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9945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里的精彩,生命中的深度冯晓霞报告学习体会9 月 12 日清晨,我早早赶到金海岸小学,仔细品读了他 们精美大气的校园文化,深受启发。八点三十分,又亲耳聆 听了冯晓霞教授的报告,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冯晓霞教授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任理事长,北京师 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她为我们作报告的题目是区 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冯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她先给我 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深度学习的概念定义,比如:学习是有不 同层次的,1956 年布鲁姆认知的六个层次即识记、领会、应 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 年布鲁姆认知的六个层次即识 记、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接着,冯晓霞老师 又提

2、出问题: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进行深度学习吗?幼儿在 区域中的学习,符合深度学习的特点吗?诸如:思考与质疑、 新旧知识结合、迁移与应用、理解与运用。在下一个环节,冯教授理论联系实际,以青岛实验幼儿 园的搭建区的案例“五月的风”给我们展示了孩子们深度学 习的案例。经过孩子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尝试、操作,孩 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完成了一次完美 的深度学习,这个案例让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教学或者是 区域活动为什么孩子们的兴趣都不是很高呢?我们的孩子 在区域活动中为什么会有不知所措的举动呢?他们是不是 没有进行深度学习?冯教授指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低结 构、高开放的材料,像社会区域,如

3、果老师什么都给幼儿准 备好了,那幼儿进去之后就只能进行角色扮演了,而你只给 孩子一个“命题”,那孩子们就有事可做了,对于自己设计 参与的这个活动区,幼儿会倍感珍惜,他在设计的这个过程 的价值可能是高于这个活动的,让幼儿和我们一起来准备活 动材料。这个案例同时也让我深思,如果是我们,当我们看到孩 子们一次一次的失败,我们还能“坐得住”吗?在平常的教 学中,当幼儿出现两三次的失败后,老师就会上前给与指导 和帮助,部分幼儿还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也是大多数 老师的固化思维,这说明我们在做的时候只是凭借着自己以 往的经验,我们还没有真正的从孩子出发。我们总是说要让 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但是在行动上老

4、师往往不信任孩子本 身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区域活动作为孩子的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本就应该让 他们充分的自学,给他们更多去探索发现的空间和机会,让 他们去深度的学习。而老师只需要启发孩子在试验中不断地 自发调整材料与方法,为幼儿的问题解决提供线索与思维步 骤。这也对区域的环境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如冯 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创设包含问题的游戏情境和材 料。往往低结构、高开放的材料和不稳定的情境中包含着更 多的深度学习,从而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运用经验、 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引发幼儿深度学习。这也解答了我的一 个疑惑:为什么孩子们对于区域游戏的兴趣不高?专注度不 够?当提供的区域材料过于

5、形式化、模式化,没有层次性, 幼儿的兴趣自然不高,如果连兴趣都没有,就更别说有积极 性和深入探索的欲望了。那么,如何促进幼儿区域深度学习?如何创设包含问题的 游戏情境、材料?如何提供能够持续进行深入研究的时间和 空间?如何适当引进“主题”,在教学与游戏之间搭建桥梁?对于这些问题,我的学习体会是:要尊重幼儿的兴趣, 要激励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要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深入思 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固化的思维习惯,真正的把幼 儿当成是游戏的主人,充分相信信任幼儿,相信他们的能力。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完全撒手,区域的 指导应该是一种有策略性的指导,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制定 目标。老师要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学会耐心的等待孩子, 给予孩子更多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静待花开。老师要坚 定信念,要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要继续挖掘区域里的精彩 故事,要追寻生命中的深度与优美。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是啊,在这个 金蝶飞舞的季节,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的目光,正尝试着 越过眼前的苟且与忙碌,穿过成长的缤纷与错杂,抵达那个 美丽的童话世界、那片湛蓝的天空之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