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972814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重点图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重点图示图一:太阳系模式图读图要点: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八大行星排列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其中地球位于从内向外的第三条轨道上,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知识链接:为什么说地球具有普通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图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读图要点:(1)注意横为纬度,纵坐标为年太阳总辐射量。(2)通过读图能够得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知识链接:年太阳总辐射量纬度分布与生物量纬度分布的关系。图三: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日冕读图要点:色球(1)掌握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光球(2)光球层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

2、,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3)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知识链接: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图四: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读图要点:(1)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相同,为每小时15。(2)通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60纬度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3)极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知识链接: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并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图五:地球公转的轨道读图要点(1)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近日点为1月初,地球公转

3、速度快,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慢。知识链接:准确判断五一节、建军节、中秋节、元旦节等节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图六:黄赤交角读图要点:(1)能够辨认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2)通过读图获得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3)黄赤交角的度数目前为2326。知识链接:当黄赤交角变化大时,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都将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图七: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要点: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知识链接:通过太阳光线结合晨昏线来判断节气。图八: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图要

4、点:(1)一年当中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为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为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区为回归线之间的地区。(2)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向北移;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向南移,春分日经夏至日到秋分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从秋分日经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图九:晨昏线读图要点:(1)自西向东,又夜变昼为晨线;自西向东,由昼变夜为昏线。(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南的地区出现极夜。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

5、昼夜平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知识链接:晨昏线的变式图始终把握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在判断节气时注意判断北极圈和南极圈的昼夜状况。当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昼而南极圈及其以南是极夜,则为夏至;当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夜而南极圈及其以南是极昼,则为冬至。图十:昼夜长短读图要点:(1)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2)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6、,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冬半年(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3)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图十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读图要点:(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北极圈上太阳终日不落,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南极圈及其以内终日不见太阳。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2)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南极圈上太阳终日不落,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北极圈圈及其以内终日不见太阳。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图十二:地球的内部圈层读图要点: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我们发现地球内部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有一个软流层,通常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其中软流层以上部分与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知识链接: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个圈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