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98648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围绕建设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主要阐明行业发展基本思路,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制定政策措施,是未来5年民航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民航全行业的行动纲领,是民航行政机关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时期 十五期间,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市场环境,战胜非典疫情,克服911恐怖事件和航油价格大幅上涨等消极影响,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发展速度加

2、快。20XX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261亿吨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3%,比九五期间加快3.9个百分点;旅客运输量1.38亿人次,年均增长15.5%,比九五期间加快了9.9个百分点;货邮运输量306.7万吨,年均增长13.8%,与九五期间基本持平。十五期间通用航空生产飞行累计33.7万小时,年均增长11.7%,比九五期间加快7.4个百分点。二是安全、质量提高。十五期间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0.29,比九五降低了0.36。通用飞行万小时事故率0.06,比九五降低0.12。20XX航班正常率82%,比20XX提高4.6个百分点。三是经济效益良好。十五期间全行业利润总额100亿元,比九五增长

3、156%。20XX正班客座率71.5%,正班载运率65%,分别比20XX提高10.3和7.7个百分点。四是基础建设加强。十五期间完成机场建设项目73个。20XX末我国运输机场142个,比20XX增加21个。空管系统运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XX保障飞行245万架次,比20XX增加140万架次。航油供应921万吨,储油能力166万立方米,分别比20XX增加453万吨和38万立方米。五是科教成绩突出。科研体系初步形成,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信息化八大工程进展顺利,计算机离港系统基本覆盖全国运输机场。20XX民航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2.7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增加较快,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六是管理

4、体制转型。十五期间实施了行业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经济性管理政策进一步放松,国航空运输价格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七是国际地位提升。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由20XX第9位提高到20XX的第2位,大型航空公司和机场地位也有所提高,我国以高票当选国际民航组织第一类理事国。航空大国地位基本确立。 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发展具有难得的机遇,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平、发展和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为航空运输发展

5、奠定良好基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民航呈现航空运输自由化和航空企业联盟化。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在航空发达国家启动。亚太地区将是航空运输增长最快的地区。 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稳定,国民经济将以年均7.5%的速度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城镇化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和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对我国航空运输提出更高要求。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中西互动、全方位发展战略的实施,交通运输将发挥更大作用。祖国统一大业和两岸三通不断推进,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的举办,将对航空运输产生旺盛的需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将会

6、促进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20XX十五计划目标20XX十五年均增长%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亿吨公里122.520526115.3旅客运输量亿人次0.6711.3815.5货邮运输量万吨196.728030713.8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1.322.816.6货邮吞吐量万吨3995606339.7通用航空生产作业万小时21.62733.711.7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0.650.50.29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万时率0.180.040.06航班正常率%788582全行业运输飞机架527807863通用航空飞机架301400383全国民用运输机场个12117

7、9142全年航油供应万吨469710921飞行员增加人301225002858民航院校在校生万人1.62.62.7注:带的为5年累计数。 民航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石油价格高居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等,对航空运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还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空域资源紧、基础设施滞后、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航空市场需求旺盛与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生产快速增长与安全基础不牢的矛盾,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竞争能力不强的矛盾。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8、。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起步时期。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改造和优化提升现有民用航空服务体系,是我国航空运输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增长,在质量上也有较大提高。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紧紧抓住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又快又好、由大到强的发展。第二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一五时期,民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航空安全为前提,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为支撑,促进民航事业又快

9、又好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施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民航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要持续快速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保持航空运输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保障能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促进通用航空发展。要确保安全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民用航空的全过程。坚持安全第一,保证航空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较高的安全水平保障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发展。要全面协调发展。优化民用航空结构,统筹国际与国

10、、干线与支线以及旅客运输与货邮运输的发展,统筹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的发展,统筹区域民航事业的发展,统筹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的发展,统筹科技教育与生产建设的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航空资源投入扩大规模,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航空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航空运输供给。通过转换机制和改进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要实施科教兴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加强教育培训和科技创新,重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为民航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民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航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国发展

11、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改革和开放促进发展。第三节 主要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航空运输快速增长,质量有较大改善;通用航空总量扩大,结构趋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体制和法制基本完善,行业文化基本形成。到十一五期末,行业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国家综合交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世界民航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运输能力持续提高。预期十一五期间航空运输年均增长保持在14%左右,为国民经济增长的1.5倍以上。客运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所占比重提高约6个百分点。通用航空年均增长10%左右,全面满足社会需求。民航运输机场服务覆盖的县级行政单

12、元和人口比例均提高约10个百分点。运输质量较大改善。航空安全水平更加接近航空发达国家,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航班正常率达到85%左右,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减少15分钟以上,延误处理机制比较完善。正班客座率和载运率分别上升35个百分点,吨公里燃油消耗降低10%左右,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综合实力全面增强。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大中型机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现代化空通管理系统,航油供应能力满足需求。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训能力显著提高,飞行、空管和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改善。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展开,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体制和法制趋于完善。进一步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

13、经济和国际民航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民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修订民航法为龙头,以完善安全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法规规章为重点,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航法规体系。行业文化基本形成。形成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民航特点的行业文化体系,民航行业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行业文化的作用在民航改革、发展建设和安全、正常、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得到体现。专栏2 十一五时期民航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XX20XX年均增长%发展规模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亿吨公里26150014旅客运输量亿人次1.382.714.5货邮运输量万吨30757013通用航空生产作业万小时8.51410客运周转量在综合交通中的比重11.81

14、7.8航空安全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0.290.29空管原因飞行事故征候万架次率0.150.1运输质量与效率航班正常率%8285航班平均延误时间分钟5870运输飞机日利用率小时/天9.49.5吨公里燃油消耗公斤0.3360.302保障能力飞行保障架次万24546013.5全国民用运输机场个142190全年航油供应万吨921175013.7飞行员增加人28589100民航院校在校生万人2.74.912.7注:带的为5年累计数。第二章 促进民航事业全面发展第一节 大力发展航空运输 预期20XX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5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4%;旅客运输量达到2.7亿人次,年均增长14.5%;货邮运输量达到570万吨,年均增长13%。 保持国航空运输快速均衡发展。坚持枢纽轮辐式和城市对航线相结合,支持航空枢纽建设,完善航空运输网络。提高国干线运输能力,扩大省会首府和重要开放、旅游城市之间的互连互通,加强中、东、西部地区的航空联系,增加航班密度,强化大型航空枢纽之间的客货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