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008580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管理制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预防和控制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加强我院慢性病登记报 告管理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管理组织: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小组负责。办公室设在*办公室。二、报告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及我院住院患者三、报告内容:1、冠心病急性发作病例: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2、脑卒中发作: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未分类脑卒 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慢性脑动脉硬化。3、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确诊为新肿瘤的病例报告一次即可,以后不必再报,若经过治疗后

2、,又有 复发或转移不必再报,但已在外院确诊为肿瘤(包括已经治疗)而来我院治疗,不 论原发或继发,仍须填写报告卡,并在诊断一项内要求填写清楚(如XX癌手术后 或放疗后,XX癌术后复发或转移,须注明何时手术或何时放疗)再要填写外院首 次诊断的日期及原发部位。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二处原发性肿瘤,则二次肿瘤均须报 告。四、填报方法:1、门急诊、住院病人,确诊为上述病例,在门急诊明确诊断的应由门急诊诊治医 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在住院部明确诊断的应由主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并在科内 疾病报告登记簿内登记。2、填写报告卡,在应该填写的各项内均须完整、正确、清楚地填写,不能遗漏填 写项目。五、报告程序及报告要求1、

3、门急诊、住院医生发现脑卒中发作、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经临床或病理 等证实者)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相应的发病报告卡,在48小时内向社区办报告; 并填写到慢病报告登记簿上。各科室负责人每季度自查一次,并有签名。2、医院定期进行慢病漏报调查,发现漏报病例,责成接诊医生补填发病报告卡和 慢病报告登记簿。3、社区办每月整理报告卡,检查填写质量。并于每月、季、年末的 5 日前向区疾 控中心上报本辖区内上述慢性病的发病报告统计表。五、发病报告有关注意要点1、急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 急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病期限均定为急性发病后 28 天,28 天内如有新发展或第 二次急性发作均不作登记;如 28

4、 天后有新发展或急性发作则按另一病例登记一次。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 28 天后无新的发作即算作慢性冠心病,脑卒中急性发作 28 天 后无新的发作,但留有后遗症者均算作慢性脑血管病)。2、恶性肿瘤2.1 填报对象 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 疾病)确诊的; 对原发恶性肿瘤漏报的复发和转移病例; 填报时,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 原发恶性肿瘤,应分别填报。报告病种主要是原发的,如找不到原发病灶则按继发 的报,以后找到原发的病灶再补报或更正;对于原发病灶已切除,继发的不用报; 对于同时有原发病灶和继发病灶,只需报原发部位。六、奖惩办法1、各科室主诊医生为责任人,对认真学习执行慢性病管理制度,正确诊治和报告 慢性病,全年成绩优良者除给予表彰外,年底作为考核评比先进条件之一。2、对慢性病报告不认真执行,查出迟报一例扣款 20 元,漏报一例扣款 50 元,屡 教不改者酌情给予加倍处罚。此制度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试行。2015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