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00067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藏密中脉修炼法(初级)中脉被藏密称之为“命脉”,“大道脉”,梵语称作啊缚都底,藏语称作“武玛”,“根打玛”,“索索玛”这些名称都表示中脉的重要性和功能,比如“命脉”即表示中脉为一切众生之命根。这里指其重要性而言的;“大道脉”则代表中脉为成佛之捷径,这里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缚都帝”是梵语,意为能产生俱生妙慧;“武玛”是藏密的称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玛”是藏语对中脉的另一种称呼,意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之意。 中脉之重要,是因为它是重生脱离苦海的捷径,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径。修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开通中脉。中脉开通后,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死涅磐已无差别,故而协巴多杰根本续中

2、有偈云:“气不入中脉者,妄想证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那么怎样才能算是真正打通中脉呢?现在我将中脉开通之后的一些现象介绍出来,让大家自己去检查是否开通了中脉。 一。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力大无穷。 二。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可飞行腾空,自在遨游。 三。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具备五眼六神通。 四。中脉开通以后,行者应具备九彩虹影光明罩体。 五。中脉开通之后,行者所有之言语,一切均为咒语般有奇效。 六。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得十方诸佛之智慧灌顶。七。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对一切经论通达而无障碍。 轮回生死即涅磐。 1.不要用本功法治病。当然,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也是正常的。如果没有

3、,更应该视为正常。 原理: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是心病。心病既除,大多数人的身体疾病往往逐渐自愈。既然斩草须除根,不必枝叶动刀,那么,就不必针对一个又一个的疾病去费心地修练了。不过,本功法是在潜意识层次修行,是“灵魂深处闹革命”,修行成果反映到身体层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疗效。 2.修行中有什么身体感受,不要在意。尤其是千万不可追求时下正时髦的各种身体觉受,也不要顺应身体或心理的需求享受或厌弃某些觉受。 原理:有没有所谓觉受并不表明修行境界的高低,相反,注意任何觉受都会使修行仅仅停留在身体阶段,耽误了更深层次的探求。 3.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做每一步,哪怕某些步骤看起来没有

4、意义。并且在本阶段,不要随着自己的意愿修改修行步骤,否则,可能还得从头再来。 原理:一年级的课程都是大同小异的,你不必选来选去。另外,如果你不定下心来学完哪怕最次的一年级教程,你恐怕将一直停留在一年级水平。 4.如果修行中途被打扰,没关系,立即起身去处理一下,找机会再来。没有什么惊功之说,也不要责备各种干扰因素。 原理:修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更不提倡脱离生活的纯粹修行,因为那不现实。因此,修行不该是一种压力,不该成为生活的对立面。只有修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才会长久。事实上,哪怕你只修了一步,也已有了这一步的成就了。 5.本功法重在修心,因此,各步骤中

5、所推荐的姿势、气路、意念等都不是死套路,应注意体会其中所暗示的人生意蕴。出于同样的原因,本功法尽管看起来是一种专修的坐禅法,最好的修法却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修而修悟即是修。当然,拿出一定的时间专修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初期。 原理:佛教的基本世界观讲“万法唯识”,是说万事万物只是一种心识通过修练本功法可以证到这一点。这是后话。不过,本功法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是彻悟人生的真谛,这也要求修行者不要在技巧之桥上作过多的停留。 第一步 准备 1.暂时封闭,确信在静坐期间无人打扰。 2.声响熟悉,确信不会突然传来怪声,确信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声音会吸引你的注意力。3.通风良好,确定周围的气息已经可以习惯并能逐渐漠视。

6、 4.杂事已了,确实没有必须在静坐期间去做的事情。5.安全舒适,确信静坐期间不必担惊受怕或因衣、食等问题而有不适感。 原理:这样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这样营造外部环境,其实是在调整心理状态,倒不是一定要作出什么严格的准备才可以正式开始修练。所以,不可忽视这一步,也不可太认真。我们的人生太紧张,生活环境给我们的压力也太大。能够这样地准备,不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吗?当修行者这样准备时,他已从对外物的依恋中解脱出来,开始进行生命内求了。是的,让我们从纸醉金迷、五光十彩的歌舞厅、社交场,从美酒佳人、好马名车的陶醉中暂时走出来,进入一个仅仅属于你自己的封闭世界中,体验一下生命本身吧! 八。中脉开通之

7、后,行者应通达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宿业智。 九。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大悲普周遍尘中脉开通之后刹,无时间空间之限制。 十。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具无漏神通。 十一。中脉开通之后,行者远离一切境相,定中清净无染著。 十二。 中脉开通之后,行者应于光明大定相续不断。 十三。 中脉开通之后 ,行者应成就一切佛智,烦恼菩提二无差别。 十四。 中脉开通之后 ,行者应成就阿达尔玛金刚王佛圆满妙智,第二步 入座 1.把光线调整到自感最舒适的状态。 2.找一个自感最舒适的方向。 3.用一种自感最舒适的姿势在垫子上坐稳。 4.自我确定一段可以保证坐到底的时间。 5.最后确定一下第一步是不是已做好。 原理:这已经是

8、开始修练了。试想,我们曾有过多少次机会允许自己这样舒服?即便夜晚,若非已是万分疲惫,我们往往难以停下忙碌的身体。然而当你把疲惫的身体扔到床上时,你又把这份疲惫带到了梦中。让我们主动地给自己一段放松的时间,留出一个没有外界感官刺激的时刻,去生命的自身寻找一份舒服的感受吧。 第三步 调身 1.晃一晃身体,把每个部位都调整到较舒服的状态。2.把坐一会儿可能会不适的部位多活动一下,以保证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不动。 3.确信可以保持不动时,告诉自己正式开始坐禅。 4.整个坐禅期间如果身体再次感到不舒服,可以重复这一调身过程。 原理:人类的习惯性趋向是极其顽固的。坐得久了会累这种潜在意识是静坐的最大敌人。其实

