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汉王陵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95897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汉王陵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安汉王陵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安汉王陵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安汉王陵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安汉王陵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安汉王陵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汉王陵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安汉王陵墓提到汉代王陵墓,很多人都会想到湖南长沙马王堆 汉墓。在最新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内,我 们发现了安徽境内也有一座汉王陵墓一一六安汉代王陵墓。 这座2006年最新发现的汉代王陵墓,里面究竟“住着”哪 一位汉代王室成员?为什么落户在安徽?出土了哪些珍贵 文物和文献资料合武铁路为墓地南迁从六安市区向东方向行驶七八里路,便来到六安汉代王 陵墓所在地的双墩村。据悉,这里原先有两座相距10多米 的土堆,“双墩村”因此得名。然而,曾经的双墩已经看不见了。只见一座大棚矗立于 眼前,“这里便是六安汉代王陵墓所在地,一号墓就位于 大棚下面。”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管理所徐明飞所长告诉我们, “墩

2、”原意为大土堆,在古代即为墓葬的地面结构,刚建好 时为锥形,经过长年风吹雨打渐渐转为土堆馒头状,一般不 了解的人还以为是普通的小土山。“这里原先本有两座土墩,其中一座在2006年修建合 武铁路时被推掉了。”六安市文物局胡援局长说。发现这土 堆下面有墓葬后,六安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立即着手进行抢 救性挖掘,并在其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黄肠题凑”埋葬制 度,以及漆木器、金银箔、玛瑙、青铜器、车马器等珍贵文 物500多件,甚至还发现了多种农作物果实。“正是因为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我们研究认定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汉墓。特别是发现黄肠题凑葬具,墓主人 生前应该不是一位普通人。”徐明飞所长说,黄肠题凑是流

3、 行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特殊葬制,所谓“黄肠”,是指用柏树 木做成的木枋,因柏木心为黄色而得名;“题凑”之“题” 是指木枋的顶端部,“凑”是木枋顶端部对齐码放,“题凑” 意即以木枋按照一定制式整齐码成的木质地宫。其使用者主 要是帝王及其妻妾,还有皇帝特许的宠臣。在长沙马王堆发 现的汉墓,墓主人是汉代初期长沙国丞相,里面并没有发现 黄肠题凑,而在六安却发现了这种墓具,更能说明墓主人生 前的特殊身份和显赫地位。为此,2006年省文化、文物等部门官员和专家表示,从 保护和利用角度来讲,如果迁走双墩一号汉墓,王后的墓还 在,也等于将其与整个王陵区分开。这个王陵的“龙头”走 了,会留下遗憾。因此,合武铁路为

4、保护这座汉墓特意往南 迁了 108米。神秘墓主人是“六安”地名开创者能够让铁路为此南迁,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陪葬品,能 够有普通达官显贵不曾拥有的“黄肠题凑”埋葬制度,这座汉墓的墓主人到底是谁?其实,这座汉墓的墓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刘彻的 侄子、六安国第一代国王刘庆,而另一座没有被挖掘的二号 墓即为刘庆的王后墓。据史料记载,汉初刘邦为了维护刘姓天下实行郡县制和 分封制并行,将其王子分封各地成为诸侯王,但随着诸侯国 势力增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也进行 了长达数年的“削藩”,后在汉武帝二年,淮南王刘安与衡 山王刘赐发动谋反,后被武帝镇压。伴随着诸侯王的权力弱 化,分封制也被逐步

5、取消。那怎么会在汉武帝时又有一个“六 安国”呢?“刘庆是其父刘寄最得宠的儿子,而刘寄和汉武帝既是 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姨表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众 多的兄弟中两人的感情是最好的。后来,淮南王刘安谋叛的 事被刘寄知晓并暗中制作兵车箭镞,准备响应。谋叛暴露后, 刘寄十分害怕,发病而死,连继承人都未指定。”徐明飞所 长说,“汉书中载,武帝穷追刘安的党羽,株连被杀的有 几万人,而刘寄不但没有被追究,他的儿子还被封爵,更加 说明了刘寄身份的特殊。刘寄死后,其最受宠的刘庆被封为 六安王。”为什么叫六安王呢?原来,刘安谋叛平息后,武帝 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 兼有“六地平

6、安,永不反叛”之意,封刘庆为六安王。“这 也是今天六安地名的由来。”徐明飞所长说。刘庆被封王以 后,心里自知武帝施恩,自然小心翼翼,凡事中规中矩,而 武帝也对其表现相当满意。公元前83年,刘庆死后,按照汉朝制度被谥为共王, 共即恭,“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即刘庆能端正自己的 德行,甚至容颜举止都很注意,能够尊敬顺从地侍候皇帝。 刘庆对皇帝的忠诚度得到了 “盖棺定论气这也是为什么他 可以享有如此高规格的葬制的原因。王陵墓保护刻不容缓据了解,六安汉代王陵墓地总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 区域有5平方公里。区内由双墩、马大墩、三星墩、高大墩 四对八大墩墓冢以及其他古墓葬40多座。这座六安汉代王 陵墓

7、经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国王刘庆后,并确定这一区 域为西汉六安国王陵墓葬区。该项目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 大考古新发现”。“像六安汉代王陵墓这样规模之大,保存程度完好,在 全国并不多见。”六安市文物管理局胡援局长对此深有感慨, 该墓葬因处于农村,没有修建有污染的现代化工业的企业, 所以保存情况基本完好。“虽然双墩一号汉墓在唐代曾被盗 掘,但在墓室的外围还是发现了珍贵的文物500多件”,特 别是一号墓中出土的“黄肠题凑”墓葬具,并附有车马坑、 陪葬坑等,属于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过去对六安国的 历史研究仅限于文献的只言片语,而双墩一号墓的发掘和六 安国王陵区的发现填补了西汉六安国历史的空白。

8、“六安汉代王陵墓属于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一旦遭受 破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上级相关部门已经投资 700多万对一号汉墓黄肠题凑进行保护性工程。”胡局长说, 工程结束后即将对墓葬进行复原、原址博物馆建设、出土文 物陈列,此外附近刘庆王后所在的二号墓目前保护状况良 好,下一步即对其周边进行种植草皮,设置护栏,防止人为 破坏。延伸阅读六安市还有哪些“国保”单位寿县古城墙是中国如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城 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门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 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今存城墙重建于 北宋,明清时曾多次修缮。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安丰塘(芍陂)位

9、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为2500多年前 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誉 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 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寿县孔庙位于城内西大街,元代建。自元泰定元年(1324 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先后维修、扩建42次,形成一 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建筑群体。庙宇坐北朝南,占地约2 万平方米。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豆腐创始人淮南王刘安墓位于寿 县八公山,墓形为“覆斗式”,墓地2366平方米,四面筑一 米高度青石护土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寿县清真寺位于县城内南大街留犊祠巷西清真寺巷内, 坐西向东,占地5632平方米。始建于明天启年间。这座宏 伟的建筑是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的设计建造的,是华东最大的 一座清真寺。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庄园位于霍邱县马店镇,建于清咸丰六年,是全国 四大地主庄园之一。李氏庄园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地主 庄园经济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端忠墓位于金寨县长岭乡。程端忠系宋代理学宗师程 颐长子,1129年,金兵大举攻六安,程端忠亲自率兵阵前激 战数日。后不幸与副将任廷尉一起战死阵中。2013年被公布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