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961120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修3测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期未模块补考高二生物选修3试卷命题人: 李 跃 新阐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第卷占76分;第卷占2分。全卷共分,考试时间6分钟。2、答第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试室、考号、班级、姓名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3、考试结束时,将第卷答题卷交回。 第卷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分,共6分)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论述中,不对的的是 基因工程又叫重组A技术B.重组N是在体外进行的C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必须是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D.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2下列有关质粒的论述,对的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可以自主复制的小

2、型环状D分子、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干在宿主细胞内复制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3.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措施,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答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通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通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通过免疫的淋巴细胞 D、不通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5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

3、关论述对的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培养至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6体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似的牛,产生这一成果的最也许的因素是A试管动物培养 B胚胎移植C胚胎分割移植 D.受精卵分割移植.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相比较,对的的是A. 诱导融合的措施完全相似 B. 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似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似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8.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伤寒杆菌 B.炭疽杆菌 C.乳酸菌 天花病毒9.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

4、的杰出成果,下面论述对的的是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都充足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10.受精完毕的标志是A、雌、雄原核形成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映、精子接触透明带D、卵黄膜和透明带间浮现两个极体1、下列有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B原肠胚具有内外两个胚层C受精卵一方面通过卵裂发育成囊胚D胚胎发育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2.生态工程根据的生态学原理不涉及 A.生态位原理 B食物链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高能耗原理 13、根据mR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措施是A、用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B、用

5、mRN探针测出目的基因、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D、用R技术扩增RNA14.下列有关克隆技术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0世纪末克隆技术已经成熟B、克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克隆技术也许会带给人类许多负面影响D、克隆事实上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5.PC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目的基因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N聚合酶等RNA核糖体A、 、 C、 、1、下列有关胚胎干细胞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原始细胞.一般都取自动物的初期胚胎或某些器官C.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D.汤姆森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开创了该研究领域之先河.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对的的做法是A、趋利避害,不能

6、因噎废食 B、不加辨别,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D,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18、如下有关蛋白质工程的说法对的的是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本、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C、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19.下列技术中,一般来说不属于细胞工程范畴的是 A.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C.基因芯片的应用 D.细胞核移植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外植体也需要消毒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一种再分化过程2下列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科学家应科学地结识、评估和运用转基因生物转基

7、因生物有也许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C社会公众在购买有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D.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运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22.下列过程与植物细胞工程无关的是 A哺育单倍体植株 B哺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 D.嫁接与扦插23、下列有关全能性的论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生物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B植物细胞虽然具有全能性,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体现全能性C.植物体只有生长点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其她部位细胞没有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其她生物细胞一般不具有全能性4、动物细胞培养的顺序是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胰蛋白酶解决组织,形成分散的悬浮细胞A B.

8、 C. .25下列有关体细胞克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 B受体为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C克隆出的后裔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体现型完全一致D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核心环节26.下列有关胚胎干细胞的应用中,最具争议的是 .运用干细胞治疗疾病 B.骨髓移植C.加速改良和生产优良动物品种 D人胚胎干细胞克隆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物质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28、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 A.技术设计 .系统分析 C拟定目的和本底调查 D.可行性评价和决策9下列观点不符合

9、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A.循环运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节产业构造,开展多种经营C.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D.保持生态系统内的平衡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分,共16分)31科学家将含人的抗胰蛋白酶基因的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抗胰蛋白酶的奶。这一过程波及A、D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按照R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32、下列属于湿地

10、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的是A、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工业用水的资源、鸟类的栖息地、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3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34、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的论述中,对的的是 A.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应用 B.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纯度高、产量大、敏捷度高C工业化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通过体外培养获得D.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效应T细胞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 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24分)35、(4分)生物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生物反映器生产人的血清蛋白。请根据有关知

11、识回答问题:(1)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手术刀”是 _ _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的“分子缝合针”是 。()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 。(4)人的基因在牛体内能体现,阐明人和牛_ 。36、(7分)下图可表达细胞融合技术的某些过程,请据图回答:A细胞C细胞D细胞B细胞(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A、融合为C的过程阐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2)若A、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脱掉了 。这种酶也许是 酶,由此生成的A和细胞称为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 _细胞。这

12、种细胞既能 ,又能产生 。3、(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哺育程序如下图所示。请看图后回答: ()写出图中 、b 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 ,b (2)实行细胞工程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因素是: _ 。(3)“多利”面部的毛色是,请根据遗传学原理阐明判断的因素是:_ _ (4)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哺育成功,证明动物细胞也具有 。3、(7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足运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下图是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来源,各类生物的数量要_ _。(2)建立这毕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运用率高的因素是:在营养构造上具有_ _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通过_的作用,产生多种无机盐,被植物运用。(4)概括地说,该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