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96704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心脏及大血管【检查前准备】患者无需作特殊的准备,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 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 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检查内容】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心功能:EF、FS E/A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心脏结构:心室与心房的识别、房室间隔的连续性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心内分流:房室间隔、动脉导管、其它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检查方法】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

2、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 瓣和主动脉瓣。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 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室壁:在心脏舒张末期腱索水平测量;左室流出道:在心脏收缩期测量;主 动脉测量:在心脏舒张末期分别测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和主动 脉根部前后壁的垂直距离。2、胸骨左缘大动脉短轴切面:二维观察左室前壁、侧壁、后壁、下 壁室间隔的中段有无运动异常。M型超声观察左室前壁及后壁有无节 段性运动异常较为直观。CDFI可观察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费东 门及其分支、主动脉瓣血流,室间隔有无异常分流。3、四腔心切面:室间隔与房间隔呈一直线,两组房室瓣几乎在同一 水平开放

3、与关闭。右房:心脏收缩期测量右房最大径;右室:心脏舒 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与左室后壁的距离。二维超声观察二、三尖瓣口活动情况,房、室间隔有无回声中断,左室侧壁及前室间隔心尖段、中段、基底段有无节段性运动异常。CDFI 观察二、三尖瓣口血流,房室间隔有无过隔血流、肺静脉开口位置是 否正常。PWM CW察二尖瓣、三尖瓣瓣口血流,通过二尖瓣瓣口血 流频谱测E峰、A峰、E/A比值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4、剑下四腔心切面:检查房间隔完整性的重要切面。心脏超声测量正常参考与标准男 左房30mm 右房30mm左室55mm 右室35mm女 左房30mm 右房30mm左室50mm 右室35mm左室后壁12

4、mm 室间隔12mm右室前壁5mm主动脉内径30mm肺动脉内径30mm当主动脉内径正常时,肺动脉内径小于 主动脉内径下腔静脉内径1620mm二、常规腹部(肝、胆、胰、脾、双肾)肝脏【检查内容】1、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光整及连续性,及右叶膈顶 部、左外叶边角部位。2 .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有无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强、衰减、透 声性增加或减低。3 .肝实质内异常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 膜、内部液化、声晕、侧壁失落效应及后方增强或衰减。5 .肝血管、胆管的分布、走向、纹理的清晰度;有无局限性或整体 的增粗、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情 况;血

5、管内有无栓子形成。6 .体位移动、深呼吸时观察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 连。7 .肝门部及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检查方法】1 .检查前准备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量进餐前后的变化时, 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2 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 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 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90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右后叶的观察。( 3 )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

6、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他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3扫查方法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步骤有序地进行。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首先从左肝开始扫查。肝脏超声常规切面、探头位置:右季肋下横切观察第一肝门;剑突下切观察第二肝门;右肋间斜切观察右叶间裂;肋缘下矢状面观察左外侧角、左叶间裂、左叶经腹主动脉、正中裂、膈顶部、肝下缘。【肝脏的测量】( 1)肝右叶最大斜径:需显示观察膈顶部,以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肝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 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214cmi(2)肝右叶前后径:

7、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测量810cmi(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测值不超过10cmi(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 尽可能显示膈肌,正常测值为左半肝厚度(包括尾状叶)不超过6cm,长度不 超过9cm.(5)肝右叶锁骨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 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 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动度亦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 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注意事项】1 在肝脏超声检查中, 应对上下

8、、 内外等部位进行连续性滑行扫查,在某一位置进行断面观察时, 应做左右或上下方向最大范围的侧动扫查,避免跳跃式扫查。2对肝脏径线测量时要坚持标准体位和标准切面,避免因呼吸深度和检查体位的不同而带来的误差。3在右肋间扫查观察右膈顶部肝组织结构时应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横膈尽量上升后做屏气动作,以便超声束能有效投射至上述区域,井使检查者有足够时间调整声束投射方向及观察,分析声像图特征。同理, 在肝脏其他部位检查中, 让病人尽可能吸气使横膈尽量下降后再屏气,以避开肋骨、肋弓和胃肠气体的遮挡而获得最佳显示。4在肋下缘肋间断面扫查时、右肾上极、右肾上腺及腹膜后病变易重叠在肝脏断面上、 故应重视纵断面或冠状

9、断面的扫查, 并配合呼吸运动动态观察,帮助确定病变是在肝内还是在肝外。5在测量血管血流频谱时,应充分取得病人的合作,暂时屏住呼吸35 s,在此时间内获取一段平稳频谱即可。切不可长时间屏气.以免造成频谱误差。胆囊与胆道【检查内容】1 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2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3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4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5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检查方法】1 患者准备 ( 1) 患者须禁食8h 以上, 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 ( 2)必要时饮水300-500ml 有利

