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96788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20*年0月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品味和内涵的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自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座谈会以来,我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立足街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分析本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以自然村建设为突破口,将桥头铺村下坞自然村作为示范点,强力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背景与项目简介 竹峰街道位于宁国市区南大门,东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山园区,西邻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皖

2、赣铁路和21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青龙湾水库有三分之二的水面位于桥头铺村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宜人。01*年,市委在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中,将竹峰街道定位于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竹峰街道党工委确定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新竹峰”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千亩蔬菜和万亩毛竹三大工程,把竹峰打造成一流的原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优质的有机农产品供应地。下坞自然村位于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竹峰入口处,是桥头铺村委会和周塘旅游码头所在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该自然村共4户,常住人口1人,经济来源以餐饮服务、水上运输和水产养殖为主,人均收入800元。随着农民收入的增

3、长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品味和内涵,建设美丽和谐乡村,也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了加强对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领导,街道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成立了统筹发展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制定了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到村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保证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宣传先行,层层发动。我们一方面组织处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另一方面要求村党总支利用各种会议反复宣讲。同时,在村口公示项目建设平面效果图,树立标语牌,使村民家喻户晓。通过宣传

4、,进一步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建立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在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中,我们积极整合项目,统筹资金,加大投入,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首先,坚持森林景观化的发展战略,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万亩毛竹工程。充分运用奖励扶持政策,吸纳社会资金,共投入40多万元,完成库区毛竹造林4300多亩,有效保护了库区资源,也保证了青龙湾的原生态,为美丽和谐乡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引擎,注重引进资源环保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综合开发企业,为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增加了新的动力。引进马鞍山客商,投资100多万元,扩建三星

5、级酒店天缘山庄;引进自然农园开发公司,先期投入300多万元,建造三星级休闲度假山庄;引进森林湖科技园投资500万元,扩建划海山庄,计划于今年底完成。第三,充分利用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民生工程,积极争取财政“以奖代补”资金,共投入万元,先期完成了青龙湾标志性建筑和周塘码头主干道路建设,为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第四,街道和村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分别投入万元,建设青龙湾文化广场和护坡绿化;鼓励和动员村民参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投工投劳人次。 三、建设思路与成效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周塘码头公路为主线,以青龙湾标志性建筑为起点,以青龙湾文化广场为中心,以码头整治和护坡绿化为两翼,将四点一线建成

6、一条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将示范点建设成宜居的现代农村和品位高、生态美的青龙湾东大门,努力提升周塘景区的形象。 一是基础条件显著改善。以公路硬化为突破口,同步进行入口、码头、水利堤防综合配套。先期建设周塘景区入口和主干道路,在入口处建成青龙湾标志性建筑牌坊一座,硬化周塘码头主干道路公里,实现户户通道路全部硬化,公路到户率达%以上;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新建饮水工程处,全村%以上群众用上清洁自来水,新修平湖长堤米;码头整治方面, 示范点农业综合生产和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二是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狠抓“两改一推”工作,着力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人居环境。全示范点共改水户,改

7、厕户,新建沼气口;新建垃圾池处,排污管道米,修建旅游公厕两座,安装路灯盏;聘请保洁员名,负责垃圾清理工作。走进周塘景区,农户院墙整齐美观,庭院干净整洁,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改观,旅游环境也同步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生态绿化及时跟进。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在周塘码头主干路两旁建设绿色长廊,绿化带干净整齐。同时,将沿码头公路一侧的护坡全部绿化,栽上了树,种了竹子,还铺了草坪,推动生态环境由绿化向生态化和景观化的提升。 四是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先后建起了的农家书屋、村级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各类活动室已全面对村民开放,并适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

8、动。今年重点建成了青龙湾文化广场,广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品味较高,现代与传统共存,人文与自然和谐。既有健身器材,也有篮球场和乒乓球桌。广场内芳草凄凄,绿树成荫,紫藤蔓绕,漫步其中,或凉亭小憩,令人心旷神怡。 我街道美丽和谐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先进乡镇比较,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仍存在资金紧张,力量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精心组织,高标准,严要求,把我街道美丽和谐乡村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全面按时完成美丽和谐乡村建设任务。 扩展阅读:00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在线01月日讯13日,湖州安吉县在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

