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98984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发展趋势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具的开展趋势研究摘要:改革开放后, 中国发生了宏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方方面面, 当然也包括家具行业。家具是人类开展过程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积淀, 家具风格的变迁也表达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家具是人类最早的一个创造物, 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经济的开展产物, 也表现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迅猛开展, 家具行业在我国逐渐开展成一个独立学科。在家具设计领域, 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进步, 人们看到了本民族的希望, 建立起了民族自信心。关键词:改革开放; 设计理念; 原创设计;中国的家具开展可谓是历史悠久, 但是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 这个行业的开展

2、时而迅猛, 时而缓慢, 甚至有过停滞不前的现象。回忆来看, 中国的家具业经历了多个转变: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 从手工作坊到国有企业再到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转变, 从自产自销到消费出口的转变。2022年, 中国家具业总产值已经到达了2730亿元人民币, 这其中大约三成的家具是用于出口的。在那时, 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的第二大家具出口国了。到了2022年, 中国家具出口量达174亿美元, 占全球家具贸易总量的1/5, 已然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成为世界家具的第一大出口国。中国的家具业在过去的30多年里可以说是经历了幼稚期、成长期, 现已逐步走向了成熟期。据不完全统计,

3、 2022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5.5%, 家具产业增速是35.5%, 远高出建筑、装饰材料、汽车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 社会零售消费总额上涨18.3%, 其中家具产业就奉献了38.4%, 可以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1 家具设计理念的改变80年代初期, 家具普遍为手工打造, 多为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来加工, 简洁实用而又朴实无华的设计风格成为家具的主流风格。家具的品种比拟单一, 构造结实耐用, 外观朴实无华, 略显粗笨。伴随着人民生活程度的进步, 普通家庭家具的品种也逐渐变多。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折叠多用家具, 其风格以舒适轻巧、朴素大方为主。由于当时住房比拟紧张, 住房条件多

4、为一室一户。床、床头柜、衣柜、抽屉柜、化装台、化装凳以及餐桌、餐椅就成为必需品, 俗称36条腿;, 其家具多为成套出现。板式家具在这个时期也已经出现, 但只是处于现代板式家具的过渡时期, 对家具的线性比拟讲究。装饰方面亦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手法较为简单, 多为结合部件的简单线性实用薄木贴花。在中国家具设计刚刚重新起步的时期, 中国市场上的家具却多以抄袭外国式样为主, 对于国外家具的造型表现还有设计理念缺乏缜密的考虑, 当时的家具款式显得有些突兀, 无法推动中国后来的家具设计的原创。这一现象到了90年代得到了缓解,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 家具品类也不断增多。国内的专家学者还有企业老板都

5、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中国家具设计出了问题, 他们开场探究中国自己的家具设计之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 中国仍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最突出的便是杨跃先生的作品。杨跃先生设计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客厅家具使用了明清家具独有的符号, 但又不拘泥于明清家具的形式, 现代新中式的家具仍然沿用此思路。到了21世纪, 中国设计;为原创发声;的浪潮不断加强。相应地, 中国的原创家具逐渐崭露锋芒。中国的原创设计师们开场着眼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思想、茶禅思想中找寻创作的立足点。中国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礼乐的制约, 中国人的设计亦受其熏陶, 可以说中国设计学的总特征都是从礼乐文化中演绎而

6、来的。华夏民族崇尚自然, 讲究天人合一;, 实际上是自然界和人的主观精神的统一, 这种思想与我们如今倡导的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秉承这些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开场大量涌现, 来自东北的设计师张克非先生就是其中一人。他曾经说过:家具对我来说是真正的自我跟这个物质世界进展沟通的载体, 因为它注入了我的灵魂, 我在用家具与这个世界对话, 所以它必须永远忠于自己的内心, 不做活在别人眼里的我。选择了一种风格, 即是选择了一种人生!不做易逝的浮华, 返璞归真才是永久。;在张克非先生看来, 家具并不是艺术品, 虽然它具备很多艺术品的特征和属性, 但它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并发挥着作用的。张

7、克非先生另一重身份是高校教授, 他在指导学生做家具设计时常说:艺术与文化的注入是让一件作品具有灵魂的前提条件。灵魂会让作品更有价值, 会显现出生命的意义。它让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物件, 而是和我们生活融为一体的伙伴, 亲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是传递美的载体, 是生活故事的见证者、述说者。;2 中国家具的开展趋势唯有不辜负, 方能归初心。;中国家具业历经风雨洗尽铅华, 最终在国际设计舞台上有了自己的影响力, 让世界看到中国家具的样子, 中国家具终于引起了西方设计师的重视。以丹麦为首, 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英国还有瑞典等国家的家具学者们竞相以中国家具为原型进展再设计, 研发具有

8、中国风格的现代家具。最为着名的是汉斯-威格纳的1946中国椅;1950之椅24号;。这些设计就是直接以中国明式家具中的椅子为原型, 椅子靠背的形状、中间的靠背板等元素都源自中国的家具。另一位丹麦设计师汉斯-奥尔森亦是以中国椅;为代表作, 他设计的中国椅;多以中国的官帽椅为设计原型。中国家具的国际地位正在不断进步, 我们所说的中式风格家具其实就是结合现代家具特点进展重新塑造, 借用中国古典家具手法运用于现代家具之中, 将古典家具的装饰要素和造型要素按照中国审美情趣进展重新设计。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丰富多样, 甚至可以说是千变万化, 将古典家具中的线性应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能表达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特

9、征, 正如前文提到的丹麦设计师汉斯的中国椅;以及丹麦设计师库卡波罗设计的东方系列椅。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家具使用的木材根本都是色泽优雅、质地坚硬细密、纹理华美的珍贵木材。但是如今珍贵木材生长周期长, 非常稀缺, 大量使用并不环保, 无法照应现代的绿色开展理念。为解决这一问题, 如今制作中式家具时, 采用珍贵木材薄片粘贴的方式。每个行业的开展都离不开经历丰富的领航者, 同样也离不开拥有新思想的年轻人。家具专业出身的年轻人在家具领域也努力着, 社会给了年轻人时机, 每年的上海国际家具展都会设置一个原创展区。这里的家具产品都出自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之手, 他们大多三五人合办一个工作室, 为中国家具的开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许柏鸣.现代家具的概念.家具, 2001 (4) .【2】胡文彦.中国家具的鉴定和欣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张克非.张克非家具作品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