10、于肝外胆管显示。(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4 )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 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2扫查方法(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 3 )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探头从肋缘下向膈肌斜面切面扫查, 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 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 ,探头置右上腹

11、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5 )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正常胆囊及参考值】1 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2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3.超声测量(1)正常胆囊的长径一般不超过 8.5cm,前后径数不超 过3.5cm;前后径对胆囊张力的反映较长径更有价值。(2)正常胆 囊壁厚度空腹状态下不超过2.5mm测量时探头必须垂直于胆囊壁, 否则会产生胆囊壁增厚的假象。【正常胆道及参考值】1

12、.肝内胆管,左、右肝管在门脉左右支的前方,内径在2mmz下;正常肝内胆管二级以上分支超声难以清晰显示。2肝外胆管,声像图上肝外胆管大致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紧贴于门静脉腹侧与之伴行,下段与下腔静脉伴行,前方为胃十二指肠,胆管下段延伸进入胰头背外侧。 下段胆管由于胃肠道气体的干扰, 不易清晰显示。正常人肝外胆管上段内径不超过5.0mm下段内径不超过8mm高龄者有增宽趋势。【注意事项】2 胆囊壁增厚呈双层,不是急性胆囊炎特有的表现,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急性重症肝炎时都可出现。3 初期单纯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不典型。 胆囊稍增大, 囊壁轻度增厚。4 化脓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炎时, 胆囊不大, 仅显示囊壁

13、增厚、 模糊,胆囊壁外肝组织有低回声带可能为严重胆囊炎的炎性渗出。4胆囊结石易误诊的常见于以下:(1)胆囊内炎性沉积物或陈旧的浓缩胆汁等易误诊为泥沙样结石。(2)当结石不大或嵌顿于胆囊颈管时容易漏诊。(3)位于近肝门部的肝外胆管结石误认为胆囊结石。( 4)胆囊颈管部结石、粘连瘢痕组织、癌肿、胆囊颈部淋巴结钙化灶等易误诊为胆管结石。(5 )肝胆管积气及后方多重反射易误诊为结石声影,应注意鉴别。(6 )胆总管末端的癌肿、蛔虫尸体碎块和黏稠胆汁、 脓性胆汁、 胆管乳头部溃疡炎症等也有同结石相似的超声表现。5胆囊气性坏疽,胆囊增大,囊壁显著增厚,囊内含有气体,后方显示不清。6或胃切除术后,常见胆囊增大

14、伴沉积物回声,但囊壁不增厚无压痛,有助于鉴别。7轻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无特异性,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常显示不清。超声诊断困难。8胆囊炎增殖型需与胆囊癌的厚壁型、胆囊腺肌样增生症鉴别。9结石的胆囊轮廓不清晰,仅见胆囊前壁的弧形高回声,伴宽大声影,看不到结石轮廓,呈典型的“ WES征。(wall echo shadow,囊壁回声的正影) 。 超声检查中易误诊为“WES” 征有下列情况:( 1)钙胆汁或钙化胆囊声像图显示为高回声带,其后伴有清晰的声影,胆囊内腔不能显示,鉴别困难。(2 )胆囊过小或先天缺如,肝门附近含气的胃肠道易误诊为胆囊充满结石。( 3)胆囊切除术后瘢痕组织或胆囊窝纤维化,应结合病史诊

15、断。10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发病率高,较多结石高回声团及声影掩盖肿瘤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实块性胆囊癌有时与肝癌不易区别。( 1 )突到胆囊腔, 肿物似与门静脉右支接近; ( 2) 内有结石强回声;( 3)来自胆囊动脉,应高度提示胆囊癌。11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依据。12 肝外胆管扩张是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灵敏指标。 胆管的扩张先于临床黄疸出现。13梗阻水平判断(1)总管扩张是下端梗阻的可靠依据。(2)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或左右肝管仅一侧扩张提示上段肝门部阻塞。(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即胆囊增大提示下段阻塞,胆囊不大符合上段阻塞。( 4)有时胆囊与胆总管处于矛盾的张力状态, 提示胆囊颈部阻塞或胆囊本身存在病变。 胆囊是否增大不能作为判断梗阻水平的标志。胰腺【检查内容】1 胰腺的形态、大小、轮廓、边界。2胰腺内部回声的均匀程度。3胰管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