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991761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海康律师事务所破产管理人业务流程及工作计划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破产管理人行为,提高破产清算工作效率,降低破产清算费用, 依法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 称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规程。企业破产是指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依照法律规定清理债务的行为。企业破产可以由债务人 申请,也可以由债权人申请。本规程主要

2、规范由债务人申请的破产清算,由债 权人申请的破产清算可参照执行。第二章业务承接一、与债务人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指定专人每天通过网络、报刊等相关媒体收集企业破产 的信息,及时向事务所负责人报告。由事务所负责人组织专人对债务人的相关 信息进行分析,初步与客户进行洽谈,建立合作关系,继而建立起良好的互信 关系。二、争取法院指定为破产企业管理人破产企业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破产管理人选取的方法,一是申请编入 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的管理人名册,由人民法院在管理人名册中指定;二是 由人民法院直接指定。要想成功取得破产管理人资格,必须得到人民法院的认 可,事务所应由负责人与破产企业相关人员共同

3、向破产企业所在地法院汇报事 务所办理破产案件的专长、业绩,与债务人之间已建立起的良好互信关系,以 及在接受指定后能够客观、公正、依法履行管理人职责,及时向人民法院报告 工作。争取在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的同时,指定事务所为破产企业管理人。 并取得以下法律文书:(一)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的民事裁定书;(二)人民法院指定债务人的管理人的决定书;三、提请法院裁定认可管理人报酬事务所被法院指定为管理人后,应与破产企业就管理人的报酬及支付问题,协 商达成协议,及时提请法院裁定认可,避免以后在管理人报酬支付方面产生分 歧,影响破产清算工作进程。第三章前期工作一、及时掌握破产企业的基本情况事务所在被法院

4、指定为管理人后,应及时掌握破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 破产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破产企业需要安置的人员状况、以及破产企 业资产有无抵押担保的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二、接管破产企业事务所被指定为管理人后,应当及时接管破产企业,接管破产企业的印章 文书和账册资料等,依照破产法规定,担负起管理人职责。三、接受法院询问,提交相关资料事务所应当接受法院的询问,如实介绍破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开展破产清 算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按法院要求提供破产企业的相关材料,供法院审 理案件了解案情。四、制定破产清算工作计划(一)在正式进行破产清算的工作之前,应当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管理 人在编制破产清算工作

5、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全面了解债务人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基于对债务人的全面了解,初步确定清算工作中的重、难点事项;3、分析清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如职工安置、员工上访等);4、针对以上问题制定预案,寻找法律依据,做到心中有数;5、制订全面工作计划,应征求律师等相关人员的意见。(二)破产清算工作计划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清算工作的组织纪律管理人是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依法成立的临时组织,其组成人员除会计师事 务所外,还有各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思想难以统一 措施难以贯彻,分管工作难以开展,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在清算工作过程中, 各分管人员也难以围绕清算组织的

6、宗旨、权利、义务尽职尽责、严肃认真地对 待破产清算工作。2、人员分工及工作安排管理人的工作分工应与其工作职能挂勾,使其在工作中能以胜任和立即进 入角色,各分工之间也有相互支持、配合,使清算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责任 明确,有机合作形成一个整体。3、破产清算工作的时间期限及工作进度企业破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破产清算工作中许多事项都有时间的限制, 管理人一定要控制好每一个时间节点,严格按照破产清算的时间限制制定工作 计划。4、资金计划资金计划主要是指对清算组在整个清算过程中所必须支付的费用所作的计 划。企业破产,资金已十分紧张,清算工作的时间又比较长,各种开支也较多 因此,管理人的资金计划应在保证清

7、算工作顺利展开的前提下,尽量节俭开支 并做到公开、公正,接受人民法院破产、企业职工、股东等各方的监督。五、刻制印章,开设账户管理人应当以管理人的名义刻制印章,并在银行开设临时账户,破产清算 过程中所有收支均应通过该临时账户,不得座支。六、确定留守人员(一)债务人的留守人员通常包括原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业务部门 负责人、财物保管、保卫人员等。根据债务人的规模和实际情况确定。对于留 守人员的工资待遇,应参照债务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发放基数。(二)留守人员一经确定,有关人员不得借故推托和擅离职守。留守人员 在破产程序终结前,擅离职守或以其它方式逃避的,或者拒绝向破产管理人办 理交接手续的,或者有民诉

8、法第102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管理人提请人民 法院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留守人员的主要职责1、按人民法院要求及有关法律、文件规定回答破产管理人、债权人的有关 询问;2、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在破产程序终结以前,根据人民法院或者破产管理 人的要求进行工作,不得擅离职守;3、协助破产管理人看管债务人财产;4、协助破产管理人核对债权债务;5、协助解决业务上的遗留问题;6、完成破产管理人交给的其它任务。七、提请法院外聘工作人员管理人根据破产清算工作的工作量及工作繁杂程度,可以提请法院外聘相 关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包括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提请报告中要列明拟聘工作

