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晚唐诗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95693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晚唐诗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章 晚唐诗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章 晚唐诗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章 晚唐诗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六章 晚唐诗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晚唐诗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晚唐诗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章晚唐诗文哀婉和衰飒笼罩着这个时代的诗歌。多吟咏历史、自然与爱情这三类题材。或幽美深婉、或清旷明丽,但总离不开几分颓唐的诗境。晚唐后期,散体文又一次受到重视,诗歌向两端开展:一方面反映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追寻个人的平静。第一节杜牧与许浑一、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有樊川文集。祖父杜佑有通典二百卷。 1、理想高远,牢骚满腹郡斋独酌: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深沉的历史感伤今怀古,不甘沉沦的社会责任感。 史学世家遗风和对现实政治的关切。 润州二首之一句X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题宣

2、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登乐游原泊秦淮过华清宫赤壁 旷放颓废以求解脱上李中丞书:嗜酒好睡,其癖已痼。 懒散颓废。遣怀 十年一觉XX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放纵形骸。XX正初招李郢秀才 希求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苹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九日齐山登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又透出内心的痛苦。将赴X兴登乐游原一

3、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2、俊爽高绝的气格明丽的意象、俊逸的气骨、深沉的历史感,形成深远开阔的视野。 山行 长安秋望 明亮高朗的秋景。高朗爽健、意气风发。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擅长七律、七绝。 学杜顿挫抑扬、开合回环的声律与布局,而高朗俊逸;学韩流畅轻灵的一面,而弃其奇崛怪异。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献诗启: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不满元白平易滑俗、李贺雕琢鑱刻艳险奇丽。二、许浑字用晦,丹阳今属XX人。有丁卯集。存诗很多,全为律、绝。 1、怀古咏史金陵怀古XX歌残王气终,景阳合兵

4、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上下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XX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格律圆熟、布局谨严、用字精工、诗意警拔。但缺乏杜牧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也没有刚健高朗的性格,情绪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 2、闲适诗消极恬退,内容单调,意境重复。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许浑千首湿。另X祜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第二节李商隐唐诗的第三重境界。心理细腻,情感隐晦,气势收敛;语言雕琢邃密,构造精致工细;内容

5、转向内心体验,意境深邃朦胧。一、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XX泌阳人。有李义山诗集。 1、关注社会政治的热情X珏哭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政治诗由真实情感而发。 以仕进为宦而治天下为人生首要的责任,真诚地关心社会。有感二首、重有感 惋惜甘露之变诛杀宦官的失败哭X蕡哭X司户蕡哭X司户二首 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南朝齐宫词隋宫 抨击君主的荒唐误国。韩碑随师东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斥责藩镇割据。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悯叹民不聊生。失望与愤慨贾生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2、反传统的思想倾向

6、反对儒家道统对文学的统治权力。上X华州书: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献相国京兆公启: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故阴惨阳舒,其途不一,安乐哀思,厥源数千。3、独特的艺术追求表现心灵深处的情绪与感受。 精巧华美的语言,含蓄曲折的表现方式,回环往复的构造,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融汇前人艺术特点为自己独特的风格。六朝骈文用典精巧、秾丽绵密。杜甫近体音律严整。韩愈、李贺等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用典和意象富于情感表现力锦瑟 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气氛。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令人目眩的

7、视觉效果意象色彩秾丽或神秘谲诡。“云母屏风、“金翡翠、“绣芙蓉、“舞鸾镜匣、“睡鸭香炉、“红烛残花、“凤尾香罗感伤抑郁的感情色彩哀愁、彷徨、伤感,或感觉凄冷而逗引愁思。 月、露、细雨、夕阳。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任荒城伴夜砧。凄凉的意象,流落天涯时内心寂寞、荒疏、冷清的感受。构造收敛细密盛、中唐诗常是平行或递进式构造,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如深谷徘徊,缠绵无休。近体诗尤其七律更为成熟。反复回环、重叠复沓的构造,凝炼浓缩的象征性意象与限制字数、声律回环复沓的近

8、体诗相吻合。无题 回环起伏,浓郁的伤感气氛。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促漏 层层渲染,首尾回应,衬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字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夜雨寄北 利用视角变化而形成的回环往复的构造。意境朦胧迷幻很强的感染力。表达内心深层体验朦胧的形态表现复杂变幻的内心情绪。 压抑的心理,秘密的恋爱。复杂而流动不定,有时难于捕捉,只能用象征手段作印象式的表现。 锦瑟情绪消沉却不衰弱色彩秾丽诡异的非自然意

