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00536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甘肃省陇南市地震重灾区成县宋坪乡 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0年五月甘肃省陇南市地震重灾区成县宋坪乡 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委托单位:成县国土资源局项目承担单位: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姚兴荣 报告编写人:姚兴荣 赵玉苹 审 核:万金明总工程师:万金明经 理:赵治江报告提交单位: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提交时间:二一年五月2目 录1 序言11.1项目来源11.2工程概况11.3危岩体危害特征及危害程度11.4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5初步设计方案21.6设计依据22地质环境条件32.1气象、水文32.2地形地貌32.3地层岩性3

2、2.4地质构造及地震32.5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32.6水文地质条件43 危岩体特征及成因分析43.1危岩体边坡特征43.2危岩体特征63.3危岩体成因分析83.4危岩体崩落频率、规模及落石范围94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及趋势预测94.1危岩体稳定性评价94.2危岩体发展趋势预测95危岩体治理工程设计105.1设计目标与原则105.2设计标准和基本参数105.3治理工程总体设计105.4分项治理工程设计116工程监测设计156.1 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156.2 设计原则156.3 监测工程设计156.4 监测工程量166.5 安全警戒与预警机制167施工组织设计167.1施工条件167.2施工方法与

3、工序167.3施工准备工作177.4施工工期178质量检验及施工技术要求188.1质量检验188.2施工技术要求188.3工程管理188.4施工监理198.5施工安全198.6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209工程验收2010 效益分析2110.1社会效益2110.2经济效益2110.3环境效益2111工程预算2111.1编制原则和依据2111.2基础单价分析计算2111.3建筑工程预算编制2211.4工程投资预算2211.5主要工程量及材料、工日数2211.6工程预算概况2211.7资金来源22附件1.甘肃省陇南市地震重灾区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图册 2.甘肃省陇南市地震重灾区成

4、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预算书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1 序言1.1项目来源和工作范围甘肃省成县宋坪乡阎王砭斜坡体由于受前期公路工程建设(爆破开挖路堑)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使之目前坡体上的悬空孤石和破碎岩体在大雨、暴雨期间多次发生崩落,造成该地段公路堵塞,并对临近铁矿区的工程设施、供电线路、通讯线路及过往车辆和行人构成威胁。根据陇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陇南市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灾后恢复重建中央基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第四批)的通知(陇发改项200918

5、号),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由中央财政补助,下拨治理资金320.0万元。受甘肃省成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对地震重灾区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2009年12月16日,甘肃省陇南市发改委、陇南市国土资源局在兰州组织专家会议,审查并通过了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勘查与初步设计的工程设计方案。本设计充分依据勘查报告和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的治理工程方案进行分解和细化设计,编制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和进行工程预算。本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范围为:仅对W1、W2坡体上的危岩体进行防治工程设计(图01),并采取工程措施治理。1.2工程概况甘肃省成县宋坪乡阎王

6、砭危岩体治理项目区位于成县县城东南部约50km处,行政区划隶属宋坪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5 5424.9,北纬:33 376。据甘肃省陇南市地震重灾区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项目区分布有2处(W1、W2)危岩体,其中:W1危岩体位于成(县)宋(坪乡)公路西侧,空间分布长度65m(按坡脚宽度计,其中:坡体前缘长30m,坡体北侧长65m),面积1750m2;W2危岩体位于该公路东侧,空间分布长度24m(同上),面积504m2。另据初步设计,项目区危岩体(W1、W2)现状稳定性差,在大雨、暴雨期间极易引发崩塌灾害。据此,需对项目区危岩体进行治理,已迫在眉睫。

7、1.3危岩体危害特征及危害程度区内危岩体(W1、W2)危害对象均为坡脚处的公路、供电线路、通讯线路、铁矿房屋设施及过往车辆和行人,危害方式为破坏房屋设施,压站公路、阻塞交通,毁坏供电、通讯线路及伤害过往车辆和行人。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历次崩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00余万元。1.4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4.1 现状危害较为严重前以述及,历史上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曾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崩塌灾害,造成公路堵塞并对坡脚处的各类工程设施遭到不同程度危害,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坡面上危岩体及松散块体瞬时发生大面积崩落,压站公路40余米,矿区部分房屋设施及供电线

8、路遭到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历次崩塌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00余万元。1.4.2潜在危险性大据本次对阎王砭危岩体的危害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认为:目前,危岩体威胁公路50m,威胁供电、通讯线路30m,威胁矿区房屋设施600m2,预测最大经济损失700万元。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阎王砭危岩体发生崩塌的频率将会增高,且发生规模较大崩塌的可能性极大,将会对坡脚处的公路及各工程设施造成严重威胁,并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的交通及经济建设发展。综上所述,阎王砭危岩体崩塌灾害给当地矿山企业、供电及通讯部门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公路多次中断,对宋坪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

