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6666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家庭教育论文征集评比浅析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品德的意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按一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德才兼备,德字在前,是因为德比才更重要。有才无德乃是失败的教育。道德首先是观念上的东西,只有当观念的东西体现在人的行为上,才能成为人的品德,这种品德形成后,经过反复实践练习,就形成道德习惯,成为稳定的道德品质。幼儿的道德观念是由不知到知的,让孩子能够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知荣辱,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俗

2、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运用积极的教育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三、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一)、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爱是人类的美德,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它也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对幼儿来说,爱要从身边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首先要爱妈妈,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妈妈也不爱,她还会去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打下基础。(二)、培养幼儿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标志,好习惯要从小培养,要求幼儿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热情和气、有礼貌、别人说话不插嘴、要尊老爱幼、吃饭守规矩等

3、等。(三)、培养幼儿诚实的好品质:教育幼儿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勇于改过,不说谎,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等。(四)、培养幼儿勤劳、不浪费的品质:幼儿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劳动来培养。首先要学会自我服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玩具等;其次培养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参与家务劳动,倒垃圾、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节律性。培养幼儿不浪费水、电、食物,不和别人衣着、玩具等等。(五)、培养幼儿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这种品质非常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偏多,孩子独居独食的现象严重,不利于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六)、培养幼儿

4、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勇敢是指不畏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觉克服恐惧的心理能力互相并存,从小培养尤为重要。教育幼儿敢于在陌生的集体面前说话、表演,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幼儿天生爱动,所以要正确引导和培养,使其既活泼开朗,又善于控制自己性格的人。四、幼儿品德教育的方法(一)、言传身教:要检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最终要看他的行为。道德教育蕴含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一边讲道理,一边更要注重自身的行为品德。幼儿刚入园的时候,我们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进园要说“老师好”,离园要说“老师再见”,当孩子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的时候,我们会蹲下来主动和孩子先打招呼:“XXX,

5、早上好”,教育孩子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平等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和指责,长期的潜移默化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再如平时我们教育幼儿要尊老爱幼,和别人友好相处,但孩子回到家看到的是:父母经常为小事吵架,对老人恶言恶语,这是我们的教育会大打折扣;要是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相敬如宾、孝敬老人、与邻居和谐相处,我们的教育会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强化。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听其言观其行”,而朱熹认为知行使不可分,“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就告诉我们,既要重视给幼儿讲做人的道理,又要注意在行为上的引导。言传身教,相得益彰。(二)、掌握时机:幼儿的随机教育非常重要,时机教育包含很多方面:当幼儿获得成

6、功时我们首先要予以赞扬,加以肯定,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例如游戏玩得很好,但玩好游戏后能把玩具收拾起来就好了;知道收拾后,能摆的整齐就更好了。当幼儿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关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坚持正面教育,不随便嘲笑、指责、挖苦和恐吓孩子,以免形成于是胆小畏缩的心理。当幼儿对一件事产生兴趣是,我们要因势利导,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当幼儿发怒激动时,我们要冷静,等孩子平静后再教育。当幼儿生病疲劳时,我们最好少要求,多关心,但决不迁就。(三)、因势利导:根据幼儿原有的表现,诱导幼儿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幼儿的胆怯行为大多因缺乏自信心才产生,而自信心又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之

7、上的。许多孩子害怕打雷、闪电的现象,恰逢遇到这样的天气,我们会因势给幼儿讲解一些天气变化的知识,交割期一些相应的预防技能。恰当的引导,会减轻恐惧感,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四)、正面教育:幼儿的上进心强,可塑性大,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应当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上进心。当孩子出现缺点、错误时,多从正面讲清道理,尽量启发孩子自觉改正。特别是对一些缺点较多的孩子,更应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在集体中表扬他们,激励他们努力向上。由于幼儿情感的控制力较弱,孩子品德行为常常出现反复。我们要防止急躁情绪,始终坚持耐心的正面教育。(五)、伙伴关系: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间交往的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游戏中开始共同商量分工,共同商讨游戏计划,共同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得到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幼儿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中获得的帮助、抚慰、陪伴能增进幼儿的自我认同和对同伴的接纳,是幼儿良好的品德形成的重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