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81529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行政管理业务模型的免编程开发框架实践吴誉槐 税务综合办公信息系统项目组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00081 Tel: 13501070719 E-mail: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本人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行政管理业务模型进行建模,并设计出一个能够适应大多数行政管理业务的开发框架,基本达到通过配置的方式来实现业务。关键词:免编程 开发框架 业务模型 行政管理1 概述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方兴未艾,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业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内容,行政管理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1)有

2、关行政管理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伴随行政审批、公文处理、事务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人事档案数据、教育管理的数据;财务数据等。(2)行政审批、公文处理、事务处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流转功能。拓展公文处理系统的功能,使所有审批和处理事项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实现程序化的处理。(3)方便灵活的统计查询和分析功能。重点在于人事、财务数据的分析查询,整体工作情况的分析查询,事务处理过程的追踪查询,从宏观到具体事项的层层“挖掘”。(4)人机结合的自动考核评价功能。核心在于处理环节的可度量性,以及从宏观角度的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时,要求立足组织机构内部,还要

3、面向整个系统内的定位,不仅要考虑一级组织内部的行政审批流转问题,而且要以更宽阔的视野,特别是考虑上下级组织之间的业务处理模式,即基于广域网的跨机关的行政审批处理。根据行政管理业务的特点,本人及所在团队对此进入了非常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对此类业务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建模,并利用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实现了一个免编程式二次配置开发框架。2 业务模型行政管理业务系统按照不同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基本业务子系统(公共模块)、功能性业务子系统(专业模块)。其中文件处理子系统、工作日程安排子系统属于公共子系统。按照行为模式可以分为流程式子系统和非流程式子系统;按照功能类型分可以分为内容管理类、

4、流程管理类、查询分析类和信息服务类。流程管理类按照流转内容来分又包括文件(即非结构化文档)流转和结构信息流转两种流程类型;按照流转路径特征分有流程路径限制类型和人员职责限制两种类型。以下将针对行政管理业务模型进行展开说明。行政管理业务模型该模型包括10大部分,即行政管理业务规程、系统安全管理规范、统一的用户界面展示、各类专业的业务功能模块、公用业务功能模块、行为主体管理、权限管理、统一的业务管理(包括文档管理、流程管理、查询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统一的数据访问、统一的数据存储。行政管理业务规程来自业务需求,经过深入分析和抽象,以规范化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并应用于各层业务处理活动。系统安全管理规

5、范一部分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程,一部分是系统安全管理技术和工具。前一部分要求有关人员遵守,后一部分要求系统设计、开发、运行与维护时得到贯彻。用户界面是操作者可以看到的、直观的系统外在表现。通过它,操作者与系统进行交互,向系统输入数据,利用系统提供的管理、分析、监控功能。用户界面中又包含三大类,第一类就是业务导航器,体现一个各类功能的一个组织;第二类就是所谓的业务管理容器,它有效地组织系统中各类信息,为使用者提供信息管理、查找利用的便利;第三类就是普通的业务处理界面,它是我们针对一个业务对象真实要处理的内容。行为主体是行政管理业务过程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岗位、人员等的高度抽象。行政管理系统说

6、到底是人机交互系统,行为主体是业务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在系统中其扮演的角色是非常的重要。为了工作上的方便,通常将具有相同职能的行为主体定义为角色。角色可以划分为绝对角色和相对角色。绝对角色不依赖特定的环境就可以明确行为主体的身份,或者说在隐含的上下文环境中,不用加以特殊说明就可以明确行为主体的身份。相对角色依赖特定的上下文环境才能确定行为主体身份。相对角色行为主体身份的确定通常依赖组织、部门、相关人员或者相关岗位。业务处理是一个行政管理业务系统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实现业务功能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一系列方法,为用户处理信息、数据提供可能。它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就是文档,也就

7、是进行业务分析是所说的业务对象的管理,业务对象的管理除了业务操作的处理,同时还应当包括有业务对象之间的变换等。第二就是流程的管理,可以将其想象为传送带,通过它将组织、部门、岗位、人员等行为主体连接起来,并将工作或文档从一个环节传送到另一个环节,同时进行跟踪记录。在流程的管理中,可能衍生出对流程事务的一些考核评价的功能。第三就是查询及统计分析类的业务处理,此类业务处理功能与事务性的流程处理功能表征上有所不同;第四就是相对比较独立的一块,将在流程事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信息通过信息服务的方式展现出来。统一数据访问是连接存储数据及业务处理逻辑的纽带。数据及系统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石。这里仅给出了一个抽

8、象概念,其实它是整个系统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通信网络、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相关支撑软件和设备的统称。3 基本技术框架 基于对以上行政管理业务的理解,经过分析,设计了一个基本的技术框架来满足一个此类业务的快速开发,该框架首先采用基于组件的开发和分层的技术路线;其次框架的一个重要技术路线就是基于大颗粒构件复用的技术路线;另外一个技术路线就是采用SOA的技术思想。行政管理业务技术框架 依照分层的技术思路,将系统分为资源层、资源访问层、业务领域层、SOA服务层以及业务展现层。 在资源层,包括存储结构化数据的各种业务数据库、存储非结构化数据的文件库,以及一些其它系统内的资源。其中存储业务数据库时

