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97764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摘要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定位的不准确加剧了其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正确确立办学定位,并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是地方高校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展了讨论。关键词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课程体系中国参加T后,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逐年大幅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文简称:国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中国目前有二百多所大学设有国贸专业,而且招生规模加大,这使得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如何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具有特色、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是急需讨论的课题。一、地方高校国贸专

2、业办学定位高校类型不同,肩负的使命也就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存在着开展方向、定位问题。正确的办学定位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国大学的国贸专业,按专业方向可分为3种类型:(1)侧重于世界经济开展规律、国际贸易开展历史现状及其演变趋势的研究,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经济条件及其互相作用等理论研究,这类专业方向主要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才。(2)侧重于国际商品贸易理论及实务的研究,培养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以培养综合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工业技术、工业管理的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前两类人才培养任务应分别由综合性重点大学和财经类院校承当。地方高校应承当第三类人才培养任务,即为当

3、地培养经济建立急需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地方高校大多是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经济建立的需求出发而建立的,所以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应全心全意为地方开展效劳。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办学定位应表达两方面特点:一是为地方经济建立效劳;二是以应用型才能培养为重点。目前,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不实在际,盲目地定位于前两类,办学形式大多沿用重点院校的办学形式,但由于受软、硬条件的限制,其办学效果不尽人意。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是施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的、课程体系设置也不一样。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大

4、学相比,它更强调理论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科研开发才能不作更高的要求。但很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未能表达这一要求,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过于求同。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通常是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公布)的要求下,参照重点大学设置的,课程设置与重点大学区别很小,理论课程有余,而理论课程缺乏,与地方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一致。其结果是专业无特色,学生无特长。2.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尤其是专业选修课过少。多数地方高校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为31,且选修课的范围及可选择性较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知识与才能过于同一,知识面狭窄,适应才能差,无

5、法满足社会的人才要求。其结果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限制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3.侧重理论教学,无视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而无视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的为难。因为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明确地提出,应聘者应该具备根本的实际操作才能。三、地方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优化教学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矗1.强化理论环节,增加理论课的比重。在保证实务性课程的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制单.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会谈、商务英语、第二外语、外贸运输与保险等的同时,开设模拟实验课,例如“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学生可以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

6、,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填制单证,系统、标准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当前学生到企业实习存在企业不愿接收等诸多困难的条件下,模拟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要努力保证理论性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专题讲座等。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创立功能齐全的虚拟公司。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对国际贸易工作进展模拟,为毕业后创业或就业储藏珍贵的理论经历。同时增加实验课和理论课的课时,与理论课的比例可达12或更高些。2.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增加选修课程学时数。压缩专业课程中必修课学时数,除专业主干课为必修外,其他专业课程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

7、设置应尽可多的涵括不同专业方向,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修课中应有地方优势产品概论一类的课程,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对地方主要进出口产品有一个概括性的理解,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地方对外贸易开展效劳。3.加大计算机和英语课程教学。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根本的技能,外贸企业的多数商务工作又是在网络上进展的,计算机应用才能对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显得特别重要。计算机类课应以操作类课为主。外语才能是国贸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根底外语教学中应加大口语和听力教学的比重,鼓励和引导学生选修第二外语。进步专业外语课的教学效果很关键,应单独设立专业外语口语和听力的考核体系,真正进步口语在本专业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