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96302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适用范围本方案仅适用于中原石化乙烯原料线路改造(MTO)项目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安装施工。2 编制依据2.1 设计文件北京 SEI 提供的设备蓝图及相关资料2.2 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T3542-2007;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SH/T3538-2005;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7;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程技术文件规定 SH3543-2007;3 工程概况中原石化原料线路改造(MTO)项

2、目火炬系统改造设备共计4台,别离为MTO火炬分液罐(43000-D-001) MTO火炬水封罐(43000-D-002) MTO 火炬分液罐加热器(43000-E-001) MTO 火炬分液罐凝液泵(43000-P-001)其中静设备3台,动设备1台。4 施工程序4.1 静设备安装施工程序4.2 动设备安装施工程序5 施工方式(静设备)5.1施工预备5.1.1 预备经计量合格的检测器具及量具,施工用工机具、车辆等。5.1.2 按照施工内容和施工特点编制施工方案。5.1.3 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及管理部门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安 全交底。5.2 到货验收5.2.1 查验到货设备具有的技术文件

3、:包括供货清单、产品合格证、质量 证明书;5.2.2 设备实物检查a) 设备外表面应有明显的中心线标记;b) 设备表面无超标变形 、无机械损伤及锈蚀等缺点;c) 设备表面的油漆完整、无脱落现象;d) 检查设备开孔接管的数量、方位与设计图样是不是一致;e) 卧式设备支座底面平整、光洁,螺栓孔的数量、几何尺寸与设计图纸一致;5.3 基础交接验收5.3.1 设备安装前,由项目质监站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基础交接验收。土建 施工单位应提交交接记录,施工进程中各类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 术资料;5.3.2 设备砼基础检查验收a)基础外观检查: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点;基础上应 明确画出标高基准

4、线及十字中心线;b)预埋的地脚螺栓位置及螺栓间距、螺母、垫圈的规格、型号、数量与设计图样一致,而且要求地脚螺栓无变形、无歪斜,螺纹部份无 损坏、无锈蚀等缺点,螺栓螺母配合自如;c)卧式设备基础滑动端预埋滑动板的顶标高,安装方位、几何尺寸、水平度必需符合设计要求;d)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误差值不得超过表 2 要求:表2项次检杳项目允许偏差值(毫米)1基础坐标位置202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2003基础上平面外型尺寸204凸台上平面外型尺寸-2005凹穴尺寸0+ 206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每米全长5107竖向偏差: 每米全咼5108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0 +

5、1025.4 基础处置设备安装前对砼基础表面进行处置:清除污物,铲除基础表面上的水泥浮浆层,并将设备底座二次灌浆的位置凿出麻面,放置垫铁的 位置至周边 50mm 范围内铲平,保证垫铁与基础接触良好;5.5 设备吊装就位及垫铁摆放5.5.1 设备在吊装就位前将其不影响吊装的梯子平台在地面施工完毕后再 随设备一路吊装就位;5.5.2 设备吊装前再次检查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脏物是不是清洗干净。同时依照设计图样仔细查对设备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中预 埋地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5.5.3 一般设备吊装5.5.3.1 吊装示用意如下:5.5.3.2 设备吊装施工设备上的吊耳可直接利用作为吊装点,没有吊耳

6、的设备可采用捆绑方式或现场按照吊装要求焊接适当的吊耳,室外地面设备吊装时应 做到分区域随运到现场随时吊装就位,以减少现场积存及占用处 地,合理安排吊装施工计划,且保证现场道路畅通。按照所要吊装的设备规格和重量,来选择主吊车、辅助吊车,将立 式设备由卧式抬转为立式,并吊装就位。5.5.4 垫铁布置要求a)设备吊装前布置适当的垫铁组,垫铁组顶标高为设备安装标高;b)每 1组垫铁的最小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近似计算;AnK(Qi + Q2)x104n R式中A每一组垫铁的面积(mm2);K安全系数,取;Q 设备及附件等重量( N );1Q 地脚螺栓拧紧所施加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2n垫铁组数;R基础混

7、凝土抗压强度,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MPa)。c)垫铁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一个地脚螺栓近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垫铁组尽可能靠近地脚螺 栓;2) 相临两垫铁组的间距不宜超过 500mm;3) 有增强筋的设备底座,垫铁垫在增强筋下d)1)垫铁组的安装要求和处置要求如下:斜垫铁配对利用,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 3/4;2) 设备每组垫铁的块数不该超过 4 块,斜垫铁下应有平垫铁,放置平 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中间;找正完毕后应将各块垫 铁彼此焊牢;3) 垫铁组高度一般为50mm 80mm ;4) 设备调整后平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mm 20mm,斜垫铁应 比平垫铁至少长出

8、10mm,垫铁组伸入设备支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5.6.1设备找正和找平应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标记、水平标记、标高标记)对应设备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基准规定如下a) 设备支座的底面作为安装标高的基准;b) 卧式设备双侧水平方位线作为水平度的测量基准;5.6.2 卧式设备的标高找正利用水平尺、直尺进行测量,施工时调整垫铁 组的高度:5.6.3 卧式设备的找平利用水平仪或 U 型水平管进行测量,施工时调整垫 铁组的高度:ACT11D JC71丄h1I/U型水平管卧式设备找平图-65.6.4 设备安装找正后应符合表3 的要求表3检杳项目允许偏差(mm) 般 设 备与机械衔接设备卧式卧式中心