9、这是心理暗示的恶果。经验曾告诉我们,如果不在意,人常常可以坐很久。所谓修行,最根本的就是改变、调整这种与生俱来的思维趋向。这一步的目的是提前实现某些习惯性趋向并暗示自己可以坐很久。 第四步 调息 1.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感受吸进呼出时身体的变化。 2.更深一层地感受吸进呼出时身体的细微变化。 3.感受呼吸的具体部位。 4.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了胸部。 5.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了腹部。 6.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全身后又从全身呼出。 7.注意全身通透的感觉。 原理:呼吸是人类最主要、最永恒的事业之一。呼吸是生存的基础。对于常人来说,这是不可停止的第一事务。然而,呼吸是可以减缓乃至在感觉中消失的。这是一个

10、事实。修练一段时间之后即可得到亲身体会。那时,因为这人生第一事务都已平缓乃至无觉了,其它事情也就渐渐地不再令人烦乱了。你将获得一份平和、宁静的人生。这也是一种事实。另外,作为人体第一生理现象的呼吸,对它进行的调整,也就是对全身各器官尤其是内脏的调整。因此,本功法从呼吸入手进行修练。更进一步来说,这一步是让你的思维集中起来去观察身体的变化,因此,这种修练也是思维训练的前期准备阶段。下面将会谈到,思维训练是修行的根本功法。 第五步 观脉 1.感受身体内部通透空洞的状态。这种感受可以认为是一种观察内观。 2.凝神注意,开始进入生命内观阶段。 3.观察身体内部空洞透明的样子,乌蒙蒙、白茫茫,朦朦胧胧、

11、混混沌沌. 4.在中空的身体中观察中脉。这是一条似有似无的亮线,从小腹开始往上通往头顶百会穴(头顶中央部位),大约有麦桔那样粗细。它最初只是一种想象,观察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真的看得见,就象梦中看见光线一样清楚地看见。5.集中精力观察这条中脉。 原理:这一步正式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思维是人类的又一根本特征。如果说呼吸是人类生理的根本基础,那么,思维就是人类心理的根本功能。从整体上讲,人生是一种感觉。因为有感觉,我们知道自己还活着;因为有感觉, 我们分出了自己和世界。世界是感觉中的世界,自己是感觉中的自己。世界和我们自己只是一份感觉对象而已。如果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存在, 世界对于我们又

12、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从生理上讲,人生是一系列感觉的集合。那么,是什么在进行这种感觉呢?是我们的认识。一切感觉都是认识的手段,是认识的触角与信息源。认识才是人生的根本属性。认识是什么?认识, 具体表现为人类大脑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出发点与归宿。大脑的思维以 一定的认识论(世界观)为标准,支配并处理着人类的感觉过程,然后,形成新的认识从而形成各种情绪、表现各种行为。这就是人生的整个过程。 由此可见,思维过程是人生的本质过程。因此,本功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思维为目标进行修练。这也就是佛教中的念力修行。当你内观自身时,其实不是在看,是在想,在进行特定的思维。佛教强调万法唯识、世事无常。意思是说,万

13、事万物都只是一种认识,一个幻觉,是人戴着有色眼镜所看见的色彩,本质上并没有客观存在的不变的实物。看透了这些,就是看破了红尘。因此,佛法中关于念力(即思维)的修行部分最为详细、精采。其中,尤以藏密功法最为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及实效性都非常强。 本节中的中脉修法是其筑基法要,很值得精修。需要再次强调,这里的观,是想。所说的各种景象,是一种想象、一种幻觉。不过,从机理上讲,平日里在我们眼前所显现的各种视觉景象,最终也只不过是大脑思维在大脑皮层的一种演化而已,也是一种幻觉。只不过这种景象的形成,在平日是受到外界的光线刺激,修行时是通过想象而产生。因此,修练时所看见的脉象、光斑等幻象,也是可以象平日所见

14、一样的清楚的。当然,这需要相当的功夫才能达到。这种功夫就是定力。 第六步 数息 1.现在,边观脉边呼吸。方法如下:吸气时从中脉的下面往上看,呼气时再从上往下看。均匀呼吸,均匀观察。开始进入中脉呼吸阶段。 2.持续进行中脉呼吸并开始查呼吸次数。一吸一呼算一次。 3.持续数息,出现错误从头再查,直到可以没有错误地查到一千数以上。数息过程中会出现纷乱的思绪或各种感觉,不要管它,一直数息。 4.此时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微弱、越来越缓慢,甚至达到无息状态,即可不必再查,逐渐进入下一步修练。 原理:这一步开始练定力。所谓定力,是指心念可以长时间专注于某一心境的能力,即思维对某一过程的专注程度。这是人生质量评价

15、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世俗生活的角度来看,一切事业的成功都是专心致志的结果。从情绪上来看,当思绪可以集中于一境时,我们处于心平气和的愉悦状态之中,反之,波动、混乱、游移不定的思绪则表现出烦乱、懊恼的心情。另外,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念力即意志力,定力则具体指意志力的坚强程度。因此,定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人的自控能力的高低。 所谓定力的修练,就是对于生命自控能力的修练。这是一件极为有价值的事情,因为,人类的自控能力正在逐渐减弱。情绪失控、行为错乱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正在成为欲望与情绪的奴隶,社会时尚已深深地操纵了我们。盲从、妄动,放纵、任性,人类正在可怕地丧失自主性。在这个繁杂混乱的时代,为了生命的快乐与自在,我们急需一份定力。 幸运的是定力的修练并不困难。本功法提供了一个详细可行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