9、美丽乡村”计划:即用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使之成为继“中国竹乡”、首个“全国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 按照这一计划,安吉县将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农村,打造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 据介绍,安吉县已拟定近期(201*年201年)、中期(20*年21*年)、远期(2年1*年)的工作目标。 在201*年至20*年。重点完成递铺皈山孝丰报福章村、递铺山川天荒坪上墅示范带和环灵峰山休闲产

10、业带的建设,以及配套的示范带连接工程的建设,总体完成5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初步打响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品牌。 20*年至01*年。完成杭垓、高禹良朋鄣吴沿线和溪龙梅溪昆铜沿线建设,以及配套的连接工程的建设,总体完成7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基本完成“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20*年至01*年。全面完成全县剩余村的创建和配套连接工程的建设,最终实现安吉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特色在发展中更亮 乡村建设是很多国家关注的话题。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让九亿农民对他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期待。当很多乡村还在为经济发展而不得不付出环境代价时,安吉,曾经的浙江省贫困县,已经从生态立县

11、与工业富县的博弈中做出抉择,正在通过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从经营资源向经营品牌的自我超越。新农村建设中的安吉实践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期对话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博士,听听他对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其它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建言。 主持人:人们往往容易把山区县与偏僻、闭塞、贫困等状态联系在一起,而在安吉这个典型的山区县,您的切身感受如何。彭真怀:我最早关注安吉是因得知有大熊猫要移居到安吉的消息。我当时就想,一个熊猫“移民“的地方环境肯定很好。来到安吉,我们乘车行驶在公路上,就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

12、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 在安吉,我们感受到每一个小村子都有自己特别的韵味。20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县、乡、村立即联动起来。除了3个重点行政村以外,自主申报的行政村还有79个。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告诉我们,全县17个行政村就是187幅风景画,他设想用10年时间,把这17幅风景画连点成片,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大乡村。 主持人。安吉曾经是浙江省25个贫困县之一,而县里却选择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增长指标考核没有根本改变的大环境下,作出这样的决策有可能会牺牲暂时的发展速度,有可能减少财政收入,有可能拉大与周边县区的差距,因此,很多人都在关注,

13、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否实现富民强县。 彭真怀。安吉之所以选择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是基于挫折之后的深刻反思。上个世纪80年代,安吉也曾走工业强县之路,引进了造纸、化工、印染等资源消耗型或环境污染型产业。尽管一度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由此,安吉人终于认识到发展必须顺势而为,从生态立县与工业富县的博弈中作出了抉择,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是立足于特色基础,依托于特色优势,取胜于特色发展,保证支柱产业符合生态要求。安吉境内有山林19万亩,其中竹林100万亩,立竹量15亿株,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

14、江竹乡看安吉”之说。安吉发挥了4000家农村家庭工业、20个家庭工业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产业布局。0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收入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依托资源优势,安吉竹制品加工从根到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开发了竹地板、竹工艺品、竹叶生物品、竹炭等7大系列近6000个产品,书写出以全国1%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竹产值的奇迹。 在安吉,我们感到一股全民创业的热浪扑面而来。有136家企业与25个行政村结对互助,随处可见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红火场面。一批种养能人、企业管理者、产业经纪人

15、和乡土技术人才,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和宜旅则旅的原则,孵化了30个工业经济强村、0个农业特色强村和1个休闲旅游强村。01*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元,比上年增长14.5%,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 主持人。您在调研报告中提到,美丽乡村建设使安吉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这种差异化发展体现在哪些地方。 彭真怀。站在生态立县的战略高度,美丽乡村成为统领安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由此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他们用生态的理念,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用生态的方式,谋划休闲旅游先行区;用生态的思维,设计城乡建设示范区;用生态的意识,培育新的创业基地。 “大竹海”是安吉的资源优势,而这个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其他很多地方是不具备的。这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在长三角工业发达地区可以说已经非常罕见了,长三角是一个发达的象征,而安吉人则自豪地说:“我这里就是大乡村。”这种差异化思路让安吉活了。在安吉,我们发现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以黄浦江之源为纽带,生态安吉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被列为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参与调研的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教授说,当一些地方把生态文明仅仅看作一项硬性任务的时候,安吉已经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自觉探索,做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