9、象,在朦胧中闪耀起具有刺激性的荣耀色泽,成为强烈的生命欲望的象征。 促漏内涵意蕴的深化扩大似乎不相干的精巧象征从多个方面叠合起来,构成多棱面的、意蕴复杂的境界。要求读者投入更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联想。二、温庭筠?866字飞卿,XX今属XX人。1、“温李一些近体诗十分像李商隐。 善于用典,色彩讲究,意象精巧,构造重叠回环,具有色彩美和形式美,有的诗也写得伤感哀婉。经旧游珠箔金钩对彩桥,昔年于此见娇娆。香灯怅望飞琼鬓,凉月殷勤碧玉箫。屏倚故窗山六扇,柳垂寒砌露千条。坏墙经雨苍苔遍,拾得当时旧翠翘。 李商隐执着追求,而深藏的痛苦融入诗的象征意象,显得深远悠长,感人至深;温诗那么直露浅薄,语言疏朗,缺乏

10、缠绕回荡的韵味,意象偏于外在的具体描摹。2、其他诗作乐府歌行体 受韩愈、李贺的影响,注意意象的神奇瑰丽和词藻的色彩秾丽。五言近体诗 承袭大历以来格局,境界较狭窄,内容也较单一。有些佳作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很细,善于捕捉意象,能以清新简洁的语言在尺幅之间表现出情景交融的画面。商山早行 行人的辛苦、孤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三节晚唐前期的其他诗人马戴、顾非熊、雍陶、X得仁、薛逢、李频、方干、李群玉、赵嘏。1、以五七言律见长多写自然山水,抒发萧散旷逸的情怀,境界较狭窄。 遣词造句极为讲究,重“诗眼。对仗工稳,声律谐和。境界狭小

11、,气象萧瑟,喜用凄清冷寂的意象。马戴送客南游 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雁行。X得仁冬夜寄白阁僧 鸟栖寒水迥,月映积冰清。雍陶秋露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李频XX送友人归XX 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顾非熊桃岩怀贾岛 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李洞X补阙山居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伤感悲愁之情,狭小敛约之景,与时代相仿佛的灰暗、萧瑟气氛。 2、苦思苦吟琢字炼句,但清畅浅切。 姚贾以晦涩写寒苦,清新恬淡中有拗峭尖新意味。李频长安书情投知己 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方干赠喻凫 沈思心更苦,恐作满头丝。马戴灞上秋居 情与景融合,语言不生涩,意脉流畅。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

12、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3、赵嘏约806?字承祐,山阳今XXXX人。七律见长。细腻凄清的人生感受;语言疏朗流畅,清通圆熟,常用白描。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清空幽美。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江楼感旧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杜牧“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唐诗纪事。李群玉 字XX,澧州今XX澧县人。意象华美,色彩明艳,风格轻软柔婉。格局狭小窘迫。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之一岭日开寒雾,湖光荡霁华。风鸟摇迳

13、柳,水蝶恋幽花。蜀国地西极,X门天一涯。轻舟栏下去,点点入湘霞。七言如望月怀友浮云卷尽月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飘玉浪中。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色彩艳丽而气骨纤弱。第四节晚唐后期诗文的演变一、时代和思潮1、时代巨变司空图淅上: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静听歌声似哭声。或从沉痛中抬起头来,企图挽救时世;或在悲哀里低下头去,走向明哲保身的退隐之路;也有不少人在这两者之间徘徊,感到伤感痛楚,却缺乏勇气。2、关注社会问题的思想趋向效汉魏以来古诗和乐府的内容与风格来揭露现实。 语言平易通俗、气格刚健朴实。但艺术上比较粗

14、糙,观察不够敏锐和深入。曹邺常反映民生疾苦、抨击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较多地涉及了社会情态。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于濆苦辛吟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陇头水 杀成边将名,名著生灵灭。3、功利性文学思潮的回归主X发扬儒学传统,强调文学效劳于社会政治现实的实用功能。散文反对韩愈、柳宗元以后一度又很兴盛的俪偶工巧之辞。多议论政治、揭露社会弊端、批评统治者的暴虐。皮日休皮子文薮序:皆上剥远非,下补近失,非空言也。悼贾序:圣贤之文与道也,求知与用,苟不在于一时,而在于百世之后者乎?罗隐河中辞令狐相公启:歌者不系音声,惟思中节;言者不期枝叶,所贵达情。诗歌宣扬诗歌对于政治、教化的功能。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