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99262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太来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太来乡中心校 2011年3月太来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科学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全面落实黔西县教育局“减负提质”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动全乡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二、工作目标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机制,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教师专起来、课堂活起来、校园乐起来”,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到2016年,建成义务教育发

2、展优质均衡乡,教育教学质量要进入同类学校前5名。三、主要措施(一)规范办学,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根据县教育局“减负提质”双十条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办法,依法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禁任何学校采取考试或者变相考试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收学生的依据;实行随机编班,均衡师资配备,严禁举办重点班、特长班;严禁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严禁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禁违反规定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严禁随意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开工仪式或剪彩活动;突出德育首要地位,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个性、持

3、续、公平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培训,打造德艺双馨教师团队;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塑魂,凝练科学的办学理念,切实抓好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学校质量主体意识,坚持以评促教管评结合,建立科学多元的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二)改善条件,增强学校办学活力1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中小学设备设施建设,按乡级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科技等“六大功能室”及实验室、图书室,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黑板、课桌凳等。到2016年,全乡85%以上的学校实现教学设备设施标准化。2提升中小学信息化水平。加强校园网、班班通“建设。到2016年,将85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数字校园”,中小学每

4、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8.5台。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培训,每年培训1000人次。(三)强化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管理方式,将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分层实施“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卓越课堂”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基本规范,增强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的一致性,做实教学环节。主动研究学生,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努力使课程教学适合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师生关系。探索作业分层设计,提升义务教育学校作业品质。在全乡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每周安排半天时间开展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并逐步向初中年级拓展。制定

5、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将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体质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作为考查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内容。(四)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坚持“名校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思路,深入开展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对口支教”等形式的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优质均衡发展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合并、合作”办学模式改革,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全乡的覆盖面。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将乡镇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到乡镇教育管理中心,促进乡镇单元内教师合理流动。实施乡村学校对口帮扶计划和团队援助计划,完善教师支教制度、

6、名师资源共享制度和干部任期交流制度,推进干部教师梯级培养工程和“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开通专业教师引进“绿色通道”,采取考核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职业道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3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学校课程领导能力,提高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和课程实施的质量。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提升课程整体育人功能。推进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核

7、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高效课堂”建设计划,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区域性教研联合体,形成资源互补、成果共享的教研新机制。加快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质量评估和质量监控体系。深化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健全有利于促进机会公平、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录取机制。5.深化特色学校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思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质量的内在动力。鼓励义务教育学校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破解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难题,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创建

8、一批办学思想先进、学校管理规范、“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到2016年,全乡中小学特色学校覆盖率达80%。四、保障机制(一) 学习宣传机制“减负提质”工作的前提是减负,核心是提质。各中小学要进一步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学习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明确“减负提质”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意义,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减负提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要结合实际,通过墙报、橱窗、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减负提

9、质”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告知学生和家长,争取支持理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积极转变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营造“减负提质”的良好社会氛围。(二) 健全联动机制“减负提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中小学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减负提质”工作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刚性规定和考核机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对“减负提质”工作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落实,要把“减负提质”具体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当中去,明确职责,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三) 责任奖惩机制把贯彻落实“减负提质”工作及成效列

10、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办学水平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基础性指标和校长个人考核中,对“减负提质”工作推进有力、效果明显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各学校执行“减负提质”规定的情况要与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教师落实“减负提质”的情况要同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凡违反“双十条”规定受到查处的,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凡查实确有违反“减负提质”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四) 督查通报机制加强对

11、“减负提质”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减负提质”各项要求和相关制度落到实处。中心校将根县教育局“减负提质”工作要求,严格管理,全程监控,对学校“减负提质”实施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中心校不定期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开展问卷及走访调查,每学期形成调查报告报县教育局,并在全乡通报调查情况。同时每年要向社会通报全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五) 示范引领机制各中小学要及时反思不断改进“减负提质”工作,工作动态及时上报中心校。中心校不断总结推广学校“减负提质”成功经验,每年开展“减负提质”示范学校评选,引导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一步做实做好“减负提质”工作。五、实施步骤(一) 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3月5月)制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各中小学做好实施准备。(二) 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5月2012年3月)1开展“减负提质”专题培训;2开展“减负提质”工作研讨;3召开“减负提质”工作现场会;4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5开展“减负提质”工作调研、检查、指导和评估; 6开展“减负提质”示范学校申报评选。(三) 总结提炼阶段(2012年4月12月)提炼“减负提质”典型经验,表彰先进。 太来乡中心校 2011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