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98956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按要求做答。青城山下的男孩 我从青城山下来,急急地往停车场走去。爬了半天的山,有点儿累了,我想快点坐到车上歇歇。突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我身后跟了个男孩子,脏兮兮的脸上抹得一道一道的。我问他:“你跟着我干吗?”他怯生生地把攥着的小手张开了,手心里是一条项链:“你买了吧。”那是种最廉价的项链。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我不买,我不戴这玩意儿。”可他仍旧一步不落地跟着我。我心里有数,心想,这种孩子我见过,“小”奸巨猾的,离他远点儿。 到了车跟前,我回过身,冲着他随便往远处一指说:“你去那边看看吧,也许有人会买。”说完,我踏进了车门。那孩

2、子一下子就哭了,是那种又委屈又绝望的哭,仿佛那道车门关闭了他全部的希望。他一边哭一边说:“你买了吧,我上学还没有学费呢!”“上学?”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我又走下车,从他手里拿过那串项链:“几块钱?”我问他。“3块。”不就是3块钱吗?给他吧。我一边掏钱一边对他说:“你真会做买卖。谁教你的?”那孩子没说话,只是用手不停地抹眼泪。旁边一位老婆婆说:“他爹妈都不在了,他跟着奶奶过。”原来是这样,我心里有点不平静。我打开钱包,没零钱,只有一张10元,一张50元的,犹豫了一下,然后抽出那张50元的递给他。他睁大了眼睛有点儿不知所措地望着我。我拉过他的手,轻轻地对他说:“拿着吧,好好学习。”那个老婆婆催

3、促他说:“快谢谢阿姨!告诉阿姨,再来青城山,到你家去玩。”他接过钱,只是低着头,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突然,他转身跑了,越跑越远。我忽然觉得我是不是太轻率了,这么简单就把钱掏给人家了。 上了车,我一直望着他跑过的那条小路,突然发现,那条小路的尽头又出现了他的身影,越来越近,他是跑着向这儿奔来的,这次他手里拎着个塑料袋,圆鼓鼓的。我心想,糟了,不知他又要向我推销什么。不过他没上车,而是径直地跑到我座椅的窗下,仰起小脸,气喘吁吁地把那个塑料袋举给我,隔着薄膜我看清了,是栗子,这种栗子是青城山特有的品种,个儿不大,尖尖的,5块钱一斤。我以为他又向我兜售,就忙摆手对他说不要,但那孩子说是送给我的,说着,

4、他还用他那小黑手抓出一把给我看。 我心头一热,一种复杂的感情在我心底升腾起来,我又走下车,来到他面前。只见他那小花脸抹得更脏了,头发里湿漉漉的都是汗。我蹲下来,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阿姨不要,阿姨回北京太远,拿不动。”他像是没听见我的话一样,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拿着嘛,拿着嘛。”我只好捧了一把。见我装到兜里,他高兴地冲着我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咧着嘴笑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笑,天真、顽皮,但愿他能永远笑下去。(曹桂玫) (1)写出第2,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读了短文,你一定有许多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3)这篇短文是按照_的顺序记叙的。 【答案】(1)第2自然段段意:男孩子哭着让“我”买他的

5、项链,说是为了上学。“我”给了他50块钱。当他突然转身跑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轻率了。第3自然段段意:车快开的时候,男孩子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要把一袋栗子送给“我”。(2)略(3)事情发展 【解析】【分析】(1)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看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第2自然段段意:男孩子哭着让“我”买他的项链,说是为了上学。“我”给了他50块钱。当他突然转身跑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轻率了。第3自然段段意:车快开的时候,男孩子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要把一袋栗子送给“我”。(2)谈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

6、,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3)考查写作顺序,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会发现,这篇短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点评】(1)考查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的能力。(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课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3)此题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

7、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的欢呼。(1)文段选自_。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横线上。A_肃静 寂静 安静B_宣告 宣布 宣读C_热情 热烈 热心(3)这三个自然段按_顺序,写了_和_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D.用于事

8、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答案】(1)开国大典(2)肃静;宣读;热烈(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4)A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近义词语的辨析、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相关知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填写。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2)肃静;宣读;热烈(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4)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破折号的用法,理解文章内容。3课外阅读我能行。 读书破万卷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

9、用一年时间要读完数万卷书,心里也不免有些怀疑。 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中国思想史一书从他的笔下诞生。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1)听了少年的请求,馆长为什么非常吃惊? (2)馆长同意了少年的请求后,为什么心里又有

10、所怀疑? (3)少年读书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描写少年刻苦读书的语句。 (4)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因为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非常多,而少年要用一年的时间读完,所以馆长非常吃惊。(2)馆长虽然同意了少年的请求,但看着少年文弱的样子,对于他挑战这一平常人难以完成的事情还是表示怀疑。(3)边读边记。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4)“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是正面描写,“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

11、些不耐烦了”是侧面描写,都表现了蔡尚思读书勤奋刻苦。(5)略(从蔡尚思的苦读、多读等方面谈读书与成功的关系。) 【解析】【分析】(1)、(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答案,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

12、)因为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非常多,而少年要用一年的时间读完,所以馆长非常吃惊。 (2)馆长虽然同意了少年的请求,但看着少年文弱的样子,对于他挑战这一平常人难以完成的事情还是表示怀疑。 (3)边读边记。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 (4) “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是正面描写,“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是侧面描写,都表现了蔡尚思读书勤奋刻苦。 (5)略 【点评】(1)、(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掌

13、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溪水和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 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 宁可粉身碎骨 说完 挺身向前 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深深地流着(1)“天然生就”中的“就”如果查字典,应查_部,在这篇短文里“就”字

14、是_的意思。 (2)“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这是因为( ) A.溪水不断地冲刷;B.石头原来的棱角太锋利;C.石头挡住了溪水前进的道路。(3)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4)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亠;本来就这样(2)A(3):“ ! 。” , 。 , 。(4)省略了内容。(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只要看准了目标,哪怕有天大的艰难险阻,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战斗,就一定能实现。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省略号的作用:表明省略的话 列举的省略 表明说话断断续续。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亠;本来就这样 (2)A (3):“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