9、,采用分库技术,根据行政管理业务各类业务数据的关联度不是很高特点,不同类型的业务库进行独立存储,以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同时对于部分关联度高的业务数据,则可以集中存储。 资源访问层,目前主要包括三类资源的访问,第一类就是结构化数据的访问,由于考虑到结构化数据主要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因此目前设计时主要采用JDBC技术,对JDBC接口进行了一些易用性包装。第二类就是非结构化数据的访问,设计时主要考虑采用SMB文件服务技术。第三类就是对其他系统的一些访问,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则是Web Service技术以及MQ技术。 业务领域层为该框架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对业务模型的各类问题进行了一个统一的解决。该

10、层的设计基于大颗粒构件复用的技术路线。设计的大颗粒组件主要包括文档类型组件群、流程管理组件群、查询分析组件群、行为主体组件群、权限管理组件群以及基于流程管理的一个考核评价组件群。文档类型组件群主要包括一个适合所有此类业务的E-R影射对象包、通用的业务对象包,以及通用的业务集合对象包等。而流程管理组件群中则主要根据人-机交互类的流程特点进行了重点设计,同时解决了根据组织内部地域分布的特点,解决了分布式流程的问题。查询分析组件群则根据行政管理业务查询的特点,在传统根据SQL组织报表查询的基础上,将查询结果生成矩阵,采用矩阵变换技术得出最终的查询结果,大大提高了查询组建的适应度。行为主体组件群则主要

11、对业务模型中的组织、部门、人员、岗位等几种行为主体类进行了设计。权限管理组件中则主要包括功能权限(包括基于业务对象类的功能权限、流程过程中的功能权限以及查询功能权限组件)和数据权限(主要引入了文件夹的概念对数据权限进行管理)。考核评价组件则主要设计了对时效、质量以及重大指标的考核。 SOA服务层,我们又称XML桥接层,主要时通过对业务领域层的所有功能机型组织包装,并采用Web Service技术,将这些功能都包装成服务,功展现层或其它应用进行调用。 业务展现层则主要包括资源门户、管理容器、HTML表单处理器以及文档处理器四个部分。资源门户采用树形管理,并引入运行时扩展树的展现,同时通过对树节点

12、进行建模,传统的树节点一般对应功能,而本框架采用树节点对应资源的方式,使整个树就成了一个资源的管理,形成了一个资源门户。管理容器主要体现一个对业务对象的管理,将一些通用的管理功能进行了实现,如列表、排序、查找等功能,同时提供方便易用的接口,供配置开发使用。HTML表单处理器通过将Web服务中调出的XML文档通过与HTML表单中的编辑域进行绑定,在业务定义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对业务操作的控制。文档处理器则是在HTML表单处理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二进制文件的编辑处理,同时实现了文档的分布装载及分布保存的要求。4 技术实现4.1 组织机构管理组件(1)Org类表示组织,位于组织机构的最上层,每个组织包

13、含若干个部门;(2)Dept类表示部门,位于组织的下层,每个部门包含若干个岗位;(3)Post类表示岗位,组织和部门中包含若干个岗位,其中的人员可分配到岗位上;(4)Person类表示人员,组织和部门由人员组成,人员被分配到岗位上;(5)Group类表示分组,与行为主体相关联,一个分组由若干个行为主体组成。(6)PostMember类表示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关联;(7)GroupMember类表示分组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8)IOdpsAct表示行为主体接口,所有行为主体类均实现该接口,其中定义了一些行为主体的共同行为和属性,如保存,获得工作任务箱等行为;(9)AnyVisitor表示系统的外部

14、访问者,继承自Person,有Superior(上级组织机构人员)和Junior(下级组织机构人员)两种;(10)ActDB类用于管理行为主体,是对系统行为主体进行创建、查找、删除的统一入口。4.2权限管理组件(1)SessionTree类表示用户可访问的资源树,其中保存了资源树的根结点。(2)SessionTreeNode类表示资源树的结点,是资源的载体,其中装载了Folder。(3)Folder类表示文件夹,由若干种文档类型组成,位于资源树的结点上,提供数据权限的操作方法:排序、分类、查找等。(4)ResPermission类表示可对文件夹访问的公开级别外的其他行为主体。(5)DocFun

15、ctionPermission类表示文档的功能权限,其中包含了文件夹类型属性FolderType和文档类型属性DocType,提供对该文件夹类型中的文档类型的操作方法列表。(6)FolderFunctionPermission类表示文件夹的功能权限,其中包含了文件夹类型属性FolderType,提供对该文件夹类型的操作方法列表。4.3流程管理组件(一)控制系统(1)DeliverCenter 类:传递关系控制中心,负责整个传递关系的建立及维护(2)FlowSystem 类:流程控制系统,它通过DeliverCenter类实现整个传递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通过FlowExStation 类实现与远程系统的流程交互,任务的发送与接收,工作流实例的建立与跟踪,工作任务箱的维护。(3)DeliverItem类:某个具体的传递关系(二)远程流程交换系统(1)FlowExStation 类:流程交换站(2)InBox类:远程收件箱,它从Folder类继承。(3)OutBox类:远程发件箱,它从Folder类继承。(三)工作任务箱(1)IOdpsFlowBox接口:工作任务箱接口类,它继承CommonFolder类,是Folder的一种。其中FlowFavoriteBox类,FlowRegBox类,FlowStartBox类,DocFlowBox类均实现该接口。(2)FlowFavor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