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01079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画杨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画杨桃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求、严、嘱、图、幅、审、肃、晌、嘻、悦、诲”等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求、严、图、靠、确、肃、轮、颜、悦”等9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态度变化,感受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读准“求、严、嘱、图、幅、审、肃、晌、嘻、悦、诲”等字音。2.在理解课文过程中指导朗读。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的9个生字。2、课文,能正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教学准备:生字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出示生字图片,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叮嘱、审视、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严肃、笑嘻嘻、哈哈大笑、和颜悦色指名读,正音:“嘱”读 zh,不要读成 sh;“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 shng,不要读成 xing。3、查生字的

3、自学情况示生字卡片,“求、严、嘱、图、幅、审、肃、晌、嘻、悦、诲”指名读。 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4、写字。 指导书写会写的9生字“求、严、图、靠、确、肃、轮、颜、悦”。给这几个字组词。仿写,小组评价。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生答:感受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课堂作业新设计:一、 我会填,根据意思写词语。1.再三嘱咐。

4、( )2.享用,得意。 ( )3.教训、教导。 ( )4.严肃对待,不马虎。 ( )5.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 )附答案: 叮嘱 受用 教诲 认认真真 和颜悦色二、我能分得清求()图()端()球()圆()瑞()附答案:求(要求)图(图画)端(端正)球(足球)圆(团员)瑞(瑞雪)三、我会改句子 1.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改为“被”字句)2.我的铅笔被小明弄断了。(改为“把”字句)附答案: 1.两个杨桃被老师摆在讲桌上。 2. 小明把我的铅笔弄断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3、感受实事求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课前准备:课件 实

5、物杨桃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继续学习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谁能把上节课的生字,都能认识。示生字卡片,“求、严、嘱、图、幅、审、肃、晌、嘻、悦、诲”指名读。二、 细读课文,感悟真情1、同学们,在美术课上,我们画过很多东西。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也要请同学们来画画。2、(教师出示杨桃)谁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3、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把你看到的杨桃实事求是地画下来。4、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观察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

6、文以杨桃为主线,写“我”、老师和同学三看杨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来研究。 2、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与情感变化:“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_。生答:我的座位在前排的地方.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我遵从父亲的教诲,认真地看,老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满以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会被同学们误解和嘲笑。在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又理解了我。3、引导学生抓住“

7、同学们”的语言变化,体会“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的变化过程。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教师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好,下一个。”学生的态度变化: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4、想象说话。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

8、看出了怎样的结果?这一看,_;这一看,_;这一看,_。教师巧妙设计,让孩子们转换角度,实际看看:生答: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生答: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生答: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5、通过词语,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审视”,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

9、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理解“和颜悦色”。老师和颜悦色,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6、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课件出示:这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要创设机会,既保护我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又要让其他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四、联系生活,想像拓展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

10、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美术课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反义词找朋友 严肃- 相信- 熟悉- 和颜悦色-二、辨一辨,填空。 册 侧 测 ( )面 ( )量 练习( ) 幅 福 富 幸( ) (

11、 )有 一( )画 做 作 坐 座 ( )业 ( )位 ( )文 ( )下 ( )用 ( )事三、选词填空。 严格 严肃 1张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 )。2小强没有完成作业,李老师( )地批评了他。 教育 教诲1.山村的孩子渴望受到良好的( )。2.虽然我离开母校多年了,可是老师们的(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四、开火车 接词语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

12、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

13、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排 排水 水果 ( )( )(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

14、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悦( )( )( )( )( )树( )( )( )(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