9、如果得不到彻底治理,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影响本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据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治理危岩体崩塌灾害十分必要,非常紧迫。1.5初步设计方案1.5.1 W1危岩体初步设计方案方案:抛石混凝土挡墙锚杆锚固危岩体清理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坡脚护面墙1.抛石混凝土挡墙坡体前缘的下部采取抛石混凝土挡墙支护,主要功能是:以挡墙提供的抗滑力来稳定坡体前缘的松散岩体。2.锚杆锚固坡体下部坡脚地段布设锚杆进行坡体锚固支护,主要功能:稳固坡体下部地段的松散岩体。3.危岩体清理对坡体上的危岩、浮石进行清理,主要功能是:减少坠石,稳固坡体。4.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对坡体的中上部地段进行GP

10、S2型SNS主动防护网防护,主要功能是:稳固坡体中上部地段表层的松散岩体。5.坡脚护面墙布设于坡体北侧坡脚处,其功能是:与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相连接,支护坡脚。1.5.2 W2危岩体初步设计方案方案:护坡挡墙危岩体清理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坡脚护面墙1.护坡挡墙布设于坡体下部地段,主要功能是:稳固坡体表层的松散岩体。2.危岩体清理对坡体上的危岩、浮石进行清理,主要功能是:减少坠石,稳固坡体。3.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对坡体的中上部地段进行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防护,主要功能是:稳固坡体中上部地段表层的松散岩体。4.坡脚护面墙布设于坡体北侧坡脚处,其功能是:与GPS2型SNS主

11、动防护网相连接,支护坡脚。1.6设计依据1.6.1依据的基础资料1.甘肃省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勘查报告(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2. 甘肃省成县宋坪乡阎王砭危岩体防治工程初步设计(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9月)。1.6.2依据的技术规范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地质环境条件2.1气象、水文项目区深居内陆,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据成县气象站资料,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633.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49.0 mm。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80%。本区最大冻土深度0.5m。区内常年性河流为青泥河,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一级支流。2.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总体地势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海拔10001441m,相对高差500600m。根据地貌成因、类型等划分,本区地貌类型由构造侵蚀中山地貌、侵蚀堆

13、积河谷地貌和微地貌组成。1. 构造侵蚀中山:在区内广泛分布,海拔14311441m,相对高差500600m。地形起伏大,沟谷深切且较为发育,多呈“V”型峡谷,山坡坡度一般大于60,山顶呈峰状、长条状延伸。2.河谷地貌:区内河谷系指青泥河,海拔在900910m之间,相对高差10m,空间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河谷形态为 “V”型,河床宽度3050m,两侧岸坡均为直立。该河谷大部分地段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漂石、块石、砂碎石,仅在局部地段河床基岩出露。与此同时,项目区内山体的坡体部位分布有成因不同、规模各异、临空高度不同的陡崖微地貌。据本次调查,区内公路穿越斜坡地带分布有2处人工切坡(开挖路基而成),其中

14、:公路西侧切坡(W1)前缘临空,相对高差12m,分布长度30m;公路东侧切坡(W2)坡体陡立(70),相对高差28m,分布长度24m。铁矿矿区西部分布有1处陡崖(天然陡崖),临空高130150m,分布长度70m。这些陡崖受内、外动力作用后极易形成滑坡和崩塌灾害。2.3地层岩性项目区出露地层较单一,主要为志留系(S2-3bs4)和第四系(Q4)。1.志留系(S2-3bs4):在区内广泛出露,并且是构成本次治理的危岩体的唯一地层,岩性为深灰色灰岩,产状:530,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中厚层状、块状结构。2.第四系(Q4):区内第四系为残坡积物(Q4dl)和冲积洪积物(Q4al_pl)。残坡积物(Q4dl):分布于区内各山体的坡体之上和冲沟的沟脑地带,岩性为粉砂质粘土夹碎石,厚一般0.51.0m。冲积洪积物(Q4al_pl):分布于青泥河现代河漫滩及各冲蚀沟谷中,岩性为漂石、块石、砂碎石,成分以灰岩、板岩为主。2.4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地处金家坪包家山倒转背斜的南部地带,该地带断裂构造不发育,仅发育有小褶曲。区内危岩体的形成均与此有关。依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2001),勘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0.25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