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98864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练习题三l 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热泪满框B、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C、任人宰割 燕然勒功 感情振荡 鞠躬尽瘁D、风悲日噪 凛若霜晨 兽蜒亡群 蓬断草枯【答案】:【解析】:l 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函寄(hn) 硕果(shu) 锲而不舍(q)B、弥高(n) 校补(xio) 迥乎不同(jing)C、潜心(qin) 迭起(di) 沥尽心血(l)D、赫然(h) 凝结(nng) 气冲斗牛(du)【答案】:【解析】:l 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A、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B、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C、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D、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答案】:【解析】:l 第4题【单选题】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痛_,叹

3、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答案】:【解析】:l 第5题【单选题】对这首诗的鉴赏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A、这是明朝大臣于谦所做的一首诗。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骨碎身”的坚强意志和决心。B、石灰看似寻常,却蕴藏着高尚的品格。它要经过“千锤万击”才能自深山采出,经过“烈火焚烧”变成石灰后,虽已“粉骨碎身”,却仍然以自己的清白,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C、“粉骨碎身浑不怕”,是

4、指石灰石煅烧后就会粉碎,暗喻要做重大牺牲。“浑不怕”是比喻的写法,表现出不惜做出任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可用来抹墙涂壁,给人留下洁白的颜色,这里是象征。),此句道出中心题旨。D、诗言志,大概只有自身高洁的人,才能独具慧眼,在寻常之物中发现其中的不寻常。于谦的一生,他确实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践了自己的志向。他御强敌,扶社稷,严操守,淡名利,有大功于国。被害后,他的家也随之被抄,但抄出来的只有书和生活日用品,此外就别无长物了。堂堂的一品大员竟是这样廉洁,连抄家的人也不敢相信。【答案】:【解析】:l 第6题【单选题】邓稼先在“文革”初期,能成功说服对立的两派继续工作,其原因是(

5、 )A、邓稼先不像奥本海默那样喜欢打断别人的报告。B、邓稼先是一个不愿引起别人注意的人物。C、邓稼先没有私心,他们绝对相信他。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答案】:【解析】:l 第7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卓越(zhu) 气冲斗牛(du) 潜心贯注(qin)B、衰微(sui) 警报迭起(di) 慷慨淋漓(ki)C、疏懒(s) 沥尽心血(l) 一反既往(j)D、弥坚(m) 迥乎不同(jing) 锲而不舍(qi)【答案】:【解析】:l 第8题【填空题】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鞠躬尽瘁:_死而后已: _家喻户晓:_妇孺皆知:_【答案】:【解析】:l 第9题【填空题】根据拼

6、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r b sh_。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w w qing nin_,l jn xn xu_。他qin xn gun zh_,xn hu shn nng_,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答案】:【解析】:l 第10题【问答题】萧红是鲁迅的学生,也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使我们了解了哪些事情?【答案】:【解析】:l 第11题【问答题】课文中描写鲁迅的各个生活片段,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答案】:【解析】:l 第12题【问答题】你平时在说和做方面有不恰当的事吗?学了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生活

7、实际,谈谈今后如何做得更好。【答案】:【解析】:l 第13题【语言表达】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_,而在于_。【答案】:【解析】:l 第14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8、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节选自伤仲永)(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解释下列加线字词的意思。世隶耕( )稍稍宾客其父(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为什么会有仲永“泯然众人”和吕蒙有“今者才

9、略”的不同结果?请分别分析原因。写出你最喜爱的书的书名,并说说它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解析】:l 第15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中,头尘不去,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注释】选自战国策魏策。季梁:魏国的大臣。中道:半路,中途

10、。衣焦不申:衣着憔悴,形容衣着不整。“焦”通“憔”。“申”通“伸”。头尘不去:头上的尘土没有去掉。大行:即太行山。亦解释为“大路”。方:正。北面:向北,朝北。持:驾着。驾:马车。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广地尊名:使地广,使名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中道而反 _我欲之楚_先自度其足_而离王愈远耳_翻译下面的句子。君之楚,将奚为北面?季梁所讲的故事,后人将其概括为一个成语:_。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l 第16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

11、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日:“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注释】管仲、隰朋:齐桓公的大臣,古代有名的圣贤之人。孤竹:诸侯国。蚁壤:蚂蚁掘巢时运出地面的封土。仞: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八尺。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词。春往而冬反蚁冬居山之阳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_(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解析】:l 第17题【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

12、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闰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

13、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鲁迅先生背影是友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

14、院子的人家一明亮亮的,照看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结尾一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案】:【解析】:l 第18题【现代文阅读】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片段,完成问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做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梦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