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74687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

2、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

3、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

4、因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 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4)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5)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

5、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7)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书写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教学内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

6、、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2.正确区分与辨别立体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的能力。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就这个单元的练习来说,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限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联系上学期的进位加

7、法,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在学生探究和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倡想加法算减法。新加入筛选信息的例题,其他与往年一致。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一、教学内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分两段编排: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数数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

8、,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2.数的组成,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3.计算,会计算整十加减一位数。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出,100以内数的认识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来认识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数的认识又有所不同。因为它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十进位、

9、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简单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解决就可以了,当然找出所有答案就更好了。因此,大家可以从教材上看到,每个孩子只找到了一种答案。小精灵的话提出了答案其实是不只一种的。在具体

10、练习时,可以配的练习是P59练习十三的第4、5题,其实可以广开思路,只要应用这种策略的都是可以的。我们限于教材都是呈现的与人民币有关的解决问题。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一、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正因为它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我们加强了算理的理解,这一点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在我具体介绍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教材安排了3个小节,共8个例题,第七单元 找规律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按照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新增加的内容。本单元只教学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排列规律,仅限于简单的:循环出现的、等差数列等,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数学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规律就可以了,重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的意识,而不是在于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