9、线位置53标高5相对标高3水平度轴向L/1000 径向 2D/1000轴向L/1000径向D/1000铅垂度方位D :设备外径L:卧式设备两支座间距离 H :立式设备两头部测点间距离5.6.5卧式高温设备工艺配管完毕后,应松动滑动端支座的地脚螺栓螺 母,使其与支座板面之间留有0.5mm1mm的间隙,再紧固锁紧螺母 以保证其间隙;采用滑动底板时,设备支座的滑动面在设备安装前 应进行清理,并涂上润滑脂;5.6.6设备安装找正调整完毕后,应当即做好施工记录并经检查监督单位 验收确认。5.7二次灌浆5.7.1设备灌浆前灌应对浆处清理,除掉基础表面的杂物并用清水洗净润透;环境温度低于0C时应有防冻办法;

10、5.7.2一台设备应一次灌完,不得分次浇灌;预留孔也必需一次灌满至基 础毛面高度,不得分次浇灌;设备外缘灌浆层应平整美观,上表面 应略有向外的坡度,高度应略低于设备支座底板边缘的上表面;5.7.3二次灌浆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灌浆时应捣固密实,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或影响设备安装精度;5.7.4灌浆层的厚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二次灌浆层设备砼基础图-9斜角二次灌浆层5.7.5 对有特殊要求的基础,灌浆及抹面依照图纸或设计文件的要求执 行。5.8 设备梯子平台安装5.8.1 不影响吊装的梯子平台可在设备吊装前安装就位,安装时注意通过 热处置的塔垫板是不是焊接安装完毕,同时吊装设备时需要考虑梯 子平

11、台的重量;5.8.2 设备安装后进行梯子平台的安装时按照安装高度、操作空间选用吊 车安装,安装时吊车可利用吊篮,作业人员站在吊篮内安装悬臂 梁,吊篮的制作尺寸、荷载严格依照公司有关吊篮的技术文件执 行;也可采用搭设架设的方式安装悬臂梁及平台各层悬臂梁安装完 毕后吊车逐层吊装梯子、平台,吊装上层平台时人员的安全带系挂 在基层至上层的直梯上协助平台就位,平台就位后人员站位与平台 上调整平台内边梁与设备筒体的间隙符合图纸要求,调整时应平 稳,不宜动作过大;5.8.3 各层的梯子平台安装就位后对梯子平台之间的劳动保护进行连接及 打磨;5.8.4 梯子平台安装的允许误差如表 4:表4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12、值1平台标咼152平台梁水平度3L/1000且不大于103承重平台梁侧向弯曲L/1000且不大于104平台表面平面度55梯子宽度+ 506梯子纵向挠曲矢高L/100017梯子踏步间距58直梯垂直度L/1 000且不大于159斜梯踏步水平度510栏杆咼度511栏杆立柱间距10注:L.为直梯和平台梁的长度。6 施工方式(动设备)6.1基础验收处置a)按照土建图纸和厂家提供的基础图及设备的技术文件查对泵基础的各尺寸,基础外型尺寸、纵横轴线、标高、地脚螺栓孔中心线位置 等,其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机泵基础尺寸及位置允许误差(mm)项次项目名称允许偏差1纵横中心线202基础各不同平面标咼+0-203

13、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204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205凹穴尺寸+206基础上平面水平度每米5全长107竖向偏差每米5全高208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10深度+20-0孔壁铅垂度10b) 基础安装基准线应清楚准确,外表面应无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点;c) 基础铲麻面处置,将基础上与二次灌浆接触的表面的浮浆层铲掉 ,露出下面坚实的混凝土层,麻点深度不小于10mm,密度为每100cm23 - 5点;d) 清除基础表面油污及疏松层,将放置正式垫铁处铲平,水平度允许 误差 2mm/m;e) 基础处置进程中,必需保证标高基准线及纵横向中心线的完整。6.2 机泵吊装就位a) 设备就位前,将地脚螺栓光杆部份的

14、油污及锈蚀除掉,并在其外露 螺纹部份均匀涂一层防锈脂;b) 按照工艺图纸肯定机泵的安装方位;c) 在吊装动设备时,安装钳工应在场并向吊装人员指明正确的吊装 点,保证机身吊平、吊稳,不得以电机的吊耳或泵法兰作为整个设 备的吊装点;d) 按照设备尺寸、重量选用适合的钢绳扣,锁具和手动葫芦等用吊车 或用倒链加滚杠将泵吊装或滑移到基础上;e) 设备平稳就位,确认方位正确后,应把机泵上油杯、视油窗等易损 件拆下交供给保管,并将泵出入口及各敞口部位妥帖封锁。6.3 初找平、找正a) 机泵就位后,穿入地脚螺栓,利用垫铁组将泵支起必然高度,对机泵底座下表面进行清理,除油、锈,将垫铁位置打磨平整;用临时 垫铁进行机泵的初步找平、找正工作;b) 用钢直尺测量从基础标高基准点到设备底座下表面的距离,应知足机泵安装图纸的要求,并调整安装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