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99562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实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的施行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虽然同属根底教育,但两个教育阶段却有明显不同,质的差异在于学前阶段儿童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学龄阶段儿童那么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活动,并有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保证,这一变化对幼儿来说是生活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因此,为幼儿期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帮其顺利过渡,对于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进步幼儿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2022年,我园的市级科研课题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正式立项。三年多的研究理论,在有关专家指导、学校支持及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进展非常顺利。这一路虽有探究时的困惑,有探究时的失败,但只有经历才能深化,研究才能解惑

2、,反思方知进取。详细做法如下:一组建课题组,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本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确实立与研究,课题立项后,于2022年2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该课题研究由吴秀芹担任课题主持人,负责催促课题的开展施行;李菊担任课题组组长,负责实验的过程管理;张芳担任课题组副组长,负责后勤管理;顾春霞、孙蓉蓉负责撰写阶段性方案、施行、总结;桑月负责搜集相关理论,撰写实验报告;嵇清、丁卫红、吴怡桥负责实验研究、个案记录、调查问卷;顾海云负责搜集相关理论、编印文集。课题组成员在幼儿教育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才能。课题组成立后迅速制订课题实验方案确定活动方案,拟定长期与近期目的,心中有方向,眼里有

3、目的,实验老师研究热情高涨,在问题中研究,使教育科研常态化,自觉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二进展岗前培训,进步研究人员素质。老师队伍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更新实验老师的观念,进步实验老师的研究才能和研究程度,我们以课题实验为契机,对老师加强理论学习与课题施行的指导。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组织课题组活动。课题组于学期初制订学期工作方案,部署一学期工作安排和重点,每单周三一次课题组集中活动,及时分析p 总结前阶段研究得失,部署下阶段工作,提出新要求。每次活动推选中心发言人,安排交流汇报内容,带动全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及时反应。2.观摩名师教学,更新教学理念。课例评析、名课观摩是我园课题

4、组常见的活动方式。我们利用现有资,并广泛利用网络资,分享彼此手中搜集的教学案例、论文,共赏精彩。发现有价值的资料,人手一份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名师就是名片,我们崇拜名师但绝不盲从;学习名课,搜集看点,欣赏但不硬搬。课题组分阶段组织老师观摩了蒋静、陈宴、薛莲、吴佳瑛等一大批特级老师的精彩课例。听课是一种享受,评课更是一种提升。看名师课堂,从教学行为研究中领悟新理念,激发实验老师的研究意识与热情。3.博采众长,推出。“教而不研那么浅,研而不教那么枯。”科研的目的是进步课堂教学效益,科研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我校课题组实验的关键。于是我们先后安排桑月、孙蓉蓉、顾春霞老师上县内实验评优课;

5、安排吴怡桥、顾海云、丁卫红等实验老师上组内研讨课,加强交流、研讨,在听课、评课、反思的渐进性流程中,有目的地打造课例。年轻老师得到了锻炼,经历型老师学会了创新,形成了课题良好的开展态势。三深化调查研究,理解幼小衔接现状。做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调查理解幼小衔接的现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幼儿入学后,由于准备不充分,极不适应:环境的生疏、要求的悬殊等,使儿童生理、心理都感到负担太重,茫然无措,导致孩子体质下降、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而产生厌学情绪损害,损害了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那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和考虑,也更坚决了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信念。四建立课题研

6、究制度,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展。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根据该课题需要及我园实际,特制定了如下制度:科研工作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职责、课题组评估细那么、课题工程管理制度等。五强化管理,确保质量。1.课题研究做到定期、定时、定点,落实任务有效果,实在保证实验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活动开展采取集中与分散、集体研讨与个体研究、理论学习与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方式。2.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学期初制订明确可行的施行方案,扎实开展研究,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展分析p 汇总,期末对照方案检查每一位老师的研究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这一措施对课题研究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3.注重课程资的

7、开发与管理,让现有资与资开发有机结合,做到用好现有资,充分利用园内资,挖掘社会资,搜集网络资,尽量满足实验老师的工作需要。三、辛勤耕耘,成效显著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科研辅助材料,如研究该课题所形成的课题结题报告、工作报告,幼儿入学去向调查表、家长调查问卷、“幼儿活动剪影”、“实验班老师活动剪影”、幼儿个案观察记录档案、幼儿实验作业及效果检测与分析p 、老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教案集锦、论文集、活动时专题研讨的学习笔记、听课笔记,等等。课题的研究进步了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也锻炼了老师的理论教学研究才能。四、及时反思,总结进步总结与反思三年时间的课题研究,也碰到了许多问题

8、,有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一应注重衔接的双向性。当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时,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生活及才能培养是否也可以与幼儿园衔接,做到双向互补,形成体系。二应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老师的互相交流。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够,这主要是指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沟通不够,存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场面。小学与幼儿老师之间除了汲取对方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外,还应该在教育观念、师生关系等方面加强沟通与交流。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详细研究思路中提到学习习惯的链接,并不是幼儿园向小学靠还是小学向幼儿园靠的问题,应该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往幼儿的身心开展特点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链接过头,将小学教育中的一套搬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探究是艰辛的,收获是令人喜悦的。参与课题实验的每一位老师都伴随着这一课题研究学习着、考虑着、体验着、成长着。目前,课题虽已进入结题阶段,但我们的研究不会停顿。以上及其他存在却尚未发现的问题,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关注点。在各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全体教学人员的齐心协力下,我园的市级科研立项课题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一定会推动幼儿园和小学更严密地结合,构建“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最正确形式。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