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00528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及其表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象为对象的摄影活动,它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以自身的视觉形象体现民俗的历史学术价值,并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作出积极的贡献。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俗摄影;摄影表现Abstract:Folk photography, the photographic activities on folk affairs, manifests broad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 t embodies the historical academic value of folk, and thus makes great contributio

2、n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manifestation人类文明的伊始就存在着各种生产、生活、礼仪等社会民俗。摄影术的发明很自然地去表现人类生存的各种现象。然而,大多数运用摄影手段去拍摄社会生活的人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这就是民俗摄影。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民俗学(folklore)”的概念。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则认为“民俗”有两个方面的意

3、思:一指民俗本身,就是民俗志的资料,如民俗、习惯、歌谣、故事等;一指研究民俗的理论。1993年7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俗摄影成为一个新的摄影门类并迅速被大众接受,但是民俗摄影并非仅从1993年才开始的。回溯历史,摄影技术出现后就被用到记录民间文化事象和生活形态中。摄影与民俗学都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二者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世界摄影史上,摄影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用摄影的手段来记录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例如,美国摄影家柯蒂斯(Curtis,18681952)就从19001930年用30年的时间走遍了八十多个印第安部落,拍摄了四万多张北美洲印第安部落人外貌服饰和生活习惯的照片。1

4、在我国,早在1920年5月1日,新青年杂志就刊登了一组反映我国各个行业的工人劳动生活的照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些摄影家如方大增、孙明经、王小亭、庄学本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民俗方面的摄影。之后,我国的一些拍摄活动也记录了许多既有艺术水准又有史料文献价值的民俗图片。 正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民俗摄影的出现才需要相应的历史条件和认识过程。如今,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俗内容是最丰富、最富有生活底蕴的摄影素材,民俗摄影也已成为独立的摄影门类并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民俗摄影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民俗摄影对民俗活动进行拍摄,为民俗研究提供大量真实可信的图片资料,可以说是一个真实可靠的再现历史的过程,这对

5、于延续与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一) 民俗摄影是对民族历史的记录和保护人们有许多方式描述历史,其中最为常用的是文本方式和影像方式。但在这两者中,影像是被普遍使用的照片,所包含的历史生活内容之直观丰富是文本描述难以替代的。民俗摄影的核心就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把握,关注的是民俗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正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因此,民俗摄影的历史信息含量大。财会毕业论文http:/www.shlunwen.org/cwkjbylw/许多百年照片已成为历史变迁的见证,它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护者,超越了照片本身,具备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是一种最直观的记史方式。它克服了文字

6、给人们带来的想像漏洞,可以使读者与历史面对面地交流。例如,开创了我国民俗摄影之先河的庄学本少数民族摄影选一书,包括妇女头饰、装饰、服饰、居住、舞蹈、饮食、婚俗、葬俗、游艺和竞技等照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一百多年前,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法国人阿尔贝肯恩和方苏雅等人拍摄了大量记录中国人生活实态的照片:从妇女的三寸金莲到长辫马褂,从老房老街到各种交通工具,从小摊小贩到老字号招牌等。3这些照片记录、搜集了晚清时期的民族风土人情、古建筑、宗教文化及生产活动等,涵盖了民俗摄影所要表现的内容。可见,这些具有民俗学内涵的影像,既是珍贵的历史史料,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二) 民俗摄影是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中国地

7、大物博,历史悠久,民俗事物包罗万象。民俗事象大量存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范围极其广泛。因此,人物服饰、民居建筑、生活方式、人生礼仪、传统体育、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是民俗摄影表现的对象。这些社会形态保存了民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仰、风俗、习惯等一整套文化现象。民俗摄影在展示形形色色庙会的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再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所形成的“年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节日中,以“过年”最重要。“过年”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不同地方过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为民俗摄影提供了创作素材,也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品位,并通过民俗摄影图片传达给观众。许多民族的传统事物,如各民族的服饰、朝圣、舞蹈、风土人情、传统手工劳动等,都是传统文化的再现。目前,以上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都被国内优秀的摄影家通过民俗摄影很好地进行了诠释。例如徐勇的胡同101像,以他独特的拍摄视角,有重点地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北京胡同平民生活。作者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取舍,让人们了解到了古老民居建筑文化,从生活在胡同中百姓司空见惯的日常什物中,从日常场景里,一丝一缕地向我们解释了泱泱五千年的中国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