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调岗的申请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98251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假调岗的申请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假调岗的申请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病假调岗的申请书我因工作的需要被分配到安检部做井下平安检查工作,几年来一直爱岗敬业工作至今。下面是WTT搜集到的关于病假调岗申请书,欢送大家借鉴和参考,下面大家吧!病假调岗申请书1_县人力资和社会劳动保障局指导:尊敬的指导您好!我叫_,女性,于_年04月出生,于_年11月参加工作,现为棉麻公司科员,连续工龄已达25年,每年可以如期交纳满额社会保险金。本人于_年初始出现口干多饮、心脏病,患病后因经济困难而未及时就诊。后经检查诊断为“心脏病”,药物治疗,经治病情不稳定,且逐年加重。半年前又出现,活动后明显力不从心,并屡次以“心脏病(4期)、住院治疗。日积月累,导致身体情况每况日下,已丧失劳

2、动才能。根据企业职工因病提早退休的文件精神要求,特申请办理退休。申请人:_时间:_年_月_日病假调岗申请书2尊敬的教育局指导:本人是标里学区高大小学老师,朱传付 ,男,汉族,_年5月出生,现年 60岁,中师学历,小学高级老师。_年2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教龄36年。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在小刘小学、王大小学、大董小学、高大小学任教过。在这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本人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老师,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首位,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履行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三十多年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呕心沥血,

3、三十多年孜孜不倦,我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三十多年中,我教过的学生无数,很多人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如今,我已年过半百,两鬓沧桑,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经为之奉献过,为之奋斗过,我心中无比荣耀。如今我年老体弱、多病,在工作中力不从心。为此,本人特向上级指导提出申请退休,请给予批准为盼!申请人:_时间:_年_月_日病假调岗申请书3尊敬的各位指导:本人_,男,今年60虚岁,_年3月参加工作,现系县政协文史科在册科员。由于本人年岁大,多年前患的高血压、糖尿病至今时不时反复发作,特别是_年8月初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发作昏迷,急送黄塘医院抢救了一个

4、星期才捡回一条命如今单位指导和同事们都很关心保护我,各方面都很照顾我。本人也想做些工作,但一拿起笔写不了一行字,就头昏眼乌,根本无法适应文史工作。本人向组织提出提早退休申请,敬请指导批准为盼礼!申请人:_时间:_年_月_日病假调岗申请书4尊敬的公司指导:首先感谢公司指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还有工作上的信任与支持!在燕园我得到了锻炼,业务程度逐步进步,这段工作经历对我今后人生道路受益匪浅。由于本人的父母是 68届知青,现居住在浙江定海。爱人的父母年龄已过80岁,身患大病,都不能给我提供任何帮助。我的女儿10岁,如今复旦附小读书。丈夫经常出差无暇顾及家庭,教养女儿,以及家务,都由我单独承当。奔波于

5、单位与家庭之间,对家庭一来特别是小孩的学习生活照顾不周,致使孩子经常生病,深感对孩子的愧疚;二来双方老人均已年迈在生活上均需要人来照顾,而如今的实际情况都没方法实现,家人颇有怨言;再就是燕园销售工作大量的压力和精力,本人深感疲惫,种.种不便也不可防止地影响到工作的推进。鉴于以上情况,恳求指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免除我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工作,同意调离我如今的岗位。谢谢!申请人:_年_月_日病假调岗申请书5镇中心学校:我叫_,现年_岁,大专文化程度,在_镇一中任初一语文老师。自参加作以来,我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坚持老实守信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在_镇_高小任教期间所代课程连年在全镇名列前予,屡次被_镇委、镇政府和_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老师”荣誉称号。自200_年调入_镇一中以来,由于在_镇一中任语文课有早晚自习,本人又患有贫血和低血压病,工作强度大,有几次在上课时就差点晕倒;加上家中又有一小孩,也得不到应有的照料,给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诸多困难。所以,希望可以调入_镇中心小学,这样也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中去。此报告,请指导给予考虑。申请人:_年_月_日病假调岗申请书【全文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