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01782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杆车拆解或标杆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福特汽车公司, 在进行一种新产品研制时便采用了基于竞标 分析数据库, 它列出了 400 多条用户认为最重要的汽车性能 , 然后找出各项指标均属一流 的车型, 千方百计赶上和超过强劲的竞争对手 , 结果, 造出了畅销的 “金牛座”( Taurus) 牌 汽车。由于对汽车进行竞标分析, 并建立数据库可以缩短汽车研发周期, 降低研发成本, 并 且有助于企业对产品开发资料的管理 , 所以目前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对汽车零部件 的竞标分析都给与了相当大的投入, 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商业化应用, 一些专门从事汽车拆分 和竞标分析的公司应运而生,例如法国的ASSYSTEM和MA

2、VEL公司的知识库界面,随着近 些年的发展, 已经初具规模并开始形成产业体系。ITALDESIGN、英国的莲花、Berton、德国的EDAG、Stola等设计公司还专门成立了 自己的竞标分析工程部门。依靠一套相对完善的操作流程, 现在一家专业化的竞标分析公司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部整车某些方面全部数据资料的采集 , 并制作成数据库光盘 提供给各家汽车公司。统计资料表明, 仅仅 2003 年一年, 全世界就有100 台以上的整车和 1200 个以上的汽车子系统被进行了竞标分析数据采集。而现在包括戴克、宝马、雷诺、大 众、本田、日产在内的众多世界级汽车公司, 都已经成为了此类数据库的用户,

3、以提高自身 的研发质量, 降低成本。可见, 在国外汽车竞标分析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国内的工业起步晚, 设计能力相对薄弱, 特别是长期以来对数据知识积累的重视不够 , 不仅使得已拥有的大量技术资源严重流失, 而且也没有通过从已有车型中发现规律, 吸收竞 标分析车型的优秀元素和设计理念来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 , 导致产品的开发基本是依赖测 绘国外技术先进的样机或对已有机型进行有限的改动。虽然国内一些大型汽车企业都曾有部分产品自主开发的能力, 但现阶段对设计知识、数 据的整合和梳理工作, 也仅限于企业档案式信息存储的方式, 完全不能满足现代化设计资料 的存储需要。多数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公司对数

4、据知识的保存与收集整理极为有限, 对竞标分 析工程的研究也在起步阶段。近年来, 虽然国内一些大公司有类似竞标分析的产品开发经历, 但都没有形成专业的、规范的竞标分析操作流程, 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管理利用和共享。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企业意识到竞标分析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作用,一些研究机构也 在积极地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比如: 吉林大学的福特中国研究与发展项目组在率先探索 KBE 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上汽研究院和上海理工大学也正联合进行竞标分析流程开发与知识 库组建方面的研究(如图2) +4 JfEnhriiitrk in|tftl图2:竞标分析知识库界面竞标分析内容比非常丰富,完整的一份整车竞标分

5、析大概需要5个月时间,主要分析流 程如图3所示。制定折制内淬 W:计-订-FiATfV仃等Mil* 加匚口L圧材*林)制4 样吟删 肚咖需4厂时;村建立頊n L扑爭台T-Jal址川性M附 I市盼珊样代点K1孤枪:曲审惟/ /驶配匸艺甘析图3样车标杆分析流程示意图1前期准备1.1实施车辆购买程序1.2成立 Benchmarking 小组2对标车静态评价2.1E-NOVA-C 评价2.1.1车身外板与油漆评价2.1.2车身外观间隙、段差测量2.1.3内饰部分间隙、段差、外观测量2.1.4整车密封性试验(长时间淋雨)2.1.5行驶性能简单评价2.1.6车门关闭速度(4门)2.1.7后行李箱盖关闭速度

6、2.1.8后行李箱盖开启力2.1.9前照灯配光性(性)能2.1.10四轮定位参数2.1.11四轮轮重2.1.12行车制动力2.1.13手刹操作力2.1.14制动踏板/离合踏板操作力2.2操作力测试2.2.1底盘系统主要操作件操作力2.2.2动力系统主要操作件操作力2.2.3电气系统主要操作件操作力2.2.4附件系统主要操作件操作力3总布置分析3.1内外饰分析3.1.1内饰色彩搭配分析3.1.2内饰皮纹分析3.2整车配置分析(时间至拆解白车身)3.2.1基本装备配置分析3.2.2个性化装备配置分析3.2.3特定安全性装备配置分析3.2.4高配置开发可行性分析3.3人机工程分析3.3.1乘坐舒适性

7、尺寸测定3.3.2车内H点测定3.3.3上下车舒适性3.3.4换挡手柄空间位置(状态)测量3.3.5驻车制动手柄空间位置测量3.3.6转向盘状态测量3.3.7轿车脚踏板侧向间距3.4其它整车布置测量分析3.4.1加油口位置布置3.4.2整车外部照明和信号灯3.4.3前后拖钩法规3.4.4汽车罩锁装置3.4.5车辆识别代码(VIN)管理规则3.4.6汽车喇叭的欧洲标准3.4.7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欧标)3.4.8前后端防护装置3.4.9号牌板(架)及其位置(国标、欧标)3.4.10备胎位置测量分析(含规格)3.4.11油系统及排气管布置(燃油箱欧洲标准)3.5视野校核3.5.1影响前视野的相关参

