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966623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产生原因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标准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开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展深化分析,以期更全面的对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变化开展的。随着社会的开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络、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开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

2、文化均有着亲密的联络。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成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仍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一、社会外部原因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拟一致的看法,根据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矗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

3、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冲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场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参加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展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展,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理论,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正确环境“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应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

4、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标准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那么,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无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忧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费事。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假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正确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5、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的开展而开展。社会的分化、统一、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开展,观念的变革及新颖事物的出现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空前活泼的整体场面,新事物、新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假如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呢?假如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外语中的某

6、些表达法又怎能运用到网络语言中来呢?4.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网络交际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这一物质基矗网络和计算机都是现代科技开展的产物。网络语言主要出如今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和虚拟聊天室中,受制于特定的交际环境。这一交际环境要求使用者必须懂电脑、必须会上网、必须能顺利的完成文字和符号输入、必须多少懂点外语。而当今中国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大局部正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略懂外语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其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了,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5.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约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因素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电脑并不像英语那样简单。计

7、算机汉字输入法根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笔画输入法,如五笔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等;一类是拼音输入法,如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重码率较低,但因为这种输入法常将汉字拆成100-200个字根,较难掌握,需经过专门训练;因此,大多数网民均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输入汉字的弊病是重码率较高,在网络交际过程中,需要选用的字或词很难找到,网民们没有耐心打准确的字,于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民公认的词汇形式。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网民们使用智能ab输入汉语拼音“banzhu/yuxiang/qingj

8、in直接跳出的词语。网民们并不追究这些错误,他们追求交际中能为交际双方理解就可以了。二、群体内部原因外部社会原因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外在条件。除此而外,网络语言的产生还有网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部动因,这种内部动因一方面突出的表现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承受与认同,无论这种承受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形成的对表象思维的依赖。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展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学、哲学和一般知识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9、后现代主义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个体间的协同性、实用性;在一系列问题上都离经叛道,突出自我表现,蔑视社会认同;反对理性和逻辑作用,强调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反对权威和人为中心,主张无政府主义和返朴归真;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反对本质主义和根底主义,主张描绘现象、解释学和解构主义;反对哲学、终极和绝对,主张多标准、多规那么、多形式和相对主义;反对群体意识,主张个体主义和纵欲。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导致了我国新型“现代人的出现即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通过无孔不入的群众媒介接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展有意无意的承受与认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互联网的开场普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

10、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报告显示,1997年以来,我国网民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青少年网民为主,这一情况的年龄描绘实际上即为我国网民目前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随着社会的开展,网民年龄构造上将呈现更大的包容性,80后、90后作为如今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将持续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和他们之后的青少年共同分享网络资源,80后、90后在网络使用上的共存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实际上是说,作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力量,80后、90后是携带着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弥漫于中国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步入网络交际的快车道的。后现代主义的颠覆、解构、张扬与去标准化的多元追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驱力量。2.浅阅读时代图像文

11、化对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的影响简单来讲,浅阅读就是以简单轻松、不做过多考虑的方式进展的一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有时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浅阅读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行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这里的读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赏画,而是指插上零碎文字的图片、卡通、动漫等图书。事实上,随着浅阅读时代的降临,读图已经不仅仅指读“图书,也指根据严肃的文字文本制作的视频文本。如现代年轻人不愿意阅读需要充分调动考虑和想象的文学名著而热衷于看经过名著改拍而成的影视剧作,这也是一种读图现象。这种对文字文本的疏离而对图像文化的热衷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人的思维习惯和

12、表达习惯产生影响,从而在思维与表达中产生对图像或形象化符号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读图的习惯,网民们也更乐于承受新颖、诙谐、轻松的图形化的表达而对一本正经的标准语句不敢兴趣。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表情类、图片类词汇形式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群体心理创造出来的。三、语言心理假如说社会外部原因是网民群体创造网络语言的外部根底,群体内部原因是内部的心理根底,这种心理根底是无意识的,那么这里所说的语言心理那么是网民群体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有意识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需求无疑是基于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平台而产生的。1.娱乐性哲学家奥斯汀认为,说话就是施行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为是

13、不存在的。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民群体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当然也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言语交际形式是为交际目的效劳的,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言语交际形式受到交际目的的很大的制约。当然交际目的不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但却是重要的因素。交际目的对交际形式的选择要求是交际形式要合适去表现交际目的,交际目的不同,交际形式就不同。4娱乐是网络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目的,网民们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参与网络言语交际很多时候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心的放松,获得快乐。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剧烈的竞争,工作生活的压力都非常大,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这同样使得娱乐成为了交际主体

14、互不相识、空间别离的网络言语交际的主要目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网络聊天室中发现很多没有主题,完全以“说话为目的的言语交际,显然,“说话的过程就是网民们获得快乐的过程。而要在“说话过程中获得快乐,缺乏个性与创新的如同作文般的标准的汉语聊天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2.对现实交际的复原网络言语交际与现实交际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言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是别离的,互相之间无法看见对方表情,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这里我们排除网络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因为文字聊天目前仍是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这大概是出于交际主体隐匿性的需要,意义的传达完全依靠文字来完成。而标准的汉字聊天就如同写作文一般,一方面过多的语法规那么使

15、得以娱乐为目的的网络交际不能获得快乐,更重要的在于,因为声音和表情用文字表述起来比拟费事而使交际主体不得不放弃声音和表情的表意功能必将导致交际双方在意义传达上的重大损失。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在其?演说的魅力?一书中认为:在人际传播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的传播是用语言来进展的,有65%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之外的形式比方语调、动作、穿着、表情等完成的,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以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网络交际在获得交际主体隐匿性的同时也丧失了现实言语交际中语调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参与大局部交际意义传递的表意途径。为了复原现实交际的非语言符号表意途径,使得网络交际更加轻松沉着,表意更为充分,网民们便创造出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表示声音、表情的词汇形式,如“55555呜呜呜呜呜表示哭声,“:-d开怀大笑。3.维持交际的顺利进展前面已经提到,网络言语交际从目的上来说多以娱乐为主,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以文字输入来完成的。交际目的的娱乐性及交际主体的隐匿性导致了交际对象选择和更换上的随意性,假如打字速度慢,或者交际语言呆板,话题无聊,交际一方可以随时更换交际对象。因此,文字输入的速度及语言是否个性新颖能吸引人就成为能否获得交际时机或者能否维持交际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网民们创造网络语言的重要的心理基矗毫无疑问,网络语言无论在速度要求上还是在个性新颖上都很好的完成了维持交际顺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