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97253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点评,让习作教学洋溢生命气息习作批改之实效策略研究初探如皋市九华镇郑甸小学 王刚摘 要:习作批改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却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从“精心点评,呵护热情;形式多样,主动发展;优化面批,提高实效”这三方面进行习作批改策略研究,探索习作批改科学、高效之法。关键词:习作教学 习作批改 策略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有这样的界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道出了小学生习作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习作目的,即表达和交流;二是习作内容,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三是表达的要求,创造性的表述。但是小学生的

2、习作在众多的老师和学生自己心中,却不是这样被看待,习作的目的直接指向考试,争取评卷者的认可,获得高分,倡导所谓“高尚”、“正统”的空文章,自觉不自觉地助长了不好的作文风气。教师对儿童作文的态度,就是一种导向,一种指导,一种教育。一旦习作的手段异化为目的,舍本求末,违背规律自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从而造成许多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作文,他们总认为作文太难,没什么好写。我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习作评价的偏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习作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而习作批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教师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却收效甚微。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多年来

3、一直致力于习作批改的策略研究:一、精心点评,呵护热情评语不但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而且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纽带和中介,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使习作评语更有效地发挥其指导作用呢?笔者认为,习作评语除了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改变说教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平等的、耐心的交流,使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超越中,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1. 评语委婉,保护自尊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教师要在习作评价中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动力。也就是说,在习作评价中尽可能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些勉励。但并不意味着有意高抬,

4、有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棒喝”,但这种批评应是善意的、委婉的,把批评用希望的方式提出来。这样的评语更能让学生感到的是一种温情的鼓励。我校罗老师曾给班里有一位习作时错别字较多的学生,写下这样一段幽默风趣的对歌形式的评语:王晨睿:“错别字,我问你,你呀为何不离去?”错别字:“王晨睿,告诉你,就是因为你太大意。”王晨睿:“错别字,我再问你,你呀为何赖这里?”错别字:“王晨睿,告诉你,就是让你学仔细。”不仅是该学生看了,觉得有趣好玩,一边哼唱一边修改着作文中的错别字,就连我们教师看了也不禁拍案叫绝。一句幽默的语言,一个新颖的形式,一次诚恳的指导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意接受,而且觉得韵味无穷。2.评语激励,

5、体验成功千篇一律的评语对学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会引起学生的厌倦和反感。其实,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就该是一段精美的文字,同学生的习作相映成趣,方能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并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如一学生写夏天有这样一个片断:“树上来风呀来风呀的声音接二连三传来,低沉而缓慢,像是在诉说古老的故事。小鸟懒懒地歇在林中,似乎在做着清凉的梦。”教师适时批注:“你真会想象,没有用一个热字,却让我感觉热得受不了,真棒!”再如,李老师在看了学生习作畅游水绘园,不禁为学生精彩的描绘暗暗叫好,提笔给该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激励性的评语:“在你的笔下,水绘园的夜晚多么迷人啊!李老师仿佛看到了金黄的圆月、闪烁的星星、五彩的灯光及

6、波光粼粼的小湖;仿佛听到了董小婉与冒辟疆的呢喃细语。李老师也沉醉于这美景中了。感谢这美丽迷人的水绘园,她让你的作文如此优美。”以上两例中的教师评语如此动人,定能让学生的习作潜能再次迸发。如果我们教师懂得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一个词、一句话,用充满赞赏的眼光去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就能让学生感到手中的笔不再那样沉重,获得成功的喜悦。3.评语引导,学会做人“蹲下来看孩子。”是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句名言。蹲下来,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生习作不但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教师的评语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更要在学生的

7、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引导。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草稿中向我诉说了妈妈的坏脾气,妈妈对“我”的漠视和指责。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事例描写详实动人,我仿佛真切地感受到了妈妈的坏脾气,也深深感受到了小作者的怨与恨。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许对该学生的处境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我不能听之任之,要帮助她从灰色的心绪中走出来,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于是,给该生习作作如下评价:“你是个聪慧敏感的孩子,你母亲鲜活的形象也浮现在了老师的眼前。但我们是否也想想,在生活中是否付出作为儿女应该给予妈妈的爱呢?妈妈真的这样不可理喻吗?让我们一起仔细回忆一天的生活,妈妈付出了哪些,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经过疏导,学生就

