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01673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集浅析管理学发展史及发展趋势赵程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要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处处闪烁着管理思想的光辉,但管理作 为一门科学一直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才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西方逐渐形成并蓬勃 发展起来。本文旨在对 19 世纪末至今的管理学发展历程和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及 其特点、发展趋势作一总结、评析,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管理理论服务。关键词: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特点;趋势;1 管理学理论的传统管理阶段1.1 中国早期管理学理论思想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 ,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早在 2000 多年前的 春秋时代 ,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 一书。 该书共 13 篇 ,篇篇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这句名言就是一例。这种辩证 的 策略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 。孙武的策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管理上也具 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至 把孙子兵法 作为培训的必备书籍。战国时代的另一本 书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理想化的设计, 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 、财政 、教育 、军事 、司法和工程等方面 。该书对封 建国家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 ,

3、如 孙子兵 法 、周礼 、 墨 子 、老子 、管子 、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等。1.2 外国早期管理学理论思想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 ,管理实践和思想 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 、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 。古巴比伦人 、古 埃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这些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 18 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不自觉地进行管理活动和管 理的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页脚内容习题集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18 世纪到 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 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

4、越多地 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 图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是国 富论。他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 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 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其代表作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有深远的影响。2 管理理论形成阶段从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学者更侧重于从管理职能、 组织方式等方而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 虑。其间,在美国、法国

5、、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 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管理理论 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 ,依次是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 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和权变管理理论。2.1 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 19 世纪末 和 20 世纪初的美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 理论:2.1.1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 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 科学工作方法,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其代表作是科学管理 原理。法约尔

6、是以大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侧重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认为管理 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管理人员应遵守的 14 项原则 以及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2.1.2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在其正被传播之时,欧洲 也出现了一批古典管理的代表,其中影响最大的属法约尔及其管理过程理论。法 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认为管理包括在经 营之中。他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 (包括技术、商 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 ) 中提炼处理,成为

7、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 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他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 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页脚内容习题集2.1.3.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 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 有交往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企业的长生 不老不能仅依赖于其英雄人物的“超凡卓识”,应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顺应 自然”的原则体系公正地识人、用人和进人的体系。2.2 行为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

8、人的 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2.2.1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家梅奥,他和罗特利 斯伯格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试验表明工人 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其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 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工人是“社 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 人的满意度。这一理论在当时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也就是早期的行为科学。梅 奥的著作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罗特利斯伯格的 代表作是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问题。梅奥

9、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研究为行为科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3 数量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 、电子计算机技术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 ) 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 、财 、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 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数量管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 :2.3.1 运筹学运筹学是数量管理理论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英国科学家为解 决雷达的合理布置问题而开发了一些分析与计算技术 ,这些技术构成了运筹学 的雏形。就其内容讲,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 、实验的和定量的方法,专门研究 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为达到

10、一定目的,如何最经济 、最有效地使用人 、财和 物等资源。运筹学后来被应用到管理领域。2.3.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这一概念由美国兰德公司于 1949 年提出 。其特点是 ,解决管 理问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制定出正确的决策 。页脚内容习题集2.4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 、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 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要点如下:组织 是一个系统 ,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 。根据需要,可以把系统 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 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从环 境

11、输入资源 ,把资源转换为产出物 ,一部 分产出物为系统自身所消艳 ,其余部分则输出到环境中。系统在投入一转换一 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以获得自身的发展。2.5 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 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 ,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 ,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 模式。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在通 常情况下,环境是解释变量,而管理方式是被解释变量 。这就是说组织所处的 环境决定着何种管理方式更适合于组织 。比如,在经济衰

12、退时期,由于企业面 临 的市场环境是供大于求,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造合;在经济繁荣时期, 由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供不应求 ,分权的组织结构可能更为适合 。3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20 世纪 50 年代后,管理学发展进人了“丛林”阶段,人们对管理进行了多 方位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个学派和理论研究:3.1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社会合作系统学派以社会学和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管理理论,把组织中的人 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社会系统。代表人物巴纳德,把人际关系和群体 行为看做社会系统,又把社会系统看成人们在思想、力量、愿望等方面的合作关 系,并认为组织就是一个社会合作系统,系统存在有三个先决条件

13、:统一的目标、 协作的意愿、信息的联系。组织的管理者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3.2 管理决策学派西蒙认为,组织是指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 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 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 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做出什么反应。决策是管理中心。西蒙对于决策过程的 理论研究工作是开创性的,他也是管理方面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的页脚内容习题集理论目前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了现代理论的基石之一。3.3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当代的经验

14、和科学方法为目标,主要代表人 物是彼得德鲁克。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 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 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 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3.4 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管理学派的继续和发展,是近年来在西方管理学界形 成的,有时人们把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称为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 是伯法。这个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 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

15、出最优的答 案,以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所以,所谓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 和统计模式,并把这种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之中。3.5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及它们的相互 关系,分析了组织和管理的系统模型,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各项职能。代表人物是 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他们提出了有关整体和个体组构及其运营的观念 体系,认为组织是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着的并共同运营的要素(子系统)所构 成的系统,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均会影响其他系统的变化,系统具有半开特性既 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界沟通的特性。该理论的局限是过于扩大范围,且在观 念上排除了其他管理方法。3.6 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管理理论的实质是把组织看做社会系统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 强调从企业管理的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 环境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与管理技术,代表人物有伍德沃德、 莫尔斯等。权变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3.7 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五种竞争力量”分析产 业环境的结构化方法就是他的杰出思想 ; 他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竞争战略一 书中明确了三种通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