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99514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及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由于其优点突出、实用性强,在生活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也是中职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重点内容。本人从事电子专业教学十多年,对该内容的教学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教材的处理和创新:在“理实一体”和“任务驱动”模式的指导下,将本节内容设置成一个任务:桥式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需两课时完成。以手机充电器为载体将该任务分解成识一识、连一连、做一做、测一测四个子任务,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来完成本课任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特点和应用;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力目标:会识读桥式整流电路原理图;会根据电路图搭建电路;会用合适的仪器进

2、行测试。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严谨、细致、规范的职业素养。三、教学重点、难点: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规则,搭建并测试桥式整流电路;如何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四、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直观演示、体验探究、小跨步教学和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任务。播放一段视频:一位男士正在家里用手机通话,突然手机没电了,他一脸无奈,但很快他拿出手机充电器插上电源又继续开始通话。看完视频,我结合手机充电器实物(投影展示电路板图片),问:这里面的元器件大家认识吗?我请一位学生说出图中各种元器件的名称,并将该电路的组成

3、器件与之前学过的半波整流电路作一个比较,然后得出该电路有别于半波整流电路,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2.任务引导,探索新知。为了降低难度,便于任务的实施,我将任务进行了分解。(1)识一识。首先,用ppt展示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图,要求学生观察并以大组(六人一大组)为单位讨论四个整流二极管是如何与电源变压器和负载相连的。从“个数”和“极性”两个方面做了引导,四个二极管在与变压器的两个抽头和负载两端相连时,每一头上接了几个二极管?与电源变压器每一抽头相连时,二极管的极性有何特点?与电阻相连时又有何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讨论得出“两两相连、源反阻同”的连接规则。(2)连一连。按照实验模板上元器件的位置排布,

4、要求学生以大组为单位讨论后得出连接图,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听,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3)做一做。要求学生按照上面的连接图在实验模板上搭建一个桥式整流电路,这次以两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电路搭建好之后,我让各组交叉评判改正后接上交流电源,教师检查无误后才通电。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胆大心细、严谨有序的职业素养,体现安全第一的岗位原则。(4)测一测。先利用仿真软件演示一下电路与仪器仪表的连接以及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入输出波形,然后让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测量要求去进行测试并做好记录。测试完毕后,让学生以大组为单位,交流他们的测试结果,并对比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波

5、形,讨论桥式整流电路有哪些优点。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桥式整流属于全波整流,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为什么桥式整流能把交流电转化成全波脉动直流电?我们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借助于ppt动画演示,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归纳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3.拓展应用,延伸知识。桥式整流电路由于其电源利用率高、输出电压大、波形脉动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介绍桥式整流电路的几个应用。由于桥式整流电路应用非常广泛,所以为了便于用户使用,电子产品厂家生产出了集成器件:整流堆。接着结合实物和图片,讲解整流堆的使用方法。4.总结反思,任务评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自编

6、了一首桥式整流好的打油诗:桥式整流真正好,电源利用特别高。输出波形脉动小,输出电压也很高。电路连接要记牢:两两相连,源反阻同。工作原理要知道:两两导通,变全波。评价环节主要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外交流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本次课的“学习达人”。5.分层作业,巩固提升。必做题: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桥式整流电路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选做题:(1)如果二极管v1开路,电路会出现什么现象?(2)如果二极管v1短路,电路会出现什么现象?(3)若二极管v1接反,电路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四、教学反思: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能力。2.采用“小跨步教学法”有效地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能力去做。3.采用打油诗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有待改进之处:由于学生差异性比较大,虽然课前已经作了适当的分组,但仍然出现“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抢着做,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懒得做”的现象,今后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帮助、指导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动”起来,并对他们多表扬、多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