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98655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老师的人文精神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及其结果。是一种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一切从人出发的精神。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把学生塑造成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人格的真正的人,还是仅仅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大分工中的一个组成?是追求人自身价值的不断完善与提升,还是在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中摧残人自身的价值?显然应该是前者。因此,新课程改革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培

2、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完善人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拥有健康完美的人格。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一种人性和教养的教育,是一种使人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的教育。解读新课程的目标,纵览新的教材,我们不难品味出其在情感、意志、思想、世界观等方面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出教材中深刻的人文内涵。笔者认为老师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民主思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

3、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同时,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我们教师还应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的优化创造有利的环境。2.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一生都从事教师工作。由于他热爱学生,尊重

4、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因而深受学生爱戴。而他自己在工作中也一直很顺利,很成功,深深感到工作的乐趣。3.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上课时,老师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鼓励的语言,饱满的情怀,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由衷的亲近感。这时候的学生也一定是在用整个心灵接受老师的影响。同时,老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学习效果必定会达到最佳的境。灵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直观教学手段,设计情景,对话,看图,讲故事,猜谜,竞赛等。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也是教师人

5、文精神的良好体现。4.完善个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体现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要处处坚持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处处起一个表率作用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来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尤为重要因为他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学生来讲,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一切只能说是从零开始或者说是从幼稚开始如何去正确引导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不走其弯路,正摆在我们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这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师德,要用自己的言行、情感去感化他们,时时在他们中间起一个表率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