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99135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材第90页活动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

2、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教材第93页活动1图5.16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2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

3、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哭泣曲线”是指企业的制造能力强,而品牌和市场能力弱,嘴角下弯,形似哭泣。下图示意制造业优势条件丧失的过程。近年来,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搬回本国或者移师东南亚、非洲已经渐成趋势。读图,完成13题。1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师东南亚、非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税收政策B土地成本C生产成本 D劳动力质量2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

4、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纺织业和高级服装设计B可口可乐饮料与服装加工业C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D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3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此类困境最好应该()依靠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A BC D解析:第1题,东南亚、非洲比中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地价等,使其生产成本低于中国,导致跨国企业将业务撤离中国,移至东南亚、非洲。故选C。第2题,最先移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等;高级服装设计、汽车制造业是技术导向型,可口可乐饮料、陶瓷杯制造与汽车制造业是市场导向型。故选D。第3题,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摆脱

5、此类困境,应重视科技,提高自主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产品利润。单纯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工资和土地成本不可能下降,只会随着经济发展在上升。故选D。答案:1.C2.D3.D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该省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据此,回答45题。4关于日韩产业转移对山东省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B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C增加就业机会D改善环境质量5若日韩产业大量转移,对其国内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B改善环境质量C增加就业机会 D不利于经济发展解析:日韩产业向山东省转移,有利于该省产

6、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若日韩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会导致其国内就业机会减少,但有利于其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且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选B项。答案:4.D5.B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回答67题。6甲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技术 D交通7由上图可知()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类国家环境污染可能加重、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类国家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 BC D解析:第6题,最初的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7题,均描述正确,伴随产业转移过程,一些高耗能,污染严

7、重企业也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应取决于自身;资金和技术才是产业升级的动力。答案:6.B7.A8读有关产业转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等国家的一些企业将自己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内地。珠三角区域也有数千家企业外迁,其中一批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区域。(1)据图概括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呈现的大致规律。(2)分析珠三角区域产业迁出的主要原因和迁出产业的主要特点。(3)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应是环渤海区域中的哪一个省?说明理由。(4)评价中西部地区接受迁入产业而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海外产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8、第(2)题,珠三角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进行了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上升,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区位。第(3)题,产业转移一般首选邻近的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区位优势。第(4)题,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而言,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答案:(1)部分海外产业向我国沿海转移,我国沿海部分产业和一些海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原因: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上升以及环境的恶化。特点: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3)河北省。区域相邻,优势互补,河北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4)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同时,也会加速当地资源消耗,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下图为

9、发达国家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BC D2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去了()A技术优势 B成本优势C市场优势 D管理优势解析:第1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甲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为发达国家,乙国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甲国具有劳动力、原料等价格优势。在第阶段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加上此时乙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还可被企业接受,所以产品在乙国生产和研发,销往甲国;随着乙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该企业在乙国研发,在甲国生产,产品销往甲国和乙国,进入图中第阶段;随着甲国经济的发展,其科技水平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提高

10、利润,降低科研成本和劳动力,该企业将研发和生产全部放在甲国,从而进入图中阶段,D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企业在第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因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失去了成本优势,B正确。答案:1.D2.B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第3题。3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服装鞋帽生产、金融保险属于珠江三角洲衰退性产业转移B石油化工、电子装配属于珠江三角洲扩张性产业转移C衰退性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区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

11、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D扩张性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区的负效应是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资水平也随之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再具有优势。根据材料对衰退性产业转移和扩张性产业转移的解释,可知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服装鞋帽生产、纺织业、电子装配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装备制造、金融保险、石油化工等属于扩张性产业转移。C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不高,发展衰退性产业有比较优势,所以产生的正效应是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对。D项扩张性产业转移对于移出地区的正效应是降低移出地的环境污染,D错误。答案:C产业竞

12、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图示意上海市与浙江省各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读图,完成45题。4从上海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是()A家具与皮革 B皮革与文体用品C机械与通信 D烟草与机械5下列有关上述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产值降低,促进第三产业发展B加强国际分工合作,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C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D短期内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解析:第4题,对比上海、浙江的图示各产业1990年、2000年竞争系数,上海由优势变为劣势的产业部门,就是向浙江转移趋势最明显的产业。第5题,产业转移移出区,移出的是

13、不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劳动力密集型、高耗高排型等产业,短期内工业产值和就业机会可能减少,但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最后工业产值和就业机会都会增加),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长远发展,故C项正确、D项错误。上海和浙江之间是国内产业转移,B项错误。答案:4.D5.C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1材料三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2(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

14、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_。(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_。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大。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随着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第(4)题,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