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99682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的课内容是认识国宝熊猫,教学对象为: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设计这堂课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把幼儿知识和发展其认识能力相结合设计亮点1.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2.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看看、听听、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活动目标:(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

2、里爱吃剑竹的动物。活动准备: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视频。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图片)(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2.观看视频3、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4、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

3、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2活动目标:1、通过观擦自己五官位置,了解面部特征,大胆尝试表现。2、接纳自己,发现一个”可爱的我”。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一人一面小镜子。2、相机、电视机、幼儿大头照片。3、纸,画笔。活动过程:一、示相机和相片,引出课题。1、出示相片:你们看,是谁呀?他(她)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裤子呢?那你们想不想照照片呢?请宝宝坐好了我给你们拍照了。2、小朋友在多媒体中观察有哪些自己器官。3、游戏“我说你指”二、幼儿观察镜子里的我

4、,根据镜中的自己模样,画一张可爱的小脸.幼儿边看镜子边进行绘画,教师帮助个别幼儿.三、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完成的作品,集体进行评价。四、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拍照片活动反思:今天的美术活动是可爱的我,要求小朋友在多媒体中观察有哪些自己器官,然后画一张自己可爱的脸。活动一开始,为了使幼儿的兴趣更高。我先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指五官的小游戏。我说:眼睛眼睛在哪里?孩子们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眼睛眼睛在这里。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但是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接下来我拿起照相机拍幼儿的照片放到多媒体中,让幼儿看看自己的五官是怎样的,然后讨论五官的形状和五官的位置。于是小朋友都讨论开了:眼睛是有点椭圆形的,在鼻子的

5、上面;鼻子在中间;耳朵在脸的两边;嘴巴在鼻子的下面。孩子们对于五官的位置都掌握的很好。于是我说:“那你们再摸摸看,头上还有什么呢?”小朋友马上回答我:还有头发。有辫子。”于是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在示范的过程中我边问幼儿五官的位置边画,让幼儿更好的巩固五官的正确位置。接下来就请孩子们自己看着镜子把自己的模样画下来。没过多久,速度快的小朋友就画完了,他们把画拿过了给我看,于是我利用幻灯片将画画得好的小朋友的画展示在多媒体上。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只顾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这种做法是

6、错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3一、说教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是培养和引导幼儿对追求美,感受美,探求美,创造美的教育活动,小班美术教育目标要求中提出;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能愉快大胆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交流。能说出红,黄,绿,橙等几种基本的颜色,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彩色的线条是小班的一节艺术课,通过对两种不同线条的观察,比较,体会线条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线条的美的过程中,让幼儿在玩中认识波浪线和螺旋线,在看一看,玩一玩,想一想的操作尝试中,表达自己

7、对线条的情感,并且大胆话出各种线条。因为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画画的,所以我我选择了这节课。二、说设计思路:彩色的线条是小班的一节艺术课,艺术活动“彩色的线条”是一个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尝试的教学活动,然而针对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纲要“通过艺术活动激活兴趣,发挥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我把活动重点落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在“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活动以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幼儿逐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帮助幼儿积累必要的色彩知识。三、说活动目标:1、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出发,逐渐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其实从一个学期下来看,大部分幼儿

8、对这三原色已经有较好的认识,为了以后奠下更好的基础,进一步强化。2、让幼儿认识波浪线,螺旋线,并能大胆绘画出这两种线条。四、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帮助幼儿自主、有序的操作各色毛线和彩带。针对此难点,我将注重材料种类与量的把握,并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考虑环节的先后顺序、材料的合理摆放等。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主、有序的活动氛围,愉悦幼儿的情感、丰富幼儿的知识。五、活动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毛线,红,黄,绿三色的彩带,画好各种线条做以备示范,黑笔和画纸.,黑板,课本等。六、活动过程1、说学法:让幼儿分组玩摆放毛线的游戏,将毛线摆放成各种不相同的线条。此时幼儿会显得比较兴奋,接下来通过个别幼儿的

9、尝试,让全体幼儿初步感知线条与红、黄、蓝三种色的毛线变化。在玩的时候让幼儿自己大胆创设各种玩法为了让使幼儿更有兴趣。2、教师示范跳彩带舞,幼儿先观察。将幼儿分组,跟音乐自由跳彩带舞。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线条的变化和不同。3、说学法:前面的其实都是为下面的做铺垫。活动重点落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变出美丽的线条”,在“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先提要求然后让幼儿分组展开尝试。这个过程中,可能很多幼儿会比较盲目,这个时候就要我更多的引导。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在尝试上也就有不同的选择和范围。同时边尝试边让幼儿和好伙伴产生交流。浅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4小动物找

