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99374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会计培训中心_仁和会计采购价格审计的一些经验仁和会计教育集团分享 想必经历过采购审计的同仁或多或少对采购价格审计感到头痛,我也不例外。如何开展价格审计?以公司为例,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关键点:1.熟悉本公司产品主要构成、生产工艺、主要原料、辅助材料、五金工具、包材名称、规格、品牌、使用范围、化验标准等。(这一步非常重要)2.熟悉各原料的供应商,能准确知道XX材料是从XX供应商处采购。3.准确查询当前或者最近一次采购价格,心里要有数。4.大宗原料的涨幅要有调价函,并且要对调价进行市场调查。5.供应商无故变动需要警惕,有无走规定的流程,是否存在领导一句话换供应商的现象。这些都是价格走高的前兆。6.

2、单种原料一家供应商独大局面,往往很多内审都能发现此类问题,但是采购员往往都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我们。所以下面就需要我们进行市场询价。7.市场询价之前要先审视自己1、2、3步是否都已经做到位,假名牌等各种道具是否齐全。都准备好后,就可以跑市场了。可以先从网上筛选下本地区的商家,上百度地图搜索“XX市钢材”等等,会出现很多公司,电话也有很多。或者从企业黄页、阿里巴巴等渠道里找商家,电话洽谈。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开免提录音。8.市场询价如有所货,要保留证据。这些证据一定要被审计单位无话可说才能拿出台面,如果不行,就暂且放下,不要冲动。在我们公司,曾经出现过化工原料市场询价比公司采购价格低很多的情况(同化验指

3、标的情况下),但是采购只说了不是我们用的品牌的,生产经理也说以前XX品牌的也用过,化验也OK,但是投入生产就不行。说如果你换影响生产你能负起责任等等的搪塞的话语。所以我们现在询价都是同品牌、同厂家来询价,一样有所收获,而且还不少,只要采购不是从厂家、省级代理或者市级代理拿货,价格都是有一定水分的。可以拔打厂家电话索要省市级代理电话,电话套价格。9.对化工原料钢材等随行就市的物料,我们可调取一年内的价格,做成走势图。如果价格浮动很小或者很大就需要关注价格变动的原因。与市场所询价格比较,观察差异。浮动很小,有可能表现为采购疏远市场询价,只要价格和以前价格持平就购进。很多公司都对价格浮动的范围进行了

4、规定,超过一定范围采购就必须再次进行市场比价。10.采购物品的质量是价格的重要因素,查看公司检验单据,与物料使用人员、库管人员沟通,往往都会有很大的收获。QC与采购勾结的案例就非常之多,我曾经就和我大学同学、他们公司的QC、供应商一起吃过饭,供应商上烟上酒都是家常便饭。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合格、让步接收的物料。查看流程、审批等环境。 附相关阅读: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 来源:互联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资源市场空间越来越大,物资采购人员选择供应商和确定采购价格的余地也相应增大,由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的成本费用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的

5、审计监督,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企业物资采购主要的风险类型 (一)企业物资采购外因型风险 1.采购合同欺诈风险。合同诈骗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候很难与正常的合同纠纷相区别。合同欺诈风险主要包括:(1)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企业订立合同,以伪造、假冒、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2)接受合同当事人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担保财产后逃之夭夭。(3)签订空头合同,而供货方本身是“空壳公司”,将骗来的合同转手倒卖从中牟利,而所需的物资则无法保证。(4)供应商设置的合同陷阱,如供应商无故中止合同,更改合同条款,违反合同规定

6、等。 2.采购价格风险。(1)由于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价格,使企业采购蒙受损失的价格风险。(2)当企业采购认为价格合理情况下批量采购,但不久,该种物资可能出现跌价而引起采购风险。 3.采购质量风险。(1)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性能达不到质量标准,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并且可能使企业在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企业声誉等方面造成损害。(2)因采购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因采购原材料品质不良,影响产品的生产与交货期,降低企业信誉和产品竞争力,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技术进步风险。(1

7、)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社会技术进步引起贬值,无形损耗甚至被淘汰,造成原有的已采购原材料的积压损失,或者由于某种原材料因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导致原有原材料因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不弃之。(2)采购物资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如计算机新型机不断出现,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刚刚购进了大批计算机设备,但因信息技术发展,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因技术进步而招致的风险损失。 5.采购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如交通意外事故等,不能正常供货,遭受缺货风险损失。 (二)企业物资采购内因型风险 1.采购计划风险。企业物资部门及人员计划管理技术不适当或不

