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技巧有哪些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00753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事技巧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叙事技巧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技巧有哪些(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事技巧有哪些 (一)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扬”即是褒扬,“抑”是贬抑。抑扬法,就是对所写的人或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让叙事有陡然的翻转,出乎读者意料,使文章“有气势,光焰逼人”,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叙事的波澜是为写人和叙事服务的,贵在自然合乎情理。(二)设置悬念。悬念,即是挂念,悬挂起来,念念不忘,又称为“卖关子”。通常是在文中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问”,将这些疑问藏在叙述中,让读者去猜测,去关切,去担忧,以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和急切期盼的心理,在对情节的叙写中,逐步将这些“疑问”解开,让人恍然大悟。一种是对一个“疑问”的不断的求解,最后才找真正答案,如驿

2、路梨花,“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疑问贯穿全文,每次以为解开了答案,但发现不是,最后才解开谜底:建造者和所有的照料者。与文章的立意结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一种是不断地设置“疑问”。在开始的疑问,得到解答后,有不断设置“疑问”,将情节引向深入。方法运用,首先必须在精心思考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要恰当选择文章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其次要注意真实性,不能故弄玄虚,让人费解,既要出人意料,又要合乎情理;再次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主题来设置悬念,在细枝末节上设置悬念,会削弱作品主旨的表达;最后,结尾要干净利落,出人意料,让人回味。(三)波澜起伏。这种方法,与悬念贯穿法有一点相似,但波澜起伏主要是在叙事中

3、对事物发展中人物的顺境与逆境的错落安排。形象地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波接一波,波澜起伏。设置波澜的着眼点是故事人物的所遇到的困难的过程(悬念贯穿法的着眼点是读者的阅读心理)。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因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而不断变化,让故事情节发生了五次起伏,人物的情态与心灵在变化中显露无疑。设置波澜起伏,要注意自然、合理,让读者看不出破绽,进入情节中,感受到叙事波澜的魅力四)末生波澜。末生波澜,即是在文章的末尾,陡然生出波澜,让故事情节陡然转到一个读者原本没有想到的结局上,故事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但细细品味,又是合乎情理的,这是作者对文章故事精心设计的巧妙手法。选自课本小说窗,描写两个同室病人的故事,故事在平稳的叙述中到了末尾,那位病人看到的“光秃秃的墙”,让读者大吃一惊,又赞叹不绝。这种方法的运用要注意:一是抓住情节中的意外点来设置;二是在叙述中要安排必要的“伏笔”,否则,生了波澜,却让人觉得不合情理;三是波澜顿生之时,也是文章结尾之时,不能拖泥带水;四是出现的波澜要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