10、家是一个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体育游戏。在小班身体动作技能的练习中,平衡能力的掌握是一个难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因此,在本活动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增加进行平衡练习的机会,用反复游戏、增加情境、引发兴趣的不同方法,对这一重点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幼儿掌握平衡的基本技能。具体活动过程如下:一、热身运动小动物们和妈妈一起跟随老师入场,随音乐一起做热身操。二、游戏“小动物找妈妈”1、激发兴趣,认识去小动物家的路线。妈妈告诉老师一个好消息“请老师和小动物们一块去看新家”,教师引领幼儿找到各自的家,并介绍回家的路线。(小鸡家门前有草地要爬过去,小猫家门前有平衡木要走过去,小兔家门口有山洞要钻过去)。2、妈妈首先回家,

11、给幼儿做走、爬、钻、跑的示范动作。3、三位妈妈分别带领各自的宝宝回家,体验回家的路线。4、游戏“小动物找妈妈”。教师将家中的幼儿喊出,组织幼儿玩“捉迷藏找妈妈”的游戏,让幼儿分别体验三条不同的路线,练习各个动作并体验成功的快乐。游戏进行两遍。5、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课后反思:本节教育活动,我把三位老师扮演的动物妈妈请进了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来说,这样的形式很少有,所以他们玩的很开心。跟动物妈妈们一块做游戏,孩子既新奇又高兴,妈妈的示范更让孩子们有了标准的参照,这样在孩子跟随妈妈回家的过程中,钻、爬、走、跑得动作自然而然的得到了锻炼,身体平衡性有了很好的发展。在游戏“捉迷藏”这个环节,是本节

12、课的重点,孩子找到藏在不同家里的妈妈们,这样每一条路,每一个动作都得到了锻炼,当他们找到妈妈后的那种成功感,更是让人愉悦。总结这节课,各个环节衔接很好,孩子兴趣高昂,唯一不足的是再设计课时考虑上课时间问题,捉迷藏游戏做了两遍,结果整节课只要能够了15分钟就结束了,孩子和妈妈还有听课的老师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给我以后的执教提了一个醒,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所有的细节,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遗憾,总体效果来说还是不错的,我比较满意。幼儿园小班优秀说课稿5一、说活动设计1、纲要中要求小班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源于生活。健康活动橡皮膏小熊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13、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然而,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热爱运动,学会自我保护。2、幼儿情况分析,此活动是小班上学期的第二个主题的活动,孩子都是九月刚入园的小班新生,他们从原来的生活,一下子融入到集体生活中,需要一个适应教育的过程。特别是自理能力方面,需要很好地引导加强。橡皮膏小熊这个故事既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又很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活动,可以教会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中如何用小手保护自己,并鼓励幼儿多参与运动。二、说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1)能通过故事了

14、解小熊受伤的真正原因,知道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2)初步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会辨别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3)能够愉快安全的参与游戏活动三、说重、难点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活动教育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小熊受伤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热爱运动的小熊没有用手保护自己。活动的难点为: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观察自己的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四、说教法讲述法:如何教幼儿在生活中,学会保护自我,我就采用幼儿最喜爱的小动物以及爱听故事为切入口,通过幼儿认识的动物和教师讲述故事,谈话法:运用与幼儿的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围绕小熊都做了些什么运动,为什么会贴满橡皮膏,引发到如何保护自己等问

15、题。模仿游戏法: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经验缺乏且好模仿,为了巩固幼儿在活动中所了解的自我保护方法,因此在活动中我采用模仿游戏,如:小熊怎样做,它的鼻子上才不会贴上橡皮膏?幼答:用手接皮球,鼻子就不会被撞的又红又肿了。幼儿在回答小熊时,自己也获得经验的巩固。对错辨别法:观察照片内容,在教师的讲解引导下能够辨别照片中幼儿行为的对错,丰富自己的安全知识。说学法情境法:根据幼儿经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弱等特点,我就通过简短的动物名称介绍,让幼儿认识故事中的角色,而故事中的剧情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当小熊受伤流血孩子们会难过;见到小熊摔倒孩子们会紧张。游戏法也贯穿于活动始终,请你告诉小熊

16、应该怎么做;谈话法引领幼儿了解故事中的角色;经验感知法的运用使幼儿通过现实与故事相结合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本流程:我采用游戏引入-师生讨论-探索感知-谈话小结的教学流程,逐步深入,环环相扣,自然达成教育目标。五、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幼儿平时在游戏中危险动作和安全动作的照片、橡皮膏小熊、挂图第4号、故事磁带2幼儿已玩过抛接球,跑步,攀爬的游戏,事先让孩子们了解“接”“扶”“爬”的动作六、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为开始导入部分:创设情境,介绍故事角色,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1)以进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诱发孩子的活动兴趣为出发点。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指着小熊)它的名字叫嘟嘟,大家都叫它小熊嘟嘟。(2)嘟嘟的脸上、头上、身上有什么?让我们来听听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部分为基本部分:这里为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