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957009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为祝贺“义乌*商会”成立,我到义乌小住了两天。我很想了解义乌崛起的奥秘,所以特别注意收集有关情况。湖北老乡引导我们参观了义乌小商品市场,谈了很多感受。XX县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同志在祝贺义乌*商会成立的讲话中,介绍了一些简要的情况。我趁机同*同志攀谈了较长时间,并向他索要了一些资料,使我对义乌发展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我原来只是知道义乌有规模较大的小商品市场,谁知义乌已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成为有名的“世界超市”。 目前X县区场经营总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经营17多万种商品。义乌的同志告诉我:如果你在每个商位前停留3分

2、钟,那么逛完X县区场得占用你一整年的时间。巨大的市场,不但吸引了30万外来建设者(其中湖北人在义乌有2万人,义乌户籍人口只有68万人),而且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进行国际采购。有多个国家的2多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市场商品出口到21个国家和地区,20X年义乌海关出口标准箱80万个,平均每天有202X多个标准箱。 义乌还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占世界生产总量%的电子钟表、占世界销量60的圣诞礼品、占全国70%的饰品、50的拉链、3%的袜子等等。 *同志自豪地说。我们义乌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富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被省委授予了地市级经济社会

3、管理权限。 我经过消化、思考和梳理认为义乌崛起的奥秘是: 一、义乌奇迹源于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 义乌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兴商建市”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在任XX省委书记时说:“义乌的发展经验充分说明,对于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一以贯之、一任接一任、一届接一届,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赛,绝不能城头变幻大王旗。同时,打好接力赛也必须有所创新,有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可贵的是,30年来,义乌的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兴商建市”战略始终没有动摇。历届党委政府还不断赋予“兴商建市”战略以新的内涵,先后提出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以商强农”、“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

4、等一系列发展策略,始终把市场作为区域“发展极”来培育,“工作围着市场转,城市绕着市场建,产业跟着市场育”,充分发挥市场效应,以市场得持续发展作为推进整个区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基础和动力。 请看义乌产业呈几何扩张的经济奇观:1个市场和万家工业企业共生共荣;1个市场衍生出10多万家服务企业;1个市场带动周边3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真是“市场兴、百业兴”。现在,义乌发展的脉络在我的头脑中十分清晰了: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市场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反应堆,引发了资本、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连续裂变,变出了一个以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三产占义乌g比重的0.9%)的

5、现代产业结构,变出了一个能引领国内外消费潮流的现代小商品制造业,变出了一个辐射江浙、接轨国际的“义乌经济圈”。 二、义乌经验的核心是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待于一套具有区域特色、充满活力的发展体制和发展机制的形成。而体制机制的形成则依赖于创新,是创新成就了义乌的成功。 1、关于市场创新 把商贸业作为义乌的主导产业,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创新。 十分巧妙地处理好繁荣市场与规范市场的关系,既不采取约束过多的行政干预,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他们通过摊位的有序合法流转和交易区“划行归市”(将同类商品安排在同一地段经营),可以开展充分的竞争,提高商品价格的透明度,防止假冒伪劣,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第

6、页 也便于厂家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认真实行明码标价和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制度,使XX县区场获得了“全国重质量、守信用市场”荣誉称号。 他们对小商品市场经过8次搬迁、11次扩建,经历一次次嬗变,经过硬件完善、功能拓展、网络扩张、业态提升,提升了市场档次,创新了市场业态:从传统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向展示贸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发展,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业研发等方面拓展,市场交易方式由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三现”交易为主向洽谈订单、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X县区场已经成为不同于集贸市场、百货公司、西方沃尔玛的国际新型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成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

7、。 义乌十分重视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其中专设进口商品交易区,还有“非洲产业展销中心”等境外商品展贸专区。他们加快国际商贸电子信息化改造,运用在线电子探头等技术,在网上实现市场商品的实时实物展示,再造一个网上“国际商贸城”。 2、关于产业创新 小商品市场有赖于强大的产业支撑,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繁荣稳定的市场。他们引商转工、贸工联动,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工业发展路子。多年积累的商业资本利用信息和销售网络向制造业扩张,政府因势利导,使义乌60%的工业企业是从商贸业转入的,转入资本达250亿元。还涌现出衬衫、毛纺、饰品、拉链、工业品等十多个优势产业。 为了避免小商品生产企业“低、小、散”问题,义乌走上了产

8、业集聚发展的路子。集群企业分享全国、全球销售网络和地区专业化生产这两种集聚效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虽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但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互相配套,物资供应、信息交流、人才流动方便高效。义乌提出“抓领军企业就是抓中小企业”的理念,各优势行业都培育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其中针织行业有芬莉、浪莎、宝娜斯、梦娜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针织销售收入0强。 义乌构建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虚拟研究院、义乌创意园、浙大义乌技术转移中心和创业育成中心,使义乌成为创意产业的领跑者。 3、关于城乡一体化创新 为了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22X年义乌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编制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

9、划,把全市80个行政村统筹规划为290个社区,争取到02X年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实现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实现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高端都市休闲农业度假区,开发农业休闲旅游带,办好红糖节、莲藕节等农产品展会,创办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中心。等等。 三、义乌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开朗、务实、有为的党政领导 遵照XX省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XX县区委提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的前列理念,增强干部跨越发展的意识、胆魄和能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实干氛围,并加强“服务到位、考核到位、监督到位、惩罚到位”的效能建设,增强了党的引领能力,推动了

10、义乌跨越式发展。 、把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和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该管的坚决管好,该放的充分放开,让市场在法制的轨道上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真正回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本质上来。193年义乌实行了“管办分离”,一方面政府及时退出了市场主体角色,另一方面坚持控制土地使用权和市场摊位等事关市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由政府控股的“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市场主办者进行市场硬件建设、配套服务、经营开发和物业管理,兴建各类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区。牢牢掌握了市场建设主动权,实施市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场

11、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 2、坚持“放手养鱼”,轻税薄赋,巨资支持 义乌政府舍得投入,义乌批发市场大多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经营市场的利润投入市场在建设、再开发,如此循环往复、良性发展。 为支持农民走向市场,在市场培育初期采取“定额征税”办法,以50个摊位为一组,俺营业额大小大家坐下来评议纳税额,个摊位按确定的等级纳税。 为稳定经营人员长期在市场经营,解决其户籍、购房、子女入学、治安保护等问题,消除了后顾之忧。 3、打通义乌国际通道,搭建更高的对外开放平台。 义乌建设了内陆“无水港”,使义乌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的浙江第三大物流中心,成为具有集散、储运、包装、理货、分送等综合功能的“始发港”和“目的港

12、”。引进或申请设立了垂直管理的涉外经营管理机构,如海关、商检、港务,使“义乌港”与港口口岸、边境口岸无缝对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他们于9年创办了“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是由商务部举办的继广交会、华交会后第三大展会,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并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展会落户义乌,使“文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等越办越红火。鼓励更多的内外资银行、大中型商务服务类企业进驻,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探索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 总之,义乌的成功,领导是关键。有一位经济学者说,义乌的经验归结一条,就是一个开明的政府加上一批聪明能干的商人。义乌的经验对我们应该有一些启发。内容总结()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为祝贺“义乌*商会”成立,我到义乌小住了两天(2)赴义乌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为祝贺“义乌*商会”成立,我到义乌小住了两天()我经过消化、思考和梳理认为义乌崛起的奥秘是: 一、义乌奇迹源于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 义乌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兴商建市”的战略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