8、数测量及计算3.5.1.1A柱倾斜度、宽度及盲角简单分析3.5.1.2挡风玻璃倾角测量3.5.1.3前悬及发动机盖几何模型测量分析3.5.1.4前视野系统分析3.5.2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国标、欧标)3.5.3安全玻璃法规认证(国标、欧标)3.5.4后视野校核(欧标)3.5.5仪表盲区校核及计算4NVH评价4.1主观评价(项目部分先后)4.1.1噪音评价4.1.1.1风噪4.1.1.1.1不同车速总体风噪(40160)4.1.1.1.2空气动力风啸声4.1.1.1.3局部风噪音,漏风4.1.1.2路噪4.1.1.2.1轮胎辐射噪音4.1.1.2.1.1光滑柏油路4.1.1.2.1.2拉纹平

9、坦水泥路4.1.1.2.1.3粗燥路面4.1.1.2.2冲击噪音4.1.1.2.2.1减速带凸起4.1.1.2.2.2路面接缝4.1.1.2.2.3路面凸块标记4.1.1.2.2.4碎石,水,泥沙击打噪音4.1.123结构共振噪音4.1.1.2.3.1车身共振4.1.1.2.3.2悬挂共振4.1.1.2.4动力传动系统噪音4.1.1.2.4.1发动机噪音4.1.1.2.4.1.1怠速噪音(AC on/off)4.1.1.2.4.1.2全油门加速/慢加速噪音4.1.1.2.4.1.3定速噪音4.1.1.2.4.1.4过渡工况噪音4.1.1.2.4.2变速箱噪音4.1.1.2.4.2.1变速箱齿轮

10、噪音4.1.1.2.4.2.2换档噪音4.1.1.2.4.2.3变速箱异响4.1.1.2.4.3动力总成声音质量4.1.1.2.4.4驱动轴异响4.1.1.2.5转向系统噪音4.1.1.2.5.1方向盘转动异响4.1.1.2.5.2转向助力液流动噪音4.1.1.2.5.3动力转向油泵噪音4.1.1.2.6空调系统噪音4.1.1.2.6.1压缩机噪音4.1.1.2.6.2散热风扇噪音4.1.1.2.6.3鼓风机噪音4.1.1.2.6.4风道噪音4.1.1.2.7门窗系统噪音4.1.1.2.7.1雨刮噪音4.1.1.2.7.2洗涤液泵噪音4.1.1.2.7.3电动玻璃升降噪音4.1.1.2.7.4

11、开关门声音质量4.1.1.2.8制动/离合系统噪音4.1.1.2.8.1真空助力器噪音4.1.1.2.8.2ABS/ESP工作噪音4.1.1.2.8.3制动器噪音/异响4.1.1.2.8.4离合主缸异响4.1.1.2.8.5踏板工作异响4.1.2振动评价4.1.2.1各工况下的振动4.1.2.1.1方向盘抖动4.1.2.1.1.1怠速抖动4.1.2.1.1.2高速共振4.1.2.1.1.3路感传递4.1.2.1.2地板振动4.1.2.1.2.1怠速共振4.1.2.1.2.2行驶振动4.1.2.1.3座椅振动4.1.2.1.3.1高频振动( 4Hz)4.1.2.1.3.2低频振动(v 4HZ)4

12、.1.2.1.4踏板振动4.1.2.1.4.1离合踏板振动4.1.2.1.4.2制动踏板振动(ABS工作)4.1.2.1.4.3加速踏板振动4.1.2.1.5换档杆振动4.122车身姿态舒适性/平顺性4.1.221主跳动舒适性(车身浮动3Hz)4.1.2.2.1.1光滑波形路4.1.2.2.1.2坏路(乡村路,坑洼路)4.122.1.3阶跃过渡(桥梁/减速带/台阶)4.1.2.2.2次跳动舒适性(簧下质量振动3HZ)4.1.2.2.2.1随机坏路(乡村路/坑洼路)4.1.2.2.2.2特征路面(试验场特征坏路)4.1.2.2.3俯仰舒适性4.1.2.2.3.1路面输入俯仰4.1.2.2.3.2

13、加、减速/制动俯仰4.1.2.2.4左右晃动舒适性4.1.2.2.4.1高速光滑路4.1.2.2.4.2低速坏路、随机起伏路4.1.2.2.5变向侧倾舒适性4.1.2.2.6横摆舒适性4.122.6.1转向单输入变向(直一弯、弯一直)极限4.1.2.2.6.2蛇行绕桩(极限)4.1.2.2.6.3单/双变道4.1.2.2.7车身水平顿挫4.122.7.1路面冲击顿挫4.122.7.2制动顿挫(持续)4.1.2.2.7.3过渡工况车身顿挫4.2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合)4.2.1定置怠速/慢加速频谱测试4.2.2行驶动态频谱测试4.2.3车内各区域噪音频谱测试4.2.4座椅各向加速度测试4.2.5车身密封性测试5样车性能测试5.1基本参数测定5.1.1整车内部、外部尺寸参数测量5.1.2整车质量参数、质心位置测量5.1.3车轮定位参数测量5.1.4通过性:最小转弯直径/接近角/离去角5.2基本性能测定5.2.1动力性测试5.2.1.1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试验5.2.1.2直接档加速性能试验5.2.1.3最高档加速性试验521.4最咼车速试验521.5直接档最小稳定车速试验5.2.1.6爬坡度试验5.2.1.7最低稳定车速试验5.2.2经济性测试5.2.2.1常用档等速油耗5.2.2.2多工况油耗5.223百公里行驶油耗5.2.2.4踏板力与制动力关系图线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