8、能调适好自己的心情,对草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交上来的正稿不再是满纸牢骚,相反充满了人情味。这样引导学生,不仅是在修改一篇作文,也是在“修改”一种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从而深化学生的习作情感。二、形式多样,主动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自我发展。 1.把评价的过程让给学生 自评。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要重

9、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学生的习作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逐一评点修改,因此,培养学生的自评及修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自评修改中学到方法,切实提高习作水平,从而达到习作教学最终目标。互评。有句老话:“当局者迷。”有时还沉浸在习作的兴奋之中,加上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限,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而学生作文,往往只把老师当做惟一的“读者”,老师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来批改,也只能择其要点而批,不能面面俱到。通过互评互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发展。优等生完全可以做“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起到指点和帮助作用;中等生既可

10、以有所习得,且能给予学困生以必要的帮助;学困生可以从人家的习作中,获得启迪,并通过互改得到大家的帮助和鼓励。2.把展示的平台搭给学生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需要人去赞赏,去肯定。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往往会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以此来认识自己。因此,赏识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甜雨露,是照亮学生心房的灿烂阳光。如果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开掘,学生的潜能就会像发酵的面粉一样迅速地膨胀。 评比。在小组合作评改、大班欣赏交流

11、的基础上,采取小组推荐、大班评议的方式评选“小作家”、“最佳评语”、“最佳小老师”和专为中下生设置的“最佳进步奖”,由班级颁发喜报予以鼓励,从而不断激发和树立起学生自信。 展示。学校或班级使用各种方法为学生搭建平台,展览优秀作品、最佳评语等。例如,班级可以创办班报、手抄报,红领巾广播征稿,班级文化布置中佳作展示栏,班级每周一篇学生美文推介等形式,让学生在各种展示中得到锻炼,获得成功的体验。三、优化面批,提高实效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的确,面批是小学习作教学中最值得提倡的作文批改方法,因为它最富针对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落到实处。1.优

12、化时间,形成互补面批也有多种方式,不仅仅是一对一地进行习作批改,也可以是一对组或一对全的,需根据不同的习作,不同的学生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即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建构合理的面批模式,实现习作批改的高效。第一步:当堂面批以一带全习作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批所有习作,因此,学生草稿时,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巡视指导,并发现学生典型的优秀习作或典型问题。面批首先就以此典型为范例进行批改和评点。再进行同法迁移,带动全体学生去学习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修改共性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助。教师巡视指导,深入小组了解情况,适当在小组面批一些优秀习作。这样的面批以一带全,有效解决习作的

13、普遍问题。而且,由于学生刚刚完成习作,印象深,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修改速度快,效果显著。第二步:课后面批重点突破。通过课堂面批,解决了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及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通过课后面批,针对个别或部分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首先,快速浏览,将习作按类分组,然后分组召集,回忆习作要求,查成功与不足之处。接着可以再选择典型习作,共析共赏。最后学生分头自改,后教师一对一批改,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尤其是对学困生,要适当降低要求。这样两步面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师生与生生间形成互学互助,使批改习作变得轻松且有实效。2. 优化环节,突破重点小学生习作是儿童内心的抒写,有着儿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最美的语

14、言一定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让孩子写孩子的语言是小学习作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我们要给予儿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切不可将孩子的习作从头改到尾,改得面目全非。当然,学生习作中肯定会暴露出各样各样的问题,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采用“重点突破,评议提高”的方式,紧紧围绕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切实做到一课一得,一练一得,从而彻底改变以往习作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如我校顾老师在教学“当老师不在的时候”的习作面批赏析就很值得学习,学生完成初稿后,老师针对学生典型习作进行集体面批指导时,紧紧扣住“这一场景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里?”“文中哪一位同学的形象最为鲜活?”“小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语言、动作、

15、神情、心理等方面)?”“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这几个问题展开,带领学生赏、析、评、议、改,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解决了面批的时间和重点确立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训练,实现了面批的科学高效。总之,作文批改虽说是老生常谈,但新问题、新情况会不断出现,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不懈地研究、探索。尤其在教育变革的今天,如何突破写作教学已有的陈旧模式,探索出一个科学、高效的方法,学会“巧”批“会”改,仍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力求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 余国卿,把握习作本质,改革习作评价,语文教学通讯,20092. 曾杨明,走出习作评改的“阴霾”,小学语文教学,20083. 李晓霞,浅议作文批改高效策略实践探究,内蒙古教育,20144. 赵学勤,激励性评价的标准与策略,中小学管理,20025. 王有声,小学生作文批改,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