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97484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路中学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结题报告1全国中央教科所子课题宝鸡市初中新课程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宝鸡市新建路中学课题组摘要:本课题是我校参加宝鸡市第一轮创新实验子课题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的深入,报告在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目标、理论依据和方法、研究过程之后,重点就六个方面的成果和收获进行了论证,探索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四种模式和四个策略,实现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评价的转变,得出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实验教师综合素质显著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三点结论,并指出了研

2、究中的不足和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创新教育,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实践证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应得益于后天的培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自主活动

3、是智力和认识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也是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完善人格特征所形成的基本条件。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就是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较高形式,倡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应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应是师生创造性思维和学生个性张扬的主场所,我校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在参加了宝鸡市第一轮创新教育教改实验基础上,针对第一轮子课题教法改革与培养创新能力研究的深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4、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的进一步的升华。课题研究目的旨在不仅要重视教师教法的改革,学法的指导,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心理、动机,学习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和谐一致,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开发课程资源,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引领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的人才。二、研究目标1、研究自主创新教学的理论、目标、评价及操作模式,探索各学科的自主

5、创新性教学的特征,逐步形成各学科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2、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3、提升教师教育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捕捉和加工信息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创新性情境的创设能力,促进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形成。三、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一)、理论依据1、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是指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但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个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发展

6、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手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主体性最本质的体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在教育影响下与客体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发展需要和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和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2、创新性学习理论创新性学习是指人在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发展,不仅要学习已有的知识经验,更要重视面向未来发展需要,在解决自己面临的新的问题中进行创新性学习。这种创新性学习,旨在学习者自身观念、行为、知识、经验的重组和不断更新,使学习者成为创造性适应环境变化的人,

7、成为不断发展的人。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使他们成为创新的主体。人有自我实现和创新的潜能和需要,创新性学习是一种适应人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性学习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其创新态度、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的过程。3、建构主义理论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形成,总是在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内化和建构的。学习本质上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师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建构是多元的,个体只有与其环境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说创新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学

8、习能力的前提,通过活动,学生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累创新学习的实践体验。因止匕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知识技能和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把知识、技能内化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素质。4、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至少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它们分别是:语言、逻辑、视觉、肢体、音乐、交流、自知。相对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更准确地描绘了人类智力的面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置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综合的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以

9、及操作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来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因素,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给学生一个聪明智慧的大脑,针对学生的智力特长,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发展其智力。使学生充满活力,师生、生生组成多向教学信息的传递、思维的撞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本课题正是将促进每一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其所具有的开发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保证。(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严格地说,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研究的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

10、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课题组的成员来自学校一线工作者和学校的管理者,研究做到了学习、实践、反思三者的结合,增强了课题成果的实际意义。2、调查研究法。由于课题涉及中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并且各子课题存在内容和学科的差异,所以调查研究法是本课题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从掌握初始资料到深入研究,都大量运用这一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各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3、文献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查阅了大量文献,借鉴了同类课题的经验和做法,为实验得出定性结论起到了重要作用。4、比较研究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一是学校的比较,各学段的比较等;二是类型的比较,智力与

11、创造力的比较等;三是实验效果的比较,例如在筛选材料过程中取舍的比较,同类统计资料在数据上的对比、推断等。5、个案研究法。科学地确定和研究典型个案进行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捷径,研究中,课题组提供了许多成功的个案,有着重要的推广意义。四、研究的过程与作法(一)、准备阶段:(2003年9月-2003年11月)阶段时间主要工作形式负责人姜阶段段2003年9月至11月确定实验课题,申报、立项,建立组织机构会议张宏髭谢利平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文本王平组织学习课题研究埋论培训骨干教师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平磊课题论证讨论会谢利平对实验班及对比班学生素质和能力进行前测调查问卷李波(二)、实施阶段:(2003年11月-2

12、005年8月)阶段时间主要工作形式负责人诉段(研究阶段)2003年11月至2004年6月开展实验研究,指导和全面落实课题研究工作文本张宏元谢利平根据课题开展情况,编写新中教改简讯文本王平课题组以骨干老师为主,开展组内交流与合作,探索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会议研讨观摩教学平磊2004年6月至10月反思、修订、完善实验方案针对实验中存在的课堂提问质量不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而无真正思维提升的做法等问题,修订实验方案,完善实施拈施。会议研讨张宏髭谢利平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实验教师开展实验反思交流会,探讨共性问题,提高实验效能,交流实验心得、教学设计、课件,开展评优活动。会议交

13、流谢利平平磊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研,开展学生自主性实践活动。学科调查讨论会谢利平组织自主性学习成果汇报,创新作品参加区、市、省、国家竞赛评选活动。作品,报告、剧本,电子文本平磊王晓玲赵宇宏开展优秀案例、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研论文、优秀课件征集展示交流会。教师成果集谢利平平磊语文创新写作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学生作品汇集成册。学生作文集(两册)谢利平杨周娥各学科自主创新性学习实验模式的探索,案例研讨,创新活动设计。电子文本杨林科按计划,分步实施阶段目标,总结规律,分析原始数据、资料及典型课例、案例,做好论文的撰写工作。文本平磊重点工作:1、专家引领,科学指导。多次邀请宝鸡教育学院院长赵旭教授、宝鸡

14、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军利教研员,渭滨区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组长特级教师李俊英、教育局教研室王锋主任、张建英书记来校做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专题辅导,邀请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研究所所长傅大明、国家基础外语研究中心闫珂给全体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交谈、做课。邀请美国瑞欧戈兰大学访问团来校交流。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如实填写“教学反思”表,督促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倡导民主、平等、探究、愉悦、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2、做好阶段性评价。按照实验方案认真实施,积累资料,进行三次中期实验检测,分析总结实验开展情况,不断修订完善课题方案,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科学

15、性,加强阶段性总结、成果的交流。3、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培训,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进行了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的培训。三年来,全校有128名科任教师在宝鸡教育学院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培训率为100%6名教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认定培训,13名教师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培训,55名教师参加了山东、西安等地的教研交流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了市、区教研室举办的课改观摩活动,推选语文、英语、化学、生物、物理、历史学科的数名骨干教师为全市教师课改培训会、“课堂创新教学”研讨会做示范课。4、积极开展课题实践(1)学校坚持周三教研例会制度,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一篇优秀案例、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分学科开展学生自主创新型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竞赛活动,学校课题小组成员还每期准备一节示范观摩研讨课,教研组内有针对性的开展微型课、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制作课件等多项竞赛,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2)各学科深化研究,总结归纳语文学科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九年级尝试让学生做“小老师”活动,学生在想方设法查阅资料、设计学习内容和过程的亲身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八年级在说不尽的桥的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