9、人员的姓名、工作内容、拟聘请期限、拟聘请 费用、聘用理由等。八、确定管理人的组织形式、常设机构(一)破产管理人的组织形式、常设机构及其分工1、破产管理人的组织形式,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成员5至7人,可 以兼职;2、破产管理人组长负责破产管理人的全面工作,组织领导各成员按拟定的 计划完成破产清算工作,并对人民法院负责报告工作;3、破产管理人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管理人内设机构的日常事务,并对组 长负责汇报工作;4、破产管理人其他成员,协助组长、副组长工作,并对组长、副组长负责 并汇报工作;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处理债务人的相关破产清算事务,并完 成组长、副组长交给的其它任务。(二)破产管理人根

10、据工作需要,可以组建破产清算的常设机构:1、资产组:负责接管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核实各项财产的实有数额。编制 资产明细表,协助办理资产评估等事项。并负责有关资产的清理、保管、评估、 变现,以及资产权利人取回财产的交付等。2、债权债务组:负责编制债务人的债权债务清册,进行各个债权人、债务 人的初步审查核实工作及各项债权的收取等工作。3、未了事宜组:负责对破产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管理、监管工作, 保证未了事宜处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4、财务组:负责接管债务人的凭证、帐簿、报表及所有会计档案。编制资 产负债表和债务人的审计报告,协助办理资产评估审计、鉴定等事项。持人民 法院的停止支付银行存款

11、通知书办理债务人的银行帐户停止支付手续,或 办理银行帐户的清户手续。5、文秘组:负责债务人各项文件档案、公章、印鉴的接管,并负责有关清 算文件材料的草拟,编制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破产管理人工作报告,办理 注销原债务人工商登记等有关事宜。九、建章立制在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后,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破产清算工 作的正常运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如下方面:(一)工作纪律制度。(二)召开会议制度(三)财务管理制度(四)费用报销制度(五)印章管理及使用制度(六)考勤制度(七)门卫管理制度十、债权债务核查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后,应当对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营业状况及职工债 权等进行全面调查。(一)核查

12、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管理人应当对破产企业的出资情况、现金状况、债权状况、存货状况、固 定资产状况、在建工程状况、对外投资状况、土地及无形资产状况等财产状况 进行全面核查。在核查时应当关注有关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权属及实际状 况,也应关注其可变现情况。管理人根据对破产企业财产调查情况,在整理、分析相关证据后,出具债 务人财产状况报告。(二)核查破产企业的营业状况管理人应当对破产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签署的重要合同(协议) 情况等营业状况进行核查。并根据对债务人营业状况调查的情况,拟定债务人 财产管理方案。(三)核查职工债权管理人应当对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保险、抚恤费用,所欠 应当

13、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进行核查,并根据职工债权核查情况,列出 职工债权清单并予以公示。管理人应当将核查结果报告人民法院,上报的文件材料包括:(一)债务人财产状况、营业状况说明;(二)债务清册、债权清册;(三)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四)公司涉诉、涉执行及公司财务保全情况等;十一、提请表决或者批准是否终止债务人营业管理人在接管债务人财产后,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考虑债务人继续营业 是否有利于广大债权人、职工和相关各方的利益,是否终止债务人的营业,提 交债权人会议讨论、提请人民法院批准。上报

14、人民法院的报告应附关于继续/ 停止债务人营业的分析报告,详细分析决定是否终止营业的理由。 十二、通知申报债权管理人应当选择合适的媒体(一般应在人民法院报上)公示企业破产 相关信息,公示的信息包括:1、人民法院裁定企业破产的裁定书日期、文号;2、破产管理人地址、电话、邮编;3、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时限,未按期申报的后果;4、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5、债权人出席会议应提交给法院的材料(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负债人 身份证明书、个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管理人收到债权申报材料后,应当登记造册,列明各债权人申报材料中提 供的债权数额、有无财产担保及有关证据等情况。并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查,

15、在审查基础上编制债权表。债权表应当提交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核查,债务人、 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的债权无异议的,提交人民法院裁定确认。管理人应当妥善保管债权表和债权申报材料,供利害关系人查阅。十三、催收欠款管理人应当根据债务调查结果,向债务人所有的债务人寄发债权催收通知, 催收欠款,并保存所有寄出凭证、发票。十四、参加由法院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权人会议是全体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进行权利自治的临时机构。破产法 规定,在债权人申报期满后 15 日内,由人民法院负责召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管理人应当向债权人会议报告破产企业的资产状况、 债权债务状况、申报债权状况等,提起债权人会议讨论。十五、以后债权人会议的召开(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后的债权人会议可在下列情况下召开:1、人民法院或者债权会议主席认为必要时召开;2、管理人认为需要召开的;3、在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1/4 以上的债权人要求时召开。(二)召集债权人会议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拟定债权人会议议程;2、向所有债权人发出通知,告知开会时间、地点、会议讨论内容;3、必要时可邀请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派员列席会议;4、通知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财务人员列席会议,解答债权人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