场设计图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测量。确认无误后进行道岔桩位放样。(5) 用徕卡2003全站仪与导线点进行联测,精确测设3个控制点:岔前、岔心、岔尾,以及节段界面。根据道岔平面布置图采用墨线在现场标定轨枕位置。(6) 道岔前后各200米过渡段线路应同道岔区完成联测,以便控制线路同道岔平顺连接。(7) 为满足道岔区无砟轨道线路精确调整的要求,在道岔两侧的岔前、岔心、岔尾、过渡段起点、终点横向距线路中线1.8米处测放控制基标,在控制基标间每隔5米测放加密基标。(8) 18号道岔加设直圆点、圆直点基标,36号道岔加设直缓点、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基标,同时放出转辙机相应位置。(9) 所有控制基标点应满足防沉降、防移动的要求,所有点必须强制对中,且通视良好,无障碍物。(10) 道岔内部线路几何形位测量在道岔轨排精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