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98047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七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在详细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开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2、结合详细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局部”的关系。教学重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详细数量也不同。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学新课。现场组织活动:请两位同学到台前,每人分别从一盒铅笔中拿出1/2,结果两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一位学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枝。师:这里有两盒铅笔,你能从每盒铅笔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你准备怎么拿呢?生1: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平均分

2、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生2:我准备把全部的铅笔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拿出3枝笔,另一个学生拿出4枝笔。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你能提出问题吗?生:他们拿出的枝数不一样多,一个是3枝,一个是4枝,这是为什么呢?师:他们两人都是拿全部铅笔的1/2,拿出的铅笔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再全班反响。生:我们认识两盒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多。生:有可能数错了。师:如今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总枝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吗?学生都表示同意。师:告诉大家总枝数是多少,1/2是多少枝。生1:

3、全部是8枝,1/2是4枝。生2:全部的铅笔是6枝,1/2是3枝。师:真的是不一样多,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详细的数量也就不一样。师: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二、练一练1、看数学书说一说,小林和小明一样多吗?笑笑和小红一样多吗?说说理由。2、画一画,说说画法对吗?为什么?还有别的画法吗?三、稳固练习:1、独立完成1、2、3,然后选几题说说考虑过程。2、第4题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3、第5、6题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说说考虑过程。四、

4、考虑题。放学后独立完成,课后讲评。五、课堂作业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景,体会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考虑,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4.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决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老师出示:284=167=294=432=124=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根底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二、进展新课1.教学例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中说的“每天往返两次”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要这样列式呢?同学们会算这道

5、题吗?那你们会算什么?能说一说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的一样点和不同点吗?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完成2432,1323。2.教学例2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在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三、稳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2题。四、课堂小结小学数学教案 篇3 1.课题:圆柱的外表积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用具和学生已有认知,探究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和侧面积,并根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同时,熟记外表积的计算公

6、式,开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详细情境,借助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络。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圆柱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生成原理1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外表积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7、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外表积。2创疑激趣师:我们知道,圆柱的底面是圆,我们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又该怎么求它的面积呢?3小组合作交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来求侧面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圆柱的特征研究ppt展示 小组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4学会计算圆柱的外表积师:我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

8、的外表积呢?让学生答复,老师板书求外表积的算式,并板书课题“圆柱的外表积”师生活动:用字母表示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话,该如何表示圆柱的外表积。深化原理圆柱的外表积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假如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它的外表积那么是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之和。如水桶。应用原理假如给圆柱形笔筒侧面裹一层彩纸,笔筒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那么想想得准备多少彩纸?课堂小结师:今天收获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常用的学惯用品?能否设计一个笔筒?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生:测量、确定笔筒的大小师:如何确定?生:确定底面半径,还有笔筒的高师: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设计一个笔筒,并

9、做一下“做一做”。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历,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3培养积极考虑、动手理论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过程:口算20道师:小火车开起来。一、复习铺垫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比拟,比方,比大小,比长短,比轻重,比多少。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出结果,还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1、 比大小。出示一本教科书和一本练习本,提问:比一比,教科书和练习本,哪一本的封面比拟大?你是怎么比的?指出:教科书和练习本的封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可

10、以通过观察来比拟。2、 比长短。出示两枝铅笔,红色铅笔稍长,蓝色铅笔稍短,分握左右两手。提问:比一比,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你是怎么比的?指出:不能一眼比出来长短的,可以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使一端对齐,就可以比出长短;也可以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一比。3、 比多少。电脑出示:第一排:7只小鸡图第二排:4只小鸭图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谁来比一比说一说能一眼看出小鸡比小鸭多3只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鸭比小鸡少3只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拟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方法。二、 探究方法。1、

11、 多媒体出例如题的抓花片插图,引导观察。提问:瞧,图中两个小孩在做什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老师指出:求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我们已经会解决了。如今我们来解决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个?这样的问题。2、 探究例题的解决方法。1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那有什么方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互相讨论,自由发言)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请一名

12、同学板演排列。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2提问:假如如今红花片和蓝花片都有_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来比出多少,方便吗?那怎么办?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通过列算式来解决。如今请同学们互相研究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计算。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根底上,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考虑: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就是求13比8多多少,也就是要从13里去掉8,用减法计算。4引导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提醒学生说出单位名称,然后有学生口头对问题作出答复。学生边表达,老师边作如下板书

13、:13-8=5个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5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引导学生说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3、 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接下来赵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学校的合唱队,好不好?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1页试一试中的图。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 20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然后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算式:2420=4人口答:男生比女生少4人交流时要说出单位名称,进展口答,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

14、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列出同样的算式来计算。三、 稳固练习1、 根底题1做想想做做第1题在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老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猴和小熊一起帮鸡妈妈到地里采玉米棒。小猴采了53个,小熊采了30个玉米棒。你们知道小猴比小熊多采了多少个?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名称,并让学生对问题做出口答。提问:假如问题是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解答?指出:列出的算式仍然是53-30=23个。只是口容许是小熊比小猴少采23个。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图里画的是哪两种书?数学故事有多少本?童话故事有多少本?要求的问题是

15、什么?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交流后提问:假如问题是童话世界比数学故事多多少本,该怎样列式计算?怎样来答复下列问题?2、 进步题1出示:唐老鸭身高80厘米,米老鼠身高50厘米,唐老鸭比米老鼠高多少厘米?指导:高多少其实也就是多多少的意思。学生列式解答。2出示:书包的价钱是24元,铅盒的价钱是10元,笔盒比书包廉价多少元?提问:廉价多少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少多少元学生独立完成3、拓展题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 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4两题。四、 全课总结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生活中有许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些例子吗?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