8、科学,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 2.采购合同风险。(1)由于合同订立者未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如情况不明,盲目签约;违约责任约束简化,口头协议,君子协定;鉴证、公证合同比例过低等等。(2)合同行为不正当。如卖方采取不正当手段,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企业采购标底;给予虚假优惠,或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导致合同风险。(3)采购合同日常管理混乱。如合同残缺现象时有所闻,以致履行时找不到合同文件,使企业难以判别对方是否违约,同时企业自身也常常因为合同管理混乱造成违约而被对方追究。 3.采

9、购验收风险。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企业所采购物资在进入仓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对采购物资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单据等多方面的审核和验收而引发的风险。如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在价格上发生变形等。 4.采购存量风险。(1)采购量不能及时供应生产之需要,发生生产中断造成缺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2)物资采购过多,造成积压,其中多数因技术进步而导致的无形损耗,使企业大量资金沉淀于库存中,失去了资金的机会利润,形成存储损耗风险。(3)物资采购时对市场行情估计不准,盲目进货,结果很快价格下跌,引起价格风险。(4)企业“零库存”策略可能因供

10、应商出现干扰因素,使企业因无货发生生产中断而陷入困境或因供应商供货不及时而造成缺货的风险。 5.采购责任风险。企业经办部门或个人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也确有不少风险是由于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合同纠纷。 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审计对策 1.对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全过程的审计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审计重点是对计划制订、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审计监督,以防止舞弊行为。全方位的审计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确保采购规范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第二道防

11、线。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2.对物料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审计监督。审查企业采购部门物料需求;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调查预测是否存在偏离实际的情况;计划目标与实现目标是否一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是否有保证措施。 3.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审计监督。依法订立采购合同是避免合同风险,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合同管理的基础。首先,要对采购经办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进行审计。审查采购经办部门和人员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包括供货方的生产状况、质量保证、供货能力、企业经营和财务

12、状况。每年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复审评定,所有供应商都必须满足ISO9000标准要求,考评主要指标是对每年所执行的合同情况,如供货质量、履行合同次数、准时交货率、来料批次合格率、价格水平、合作态度、售后服务等进行评审,是否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合格供应商的正确决策,使合同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物资采购招标是否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发生。其次,要对合同中规定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交货时间、账号、地址、运输、结算方式等各项内容,按照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等四个标准,逐一进行审核。4.对物资采购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及信息反馈的审计监督。当前,合同纠纷日益增多,如果合同

13、丢失,那么在处理时会失去有利的地位而遭受风险。因此,建立合同台账、做好合同汇总,是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1)对于已签订合同,检查是否整理成册,妥善保管;是否建立合同台账、合同汇总以便及时查找合同履行情况。(2)审查合同管理部门是否对交付合同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合同台账。合同统一编号是否合规,每一份合同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是否齐全。(3)合同履行完毕是否及时建立合同档案。合同管理人员是否将所有合同进行分类汇总,及时提出报告和汇总表,报送单位领导和各有关业务部门据此组织生产,规划价位,及时接运和按时承付货款。是否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向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反馈信息,提

14、高合同管理水平。 5.对物资采购合同执行中的审计监督。(1)审查合同的内容和交货期执行情况,是否做好物资到货验收工作和原始记录,是否严格按合同规定付款。如有与合同不符的情况,是否及时与供方协商处理,对不符合合同部分的货款是否拒付。是否对有关合同执行中的来往函电、文件都进行了妥善保存,以备查询。(2)审查物资验收工作执行情况,是否对物资进货、入库、发放过程进行验收控制。(3)对不合格品控制执行情况审计,审计物资管理部门是否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记录。(4)还应重视对合同履行违约纠纷处理的审计。(5)审查采取“零库存”策略的企业,是否保持一定的产成品存货以规避缺货损失;是否保持一定的料件存货以满足需求增长引起的生产需要;是否建立牢固的外部契约关系,保证供货渠道稳定,降低风险,规避成本。 6.对物资采购绩效的审计考核。应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合同执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考核制度,并加强审计检查与考核,审查是否把合同规定的采购任务和各项相关工作转化成分解指标和责任,明确规定出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结合经济效益进行考核,以尽量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转载) 延伸阅读: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