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988670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站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总结 一、精心营造行评“回头看”氛围,扎扎实实开展自查自纠。 把行评“回头看”工作纳入全站工作的重点,统一思想,召开“三会”即:党员会、干职工会、护林员会,层层落实责任制;坚持“四到位”即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成立林业站行评“回头看”领导小组;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三是制定工作方案,四是深入宣传发动;强化“五项”教育,一是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进一步增强干职工爱民、为民的观念;三是强化法制教育,学习了行政许可法,学习了党内监督

2、条例和法律处分条例;四是强化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提高反腐防变能力;五是强化增强优化林业发展环境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意识和整体意识。大兴学习之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挤时间,多深入基层,勤于思考问题,珍惜岗位,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全站上下营造了人人代表林业形象氛围。达到了“四度”即认识上有高度,措施上有力度,行动上有进度,效果上有深度。 我们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坚持“二查”,即一是深入社会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调研、设立投诉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

3、对林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加强与行评代表的沟通,积极主动协助行评团开展行评工作,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二是深入进行自查,本着“提高自我,帮助他人,一切为民”的思想,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地自觉地对照工作从思想、制度、作风、廉政等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问题;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二是要有勇气,脚踏实地,敞开大门,敢讲敢说;三是客观真实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纵向到底,模向到边,不漏查任何问题,对查找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动真格、见实效、不走过场,对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突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林业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收费标准等向服务对象公开,增

4、强政务的透明度,树立林业行业的诚信形象。坚持“两个做到”,做到边评、边纠、边建,确保整改到位;(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做到行评与业务工作两不误。确保行评与当前的林业工作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检验行评实效。通过评议和整改,使行评代表更深入地了解林业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基本情况,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感受到行评带来的效果。 二、扎实抓整改,认真出实效。 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的目的是促进被评议单位和部门的作风建设。为此我们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把行评整改工作贯穿到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全过程。做到部署工作有行风、检查工作有行风、总结评模奖励有行风。对行评“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件件有回音

5、,事事落到实处,用实际效果转变行风赢得民心,取得一定实效。 (一)林业宣传不断深入。针对代表提出的林业宣传不力的问题,在深度上做文章,在广度上下功夫。利用宣传车、标语等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林业宣传工作。坚持在宣传面上做到广,在宣传效果上做到深,即宣传工作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设置小型宣传牌块,封山碑块,书写永久性标语条,大型横幅条,出动宣传车余次。林业发展到哪儿,我们就宣传到哪儿,深入扎实的开展林业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二)林业执法力度不断加强。针对代表提出的林业执法薄弱的问题。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抽人员、挤资金,建立站、片、村三级护林网络,专职护林员包片,兼职护林员包村,将

6、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加大对森林管护中队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专职护林员的积极性和护林先锋队作用。依法治林,大力护林。成立以派出所长、林业站长为组长的林业专项严打领导小组,深入开展林业专项严打活动,严厉打击林业违法行为;成立镇森林防火应急总队、分队,制定、落实森林防火预案,加大对防火期违规用火案的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继续巩固完善林权发证工作,稳定山权林权,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全面清理整顿木材加工市场,规范木材市场秩序。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办证程序,实行专人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处理林业行政案件起,结案率,没收木材料,罚款元,没收野生蔸多个,无森林病虫灾害发生。 (三

7、)行业行风建设不断提高。针对代表提出的机关作风改进的问题。从身边小事、优化服务做起,切实认识到“行风建设无小事”,把行风建设列入全年工作的重点,看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做到“六个一”(一接电话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句好话,一套好程序)。并在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了“七项制度”。一是为民办实事制;二是社会开公承诺制;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监督制;四是主动征求意见和开展批评制度;五是政务公开制度;六是实行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制度;七是健全信访机制,使群众来时有希望,走时有答复,回去有落实,专人处理来信来访,“回头看”期间处理信访案件件,群众满意率。通过深入地学习、教育和各项

8、制度的建立,广大职工群众观念得到自觉增强,努力当好群众的热心人、贴心人、代言人和维护人。达到了“以评促建,评建并举”的目的。 (四)林业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快。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积极开展林业科学试验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退耕还林工作方面。全镇共完成退耕还林亩其中坡耕地造林亩宜林荒山造林亩;在亩坡耕地造林中已纳入政策兑现的亩每年可为全镇农民创收万元剩余亩正在强化造林质量积极申请兑现。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我们认真做好年度全镇退耕还林整改兑现工作。年度退耕造林累计应兑现亩已兑现全镇农户退耕亩。在全镇退耕还林问题反映突出的情况下农民的退耕还林不

9、但没有减反而还争取上级支持增加面积多亩当年农民增加收入多万元;完成年度亩退耕还林规划范围内的苗木定植工作;完成年度亩荒山造林的规划设计及苗木定植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对我镇年度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及查缺补漏工作;圆满完成我镇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全面清查以整改工作。在天保工程建设方面。加强森林管护力度。对全镇亩天然林我站进行严格管理分别在棠垭、天马设卡进行管理林业工作站加强林政管理力度突出林业违法案件的查处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完成年度亩封山育林及亩飞播林补植任务的规划设计及苗木定植工作;完成年度天保工程造林的自查及资料整理工作;加强了对天保工程科技支撑项目造林的质量监管工作。为了保证天保工程科技支撑

10、项目造林的成果我站积极申请区局对回水冲科技支撑作业区增派一名专职护林员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人畜危害。在林业产业方面。我站经过认真调查,在大中坝高家堰两村发展亩的花椒基地苗木于年年初全部定植但由于春旱苗木成活率低目前组织补植工作已全部完成。在林业科技推广方面。自年来,我站相继开展了泥质页岩地区植生袋造林试验及木瓜早实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年月经过市区科技专家组总体验收,获区政府三等奖。年,我站又开展了花椒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有望取得较好效果。 三、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巩固和发扬行风建设的成效。 通过开展行评“回头看”活动,林业站行风建设明显加强,群众满意程度不断提高,机关管理井然有序,干职工精神面貌

11、焕然一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如何使行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入职工,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如何高品位、高起点地搞好服务工作。因此行风建设绝不能就此止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紧紧围绕全镇林业建设重点工作,牢固确立“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止点”的观念,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信号,坚持不懈地抓行风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行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认识到行风建设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具体体现,明确新形势、新任务对行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各种渠道,把行风建设具体体现在队伍上,体现在服务上;二是进一步落实整改纠建并举。在整改落实中继续坚

12、持“纠建并举”的原则,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与建立新的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健全制度促进工作; 今年,我站在行风评议“回头看”工作中,坚持回、纠、评、建相结合,以回促纠,以纠促评,以评促建,强化自查整改,在社会各界和行评代表的关怀和指导下,林业站在行评“回头看”工作得到全社会关注与支持,取得一定成效。但离行评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区林业局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下,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以行评“回头看”工作为契机,努力塑造“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巩固行风评议已取得的成果,推进分乡林业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