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95902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讲(2016浙江衢州1月质检)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B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C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D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2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B)A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B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C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D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湖为太湖,从风速等值线图上判断出风从太湖西北岸至东南岸速度持续增强,最大风力在东南部甲处,由题干可知“气流由

2、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强”,所以甲处的风向是由西北部经过湖泊吹向东南部的,所以甲测站为西北风。选A项。同理丁处风向应为西北风,B错;甲处是风力最大处,C、D错。第2题,甲处风力较大是因为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大的缘故,摩擦力的大小,会产生风力大小的差异,A错,B对;由上题判断,该地为西北风,故该锋面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而冷锋过境后一般会出现大风、降温、气压上升等现象,C错;冷锋过境后,太湖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丁处气压应该升高,D错。(2016福建莆田3月质检)下图示意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3该日最可能是(A)A大寒(1月

3、21日前后)B谷雨(4月21日前后)C大暑(7月23日前后)D霜降(10月23日前后)4该图所反映的天气现象是(C)A海南岛受西南气流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B福建各地普遍降雨,雾霾天气严重C冷锋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D台湾海峡西北季风强劲,海面风浪加大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控制,海洋上没有明显的低压系统,因此,应该是冬季,选A。第4题,据图可知,此时海南岛受偏北气流影响;福建部分位于冷锋锋前,不可能各地普遍降雨;冷锋由北向南移动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台湾海峡位于冷锋锋前,等压线稀疏,风力不大。选C。读东亚地区冬季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

4、56题。5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A)A39P40B40P41C44P45D30P316关于图中城市此时的天气特点,正确的是(C)A郑州处于阴雨天气B西安吹东南风C北京可能有沙尘暴天气D东京处于阴雨天气解析:第5题,结合等压线分布特点知甲、乙两地气压分别介于1 0351 040百帕和1 0001 005百帕之间,从而可计算出两点气压差介于3040百帕之间,那么其最大气压差可能为39P40。第6题,郑州处于冷锋前,降水概率较小;西安吹西北风;北京受冷锋控制,此季节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东京处于高压控制下,多晴朗天气。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节气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

5、图,完成78题。7该节气最可能是(A)A立春(2月5日前后)B立夏(5月6日前后)C立秋(8月8日前后)D白露(9月8日前后)8该日,台湾的天气预报内容可能是(D)受西南气流影响,各地午后会有雷阵雨冷锋正在逼近,未来数日天气逐渐转冷各地早晚气温偏低,沿海平原慎防冻害海峡偏北风较强劲,海面船只多加注意ABCD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该季节我国大陆被高压控制,高压强大,又有冷锋活动影响南方地区直达华南,应该是北半球冬春季节(夏季冷锋主要活动在北方)。故选A。第8题,根据台湾附近的等压线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方向,不可能吹偏南风(包括西南风),错;根据图中气压分布和冷锋活动规律分析,冷锋已经过

6、了台湾岛,错;台湾已处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所以气温早晚较低,附近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海面和平原地区摩擦力小,所以风力较大,对。故选D。(2016江苏四市联考)下图为某地锋面气旋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关于图示信息叙述错误的是(B)A甲、丙两地位于暖空气一侧B该气旋水平气流是顺时针辐散的C此时乙、丁两地多阴雨天气D丁地风力大于乙地10上图中锋面可能形成于(选项中曲线为等压线、虚线表示锋线、箭头表示风向)(A)ABCD11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丙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C)ABCD解析:第9题,图示为锋面气旋,气旋水平气流为辐合运动;图中锋为冷锋,并且由乙丁向甲、丙方向

7、移动,由此可判断甲丙受暖空气控制,乙丁受冷空气控制,乙丁处多阴雨天气;乙位于山地背风坡,丁位于与气流运动方向一致的山谷中,因此丁处风力大于乙处。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和图中锋的移动方向判断,图中冷锋为顺时针运动,因此应该是南半球的锋面气旋系统,选项图示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A和C,再根据锋线在气旋中出现的位置确定A选项正确。第11题,此时丙地受暖气团影响,气温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锋位于低压槽位置,因此丙地气压先降低再升高。12(2016山东济南2月质检)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2

8、)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第(2)题,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第(3)题,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了亚洲高压,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可知图中的晨昏线为晨线,D地1

9、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答案:(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13下图为北美洲2016年某日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1)判读图示天气形势所处的最可能季节,并说明理由。(2)比较丙、丁两地的风速,并分析原因。(3)分析甲

10、、乙附近形成的锋面性质,并说明该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甲地的天气状况。解析:第(1)题,读图,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所以最可能是冬季。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特征,丙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第(3)题,图示为低压中心,北半球的气旋是逆时针辐合,所以图示为冷锋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答案:(1)冬季。此时图示等压线显示北美洲大陆中高纬地区以高压占据主导,说明北美大陆比同纬度的海洋降温快,气温低,在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形成冷高压中心。(2)丙地的风速比丁地大。原因: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而丁地的等压线比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3)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冷气团控制,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